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资金压力迫使应收账款变现 上市公司借力融资促销

张学光 2014-10-29 22:55:00

  华夏时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面对着不断下滑的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创业板上市公司红宇新材(300345)终于想了个办法,将公司账面上的应收账款通过转让变现。

  10月24日,红宇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业务经营中形成的应收账款5106.87万元转让给民族证券,而民族证券则以发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的方式,支付这笔应收账款转让款。

  应收账款的转让,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变通流动性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下游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上市公司为了完成销售,不得不通过各种金融创新的方式对下游客户的融资予以支持。

  上市公司找“活钱”

  主营耐磨铸件的红宇新材是在2012年8月份才登陆创业板,其下游的客户主要是电厂等高耗能企业,由于正好赶上产业结构调整,在上市后的第一年公司的主营利润就下滑了22%,第二年又下滑了近52%,与公司利润下滑相对应的是经营现金流,2012年和2013年两年均出现净流出的状态。

  大量的销售无法完成现金回流,带来的后果就是账面上的应收账款增长,2012年上市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只有2.37亿元,但是当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又新增了1亿元;到今年三季度末的时候,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仍有2.02亿元,比今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收入都多。

  对于此次转让应收账款,红宇新材董秘陈新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并不认为算是一种金融创新之举,因为此前在他所熟知的区域内,不少上市公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将账面资金变现。

  “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公司的规模比较小,所以尽管额度不大,但是也必须要进行披露。”陈新文表示。

  对于为何在2亿多应收账款中只选择了5106.87万元的应收账款进行转让,陈新文解释称,选择什么样的应收账款转让,完全看对方如何挑选。

  “因为这次转让应收账款的业务是无追索权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方面不承担未来这笔款项的回收风险,因此作为交易方,当然是要选择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应收账款来降低自己的风险。”一家券商负责风险管理业务的高管在看过红宇新材的公告后指出。

  在该高管看来,公告中的交易对方民族证券在这笔业务中扮演的仅仅是一个通道的角色,而这其中的“民族—华夏8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背后所对应的出资方究竟是谁,上市公司并没有披露,谁来帮助上市公司承担账款回收风险才是关键。

  当然,这背后的出资人究竟是谁并不重要,因为从整个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上来看,此次应收账款转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还是有利的,但是,至于这背后是否会有其他的协议尚难以判断。

  毕竟,按照公告披露信息来看,上市公司在这笔应收账款转让中仅仅支付了年利率6%的转让费,而这笔应收账款几乎是以原价的方式转让了出去,没有任何的折扣,同时上市公司方面也没有提供任何的增信。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15日,同样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天保重装(300362)也刚刚将一笔应收账款进行了转让变现,公司以承诺回购的方式将一笔2.066亿元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了中金创新(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这笔转让中,上市公司实际筹措的资金只有1亿元,同时,上市公司必须承诺到期要回购这笔应收账款,并支付应收账款回购溢价及财务顾问费。此外,这笔应收账款的交易双方还要为此次交易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和股权质押担保。

  借力融资推动销售

  站在资产转让方的角度来看,将公司账面上的应收账款转让变现,虽然要支付一些转让费用,但是如果是一次性买断,也可以减少这些应收账款未来有可能带来的资产减值。这样一来,对于公司的最终利润影响并不大,而且融资成本远低于短期银行贷款,因此对于公司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理论算法,实际上如果转让方不做出一定的折扣让渡以及提供必要的担保,是很难找到接手方的。因此,此前上市公司为了短期获得现金流而转让应收账款的,多数都是转让给了关联方。

  今年6月份,上市公司燃控科技(300152)将原值1416万元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了大股东杰能科技,这笔应收账款最终定价为1160万元。

  由于这笔应收账款的净值只有630万元,因此,燃控科技的此次债务转让更多的是被看做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一种变相的财务资助;相对而言,如果在公开市场上寻找第三方来接手公司的债务,其必然要平衡融资成本和风险收益的问题。

  无论是红宇新材、天保重装还是燃控科技,这几家创业板公司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面对的下游客户都是电厂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目前都面临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以及信贷压力。因此,既要销售又无法收回现金的困境必然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而这对于体量较小的创业板公司而言,也自然带来现金流动性的压力。

  同样都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能够将应收账款变为流动性更好的现金,各家上市公司纷纷介入金融创新。

  今年7月底,天保重装和另外两家公司合资2.1亿元成立了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意在打造跨境资金融通平台,可将境外低成本资金融入境内使用,以推进公司的业务拓展。

  同样,在9月底,主要面对政府工程的东方园林(002310)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签署了一份《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双方在各类金融产品上的合作融资总量暂定为200亿元,而东方园林力推这一合作的最终目的,仍是帮助公司在未来的工程项目上及时获得现金回流。

  而无论是将应收账款转让还是联手金融机构创新,上市公司都寄希望于通过自身优势寻找到低于银行信贷成本的融资渠道。

  但是在上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券商人士看来,未来真正能够帮助这些公司解决资产变现难题的,依然是将资产证券化,通过借资本市场以压低融资成本,不过目前各方还在等待监管层进一步明确规则,市场上还没有成功的项目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