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李雍君 长沙报道
在两个月前中联重科(000157.SZ)和弘毅投资收购奇瑞重工的发布会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明确表示奇瑞重工品牌不再保留,新的品牌名称尚在酝酿。
10月28日,答案揭晓。在武汉国际农机展上,中联重科宣布,整合奇瑞重工以及旗下原农机事业部而打造的农机装备,全新品牌定名为中联重机。
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发现,实名认证为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新浪微博“奇瑞重工”名称也已同步正式更名为“中联重机”。
该公司负责人预计今年农业装备板块营收可达35亿元,其规模已经跃居国内行业前三。
农机正式入列中联兵团
为改变工程机械一业独大的局面,对冲行业周期风险,中联重科早在2012年就宣布将打造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重型卡车和金融服务五大产业。
为实施这一战略,2013年中联重科即在美国成立农机研究所,并在今年8月收购奇瑞重工,正式高起点切入农机领域。
中联重机总经理王金富在展会现场表示,将紧密结合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致力于成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为全球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中联重机此次携旗下“谷王”、“耕王”两大品牌、47款产品盛装亮相,标志着农机装备已经正式入列中联兵团。展会现场,中联重机还特意安排12位来自全国各粮食主产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作为用户嘉宾,揭开了6款新品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业装备制造国,现有农机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1800余家,但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一家企业的总产值。而具备研究能力的企业不足200家,仅占规模企业的10%。
这让有识之士颇为担忧。华中农业大学张衍林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农机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自动化、智能化、全程化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高端农机产品过度依赖进口。
他说,这样一方面挤压了国内农机企业的生存空间,削弱了民族农机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大型农机装备受制于人,且进口装备垄断价格使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值得警惕和反思。
从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的发展轨迹看,中联重机有望扛起民族农机大旗,改变中国农机在高端领域受制于人的现状,或将改写中国农业装备市场现有格局。
政府支持民族农机做强
根据国家《农机工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农机工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预计2018年将突破5000亿元。
无疑,这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事实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机市场,而全球农机巨头近年来加快了的中国掘金的步伐。
在武汉展会上,美国的约翰迪尔、爱科集团,意大利的赛迈道依茨,德国的克拉斯等国际知名农机企业悉数亮相。
一部分参展的国内农机企业表示,“洋农机”在高端市场很有竞争力,不仅技术优势明显,而且专利保护非常严苛。本土品牌多被挤压在低端领域,同质化严重,缺乏科技创新动力。
王金富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广阔世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给中联重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联重机将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升级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引领中国农业机械登上全球价值链高端。
王金富说:“中联重机的奋斗目标是打造世界级品牌。公司将汇聚全球资源,在农机的信息化、智能化,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上下功夫,率先发展,不辱使命。”
作为佐证,在这次展会上,中联重机依托其北美研发团队推出了AS60甘蔗收割机、RN1004轮式拖拉机、LZ702履带式拖拉机等定位高端的新品。
中联重机北美团队总工程师David Blomberg介绍,这些新产品整合北美、欧洲高端研发、制造资源,无论是技术先进性还是品质可靠性,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可与中国市场上的高端“洋品牌”产品一较高下。
中联重机此举与政府主管部门旨在提升民族农机竞争力的规划不谋而合。中国农业正朝着精准型和智慧型演变,将在减少生产浪费、提升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努力,而这需要农业装备的保障,提高国产农机的水准是个现实问题。
虽然并购奇瑞重工只有2个月时间,但中联重机正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其官网介绍,9月25日和29日,安徽省省长王学军、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分别前往该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以及全球化发展等情况,并对其重塑国内农机产业格局,引领中国农机走向全球战略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