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411052137789.jpg

基建的傲慢与偏见

程凯 2014-11-5 21:39:00

程凯
    在经历了一次时间不长的回调之后,市场似乎又找到了兴奋点,而且市场又一次走到了政策的前面。这只说明了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对中国经济保住大概7%的底线有信心,因为政策的空间的确太大太有想象力。
    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由于这个会议邀请了一些市场机构的经济学家出席,所以大家对各种刺激政策出台的预期又一次高涨。
    实际上,今年以来发挥刺激效果的措施说起来就三样,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加大铁路等基建的投资力度和放宽首套住房贷款标准提振房地产。要达到总理的要求,中高速发展、中高端水平,还需要更给力的东西,比如,将货币政策定向宽松进行到底,再比如,将基建的投资需求加大,大到超越国界,用海外的基础投资需求拉动国内的生产,消化过剩的国内产能。简单说就是,从出口衬衫到出口高铁,中国出口向高端制造业升级。
    现在这个思路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据彭博报道,一只规模预计将达163亿美元的基金将被建立,主要为“新丝绸之路”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基金将用于新建和扩建中国部分省份的铁路、公路以及管道,使之与在境外修建的铁路、公路和管道连接,以此推动陆路和水路的贸易往来。
    更进一步的解读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中国资本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一方面是中国有过剩产能和过剩外汇资产;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欠缺,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战略。”
    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提法,11月4日,资本市场上“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相关板块表现强势,工程建设、水利、装备、煤炭和钢铁等相关板块都有超过2%的平均涨幅。有意思的是,尽管国内的市场派人士一直对本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看到的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批评倒是不多,毕竟,这个计划使用的是境外的需求,消化的是国内的产能。
    不过,在一片分析和讨论声中,似乎没人记起第一个提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人是谁?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人是林毅夫。
    林毅夫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世行承担起“全球责任”的时候形成了这个概念,在其回国之后也一直在提这样一个双赢的方案。早在2012年林毅夫就提出,鉴于这一轮经济危机在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应该有全球的反周期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措施,“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在新马歇尔计划中,中国可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国内还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
    应该说,林毅夫提出这样一个计划,并不是特指一个现在大家在讨论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是指出“走出危机的惟一道路应该是在20国集团支撑之下的全球复苏计划,除了给IMF提供必要的防火墙资金之外,也应该给世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各个国家地区的开发银行增资,使其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以此作为杠杆撬动主权债务基金、养老基金等”。
    把林毅夫的“新马歇尔计划”和现在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拿来对比是有原因的,中国不是当年的美国,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是当年战后的欧洲,林毅夫说的计划是要集合全世界有能力国家的力量,而中国在其中只是刚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我觉得,这样理解一个“新马歇尔计划”才是合适的态度,过度夸大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当年的马歇尔计划,还是现在的“新马歇尔计划”,还有中国国内一直在坚持的基础建设投资拉动GDP增长,这其实都隐含了一个政府主导拉动市场的含义在其中。而国内很多的市场派,一直都对政府主导嗤之以鼻,认为干预市场的都是不好的,这其实是一种傲慢与偏见。
    最近林毅夫刚好在和一些经济学家探讨他当年提出的“中国奇迹”问题,在其最新的一篇回应文章中,有一些提法很到位:“我们津津乐道美国两大公司苹果和谷歌,苹果的能力是什么?它能掌握市场的脉动,把现有的基础科研的知识所创造出来的新技术,组合成新产品。但那些基础的、前沿的知识和上游的技术,都不是苹果公司发明的,而都是政府支持出来的。谷歌也是这样,它所用的基础运算的技术,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而研发出来的。”
    “市场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为过,但是,强调了市场就忽视了政府的作用则是不对的。”
    有意思的是,最近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也写了篇文章,来分析“为什么美国不搞基础设施建设”,他的答案是,美国“两党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斗争是拖累美国基建的主要原因”,“从地方公路到排水系统,大多数基建项目是私人部门现在不做,未来也不会做的。但在对私人部门的赞歌和对政府部门的骂声当中,一切也都不重要了。”
    看起来,对基础投资的偏见,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其实话应该这么说,我们就是跟美国学的。
(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