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建华 北京报道
APEC来了,世界进入北京时间。
11月5日至11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在北京开幕。这是APEC成立25周年来,中国第二次成为会议东道主,上一次是在2001年的上海。
“2001年那次会议跟今天的环境很不一样,当时中国尚未加入WTO,主要是通过举办APEC展示自己,展示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今年的会议则凸显出中国作为APEC大的经济体成员的引领协调作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而曲折,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如何进一步发挥对全球经济的引擎作用?TPP、RCEP两种亚太自贸区路径如何协调推进?中美、中日、俄美等复杂的大国关系如何朝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一系列重大问题期待会议给予明确预期或答案。
再回中国
深秋的北京碧空如洗,屹立于湖畔的凯宾斯基豪华酒店即将成为中国首都的新地标,这里是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会场。这座外观有如圆形扇贝,又好似旭日初升的酒店,连同散布于湖心岛上的其他中国风场馆,据称投资近10亿美元,是此次APEC会议中国展现给世界的新名片。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APEC,2014年中国第二次成为APEC东道主,距离2001年中国在上海浦江之滨的上海科技馆第一次“请客”时隔13年。
中国加入APEC这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1年的约2.1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超过56万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9.8%。外贸增长更为惊人。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比1991年1357亿美元的30倍还多。
“APEC很快成为中国加快开放的重要平台,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入世谈判的进程。”张蕴岭向本报记者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这23年中,尤其在中国入世以后,外贸对于中国经济的拉动功不可没。“由于APEC致力于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中国加入之后和其他成员经济体之间的关税税率持续降低,这种主动降税为WTO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统计显示,从1992年中国第一次自主降税至今,关税总水平已经从1991年的44.05%降至2013年的9.8%。
与此同时我国外贸规模不断刷新,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突破4万亿美元,达4.1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23年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曾给中国和东南亚经济蒙上阴影。1997年至2001年这5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只有7.8%,比23年平均增速低了2个百分点。
2001年11月,加入世贸,同样在外贸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再次加速启航。WTO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
商务部近日表态,APEC成立25年来,中国经济与亚太经济相得益彰,互为推动。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到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的60%,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
APEC中国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23年来,中国逐渐走向APEC舞台的中央。
1991年中国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之时,加入了APEC,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APEC首次落户中国上海。10年时间,中国从一个学习者、参与者成长为会议的组织者、主导者,开始承担起与自身块头相当的大国责任,并且在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常规议题之外,创造性地提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问题。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原中国外交部APEC高官王嵎生看来,23年来,中国对APEC的贡献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在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之后,在即将告别战乱频仍的20世纪之时,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带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这在1993年美国西雅图第一次APEC领导人会议上,获得各参会成员极大共鸣。
“这以后中国历届领导人都在给答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更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传承和创新。”王嵎生说。
其次,在1996年的菲律宾苏比克会议上,中国提出了APEC方式,这些原则实际上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们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
而今年APEC的议题是三个方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其中中国主导的第三项议题已具初步框架。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两个亚洲国家时,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倡议。
张蕴岭等专家表示,中国不但以自身的经济实力,而且以清晰的战略设想,渐进务实的作风深刻影响着APEC其他成员。
从上海到北京
13年前的上海,中国为APEC心潮澎湃,13年后的北京,APEC更期待中国智慧。
中国两次承办APEC,有一个相似之处,都处于一次重大金融危机的中后期。“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但APEC没有发挥对东盟、亚太地区的支持作用,之后APEC发展处于低潮,2001年大家感觉需要重振APEC。”张蕴岭说,“今年环境有点类似,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亚太地区面临结构调整,重振经济仍是一个艰巨任务。”
如今,美日欧发达经济体深陷泥沼,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引擎。中国离不开亚太,亚太如今更需要中国。“与13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对于亚太经济的发展,对于亚太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承担着更重大的责任。”白明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球治理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WTO框架多年裹足不前,区域性FTA(自由贸易协定)则表现活跃。“比如TPP、TTIP、RCEP以及各种双边FTA谈得很多,但各种协议也存在碎片化现象,标准不一,亚太地区情况尤其复杂,所以一个统一标准的亚太自贸区(FTAAT)相当重要。”
“目标在那里,但怎么走,大家分歧比较大。”徐洪才说,“我们建议分4步走战略,先加快把中美BIT(双边投资协定)谈成,马上过渡到BITT(双边投资贸易协定),再进一步到中美FTA,最终实现FTAAT。”
在徐洪才看来,APEC会议虽然不可能达成上述协议,但能促进领导人之间达成共识。
国经中心研究报告认为,在APEC的大框架下,通向FTAAT的路径有3条:一是围绕东盟的亚洲特色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二是区域内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协定,三是欧美特色机制化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即TPP。
在徐洪才看来,中国对上述3条道路都持开放态度,中国积极参与东盟主导的“10+1”、“10+3”、“10+6”经贸合作机制,同时大力发展双边FTA,对于美国主导的TPP中国也乐见其成。
“对于亚太自贸区,上一次(1997年前后)面临的困境是大家都不作为,这一次是大家各自有作为,缺乏统一协调。亚太自贸区概念提出多年,近几年每年都在重申,但没有实际行动,此次会议不仅要搞个路线图,会后要有实际行动。”张蕴岭说,“其他成员对中国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