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葭淇 上海报道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英帝国驻东印度上尉巴富尔代表英女王,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签订了第一个租借条约,此后,在他看中的这个地块上,逐渐耸立起第一批风格多样的洋建筑,这便是今天位于外滩源的建筑群中的前英国领事馆(外滩源1号)、前英国领事馆官邸(外滩源2号)及新天安堂。100多年后的2014年10月22日,一周岁的上海佳士得,成为外滩源另一幢老建筑安培洋行的新小主之一。
2014年10月,南京一套民国老别墅售价4500万元“低调”寻买家的信息,在吸引众多投资客目光的同时,也让人们对那些承载着世纪风云的洋房别墅的前生今世,产生了穿越探寻的好奇。
外滩源,
多元建筑的美妙空间
碎砖铺设的圆明园路,由北京东路蜿蜒至南苏州路,安培洋行就位于路北口的97号。安培洋行建于1907年,为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地产公司的英资通和洋行监造。清水红砖的4层楼房,散发着浓郁的海派风情。清一色的粉色红砖楼体,带着精细做旧后的粗粝,半圆形挑窗和变形的古典立面装饰,给人以时代的沧桑之感。走进楼内,鲜艳的酒红色雕花楼梯精美夺目,显得既现代又古典。
2014年,成立一周年的上海佳士得正式启用了位于该栋老洋房的办公新址及多功能艺术空间,并以一场跨类别的私人洽购“马的艺术”作为揭幕展览,举办了2014年秋拍预展。
安培洋行曾是二战后的巴拿马公使馆、创办于1940年的安培洋行,和橡胶业同业公会等多家知名机构的驻地。如今,这幢经历时光变幻的洋楼,除上海佳士得外,三四层是名为慧公馆的高端商务餐饮,于此凭眺上海外滩的美景,美食也有了别样的滋味。
但其实,安培洋行不过是被誉为“外滩皇冠上的明珠”的外滩源,众多洋派老建筑中的一幢。上世纪初的上海,无数冒险家创业者的传奇,发生于这个繁华都会,无数超级富豪,也纷纷于此安营扎寨,到20、30年代,外滩周边已矗立起风姿绰约、流派纷呈的摩登建筑群,它们俯视着苏州河和黄浦江于此交汇,浩荡入海。
如今的外滩源1号,原是英国领事馆,由英国建筑师格罗思曼和鲍依斯,于1872年设计监造。占地38559平方米、米白色两层楼的“外滩源1号”,集中体现了大英帝国黄金时代的特征,朴实庄重,韵味隽永。其外廊式风格将东印度热带生活的经验直接搬到了亚热带的上海,而它也是上海唯一一幢外廊式建筑。步入其中,更可体会大英帝国当年的威势:无论是大厅还是楼梯、走道还是每间屋子,格局均气度不凡。
从“外滩源1号”走出,是一片绿绒绒的草地,一棵广玉兰,树干焦黑掏空,仍在钢筋支撑下,开出洁白的花朵。该广玉兰已200多岁,当年慈禧将它送给李鸿章,李鸿章又将它转赠英国领事栽种于此,所以它又叫“慈禧树”。
英国领事馆一直使用“外滩源1号”到上世纪60年代。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它成为品位、优雅、浪漫的象征,是当时时髦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清末小说家曾朴在其小说《孽海花》中描写的“白人赛花会”,数百位绅士淑女身穿华服赏花开派对的浪漫往事,就发生于此。
如今,保存完好的它已对外开放,是一个豪华会所,屋内许多物品都是建筑落成时的旧物。据说外滩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在该楼规划的,有一个房间就陈列着建筑师们当年的图稿。
1882年,英国领事又在领事馆后面建了一幢风格与主屋相同的官邸,该建筑如今称为“外滩源2号”。
“外滩源1号”旁边的新天安堂,是建于1886年的基督教堂,有着纯正的哥特式风格,其高耸的33米尖塔,一度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这里曾发生过许多让人激动人心的事,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就在这儿发表了演讲。如今修缮一新的新天安堂,是上海人喜欢的礼拜堂和新人的婚纱拍摄地。
据记者了解,外滩源位于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之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耸立着前英国领事馆、新天安堂、建于1903年的划船俱乐部和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等百年老建筑,它们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起源,也是上海近现代建筑物的华彩篇章,这应该是“外滩源”命名的缘由吧。
记者曾走过整个“外滩源”,并拍下一幢幢洋楼的绰约风姿,它们是安培洋行、圆明园公寓、女青年会大楼、哈密大楼、协进大楼、兰心大楼及真光大楼。
如今修缮一新的外滩源,已成为无可比拟的多元化美妙空间,聚集着商业、金融和文化空间,酒店式公寓、写字楼及公共广场,建筑的多元化在这里,衍生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多元文化之花。
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开价4500万元寻买家的民国老别墅,位于南京原总统府东北面的梅园新村42号,该别墅除25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还附带一个150平方米的院子,这意味着拥有该老别墅的业主,将能在南京城寸土寸金的地界,享受都市里的田园生活。
而这只是南京1000余幢别墅群中的之一。南京的民国别墅,多集中于颐和路、汉口西路、梅园新村、玄武湖等路段。尤其是颐和路别墅群更为南京人津津乐道,“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之于南京,犹如外滩之于上海,八大关之于青岛。民国时期,官僚、权贵、外国公使云集南京,他们聘请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在山西路以西、西康路以东、草场门以内的颐和路一带大兴土木,为自己设计兴建官邸、洋房和公馆,因此形成了“公馆区”。为体现公馆区品位,该地区的街道皆以中国各地名胜命名,显得优雅浪漫。
颐和路公馆区是民国时期最高大上的街区,这里曾麋集了民国史上最叱咤风云的人物,包括马歇尔、孙科、宋子文、汪精卫、李宗仁、白崇禧、陈布雷、阎锡山、于右任、汤恩伯……及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葡萄牙、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8处使领馆,这些建筑风格各异、美轮美奂,因此俘获了“民国官府区”和“近现代建筑样板区”的美名,神秘而沧桑的气息至今氤氲不散。
其独特性在全国也绝无仅有,它是迄今最大规模的民国别墅建筑群,共31幢小洋楼,几乎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段令人感怀的历史,其中22位小楼主人还被《民国大字典》记载。
据记者了解,除公馆区外,南京的民国建筑数量超过1000幢,其中保存完好的200多幢,属于文保的民国建筑100多幢。在改朝换代之时,这些昔日的繁华地被原主人无奈地“抛弃”,后来它们有的变成了普通市民居住的大杂院,有的变成了机关办公地,只有很小一部分成为被保护故居向公众展出。
自2000年起,这些民国建筑开始亮相南京二手房市场。公开叫卖的多为私人所有,也有些是被政府认定的文保建筑。虽然这些别墅承载了厚重的历史风云,但动辄千万以上的价格也令其中一些有价无市。
南京民国建筑虽多,但实际能买卖的也就一二十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表示,因为“大部分产权都是国有的,只有很少的在私人手里”。而有些民国建筑的产权还有点“乱”。
和一般住宅交易不一样,民国别墅的买卖手续繁杂,有时几年才能完成一栋民国别墅的交易。南京梅园新村42号的出售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由于该住宅属于区级文保单位,按照国家文物法,属于个人产权的文保建筑可以买卖,“但是不能卖给外国人。”
而文保建筑即便属于个人,屋主在对其进行维护或装修时,均必须征得文物部门的审核批准。前两年,著名的张治中公馆因房主违法拆除重建公馆,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被罚款50万元。
美龄宫,“远东第一别墅”
南京中山陵风景区曾是民国政要集中的居住地,位于中山陵四方城以东200米的“美龄宫”,更是显赫一时的“远东第一别墅”和南京最具影响力的民国建筑。
“远东第一别墅 ”之誉出自时任美驻华公使的司徒雷登。美龄宫的设计师是时任南京工务局局长的赵志游,是蒋介石的远亲,也是一位著名建筑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留学欧美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形制和材料结合,开创了独树一帜“穿西装戴瓜皮帽”的建筑流派,美龄宫便被视为中西合璧的典范。
美龄宫兴建于1931年,正式的名字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美龄宫是南京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别墅,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美龄宫也是蒋介石和宋美龄最喜爱的别墅,虽然只住了短短4年。据记载,1934年别墅建成时,蒋介石已不担任主席,所以改称“小红山官邸”,是国民政府高官谒陵时的休憩地。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氏夫妇才搬入。
2013年,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美龄宫进行了8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缮,历时10个月,同年国庆期间正式向公众开放,每年游客超过50万。修缮后的美龄宫,除恢复原空间布局场景,还开辟了文物史料陈列馆、展现宋美龄及美龄宫历史的民国影院,美龄宫门前还摆放着一辆宋美龄使用过的“坐驾”。
美龄宫地下室则完整地呈现了主人当年的生活情景。记者了解到,修缮前工作人员于成堆的文件中,意外地发现了美龄宫1931年的平面设计图,该地下室因此还原了当初的盥洗间、警卫室、秘书卧室、秘书办公室、仆役卧室、洗衣晒衣间、气炉间、煤间、厨房和配膳间。
宋美龄一生居住过许多美丽别墅,为何独此处称“美龄宫”呢?民国建筑研究专家卢海鸣认为,“只因这座建筑处处体现出女性特征”,而这也见证了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深情。据卢海鸣介绍,美龄宫是一座被凤凰环绕装饰的“凤宫”,不仅琉璃屋顶的滴水上雕着1000多只展翅的凤凰,屋檐的柱头绘有凤翎图案,二层“观凤台”的34根汉白玉栏杆上也雕有凤凰,而34还暗合宋美龄3月4日的生日。相关专家认为,美龄宫很可能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
而美龄宫的布局,也处处以女主人为尊。按宋美龄喜好布置的主卧,蒋介石住的是次卧,就连女主人的贴身女秘,住的也是二楼带独立卫生间的专属秘书室,其他秘书则住在地下室秘书间。
蒋介石夫妇在南京共有3处别墅,黄浦路的“憩庐”是抗战前住宿开会用的,汤山温泉别墅是休闲度假的,美龄宫则是做礼拜用的。1947年11月,蒋介石为美龄宫题写了“基督凯歌堂”的匾额。据了解,“凯歌”,一指诵读《圣经》之声,二指抗战胜利,还都南京。
在很多名人的回忆中,美龄宫的凯歌堂屡被提及。因为每逢礼拜日上午,蒋氏夫妇都会和高官中的基督徒一起做礼拜。著名作家白先勇的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他清晰地记得曾和母亲一起参加礼拜时的情景。司徒雷登、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也曾携夫人到凯歌堂做礼拜。许多军国大事,蒋介石也在做礼拜前后商定。3楼的餐室,则是蒋介石宴请军政要员的所在。
而蒋介石夫妇并不是唯一在中山陵建别墅的人。距离美龄宫不远处,还建有一个名为陵园新村的高官别墅区,包括汪精卫、张学良、何应钦、张治中、陈果夫等一众大佬都曾居住于此,据说有200多户,可惜后来全被日军炸毁,只有美龄宫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