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宏宇 包涵 北京、成都、深圳报道
沪港通终于来了,资本市场开放迈出了最大一步。
截至11月19日,沪港通开市3天,香港投资者北向交易即沪股通的兴趣似乎远超内地投资者对南向交易即港股通的兴趣。17日开市首日,下午两点沪股通总共130亿元的额度已全数用尽。截至港股收盘,港股通每日限额105亿元使用了约17%。第二天,沪港通双向交易的热情都有所降温,沪股通额度仅用到39%,港股通净买盘仅为全日额度的7%。第三天,双向买入额继续减少,沪股通额度用去了21%,港股通只用去了2%。
与此同时,沪港通开通3天,恒指和上证综指的脸也连阴了3天。17日,沪港两市都以阴跌收盘,恒指成份股港交所收市跌幅接近4.5%。到了18日,A股银行、机场航运等权重股继续深跌,其中银行板块首当其冲,跌幅近1.9%,板块资金净流出近30亿。19日,虽然互联网概念股集体爆发,但百元股板块仍拖累大盘,沪港通和QFII持股类的概念股跌幅靠前,最终上证综指以0.22%的小跌收盘。不过这3日蓝筹连跌的过程中,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表现却分外抢眼,分别收出3根阳线。
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沪港通的价值远不能用这几天的市场表现去衡量,这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沪港通是大国牛市的第一步,是中国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出的最大一步,我们曾经通过QFII投资和企业在香港上市等举措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但这次在我们自己的‘地盘’上制定规则吸引全球资本的参与还是第一次。”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深圳悟空投资董事长鲍际刚在对记者谈到沪港通与牛市的关系时更直言:“现在不是牛市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大牛市的问题;以后的市场无论是规模、涨幅、成交量都会使人目瞪口呆。”
大国牛市梦
沪港通,一个资本市场的开放措施,受到了中国高层的特别重视。
11月9日,当人们认为沪港通还需长些时间才能开通时,习近平主席在APEC会议期间突然宣布沪港通即将实施。随后,两地证监部门将其定格在11月17日,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措施由最高领导人宣布。
“在APEC会议期间,中国充分展示了大国的政治、外交、经济的实力和风采,而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却不能与之相匹配,这或许正是宣布沪港通的原因之一。”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表示。他认为,1979年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沪港通就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什么;中国没有像样的大国资本市场,就无法与其大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相匹配。
“正在进行的‘一路一带’和沪港通无疑是精心设计的。”朱平称,一个“走出去”,一个“请进来”,都需要资本的良好平台,沪港通这次是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对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无疑是一步妙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有足够开放的资本市场供全球资本配置。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3000亿人民币额度相当于过去十几年QFII额度的总和,内地资本市场也将通过香港跟全世界资本市场相通,历史正在给中国一个战略性的国际机遇。”
就在沪港通开通前夕,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下文,明确了沪港通后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长江证券资深分析师陈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减少收税,特别是对外资,这是实实在在的“出血”,1979年刚刚对外开放时吸引外资的情景似乎又一次到来。
11月17日,证监会主席肖钢在沪港通仪式上的讲话第一次将沪港通与“中国梦”联系在了一起。大国的“牛市梦”,“中国梦”的第一步。A股证券化率目标:
50万亿市值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中国3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完全体现在股市上,A股20多年了,至今仍熊冠全球。
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是远远不足的。鲍际刚接受采访时介绍,全球GDP实际增速仅为3.3%,而中国的经济增速仍高达7.7%。2013年全球GDP总和约7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经济总量折算约9.3万亿美元,占比达到12.5%;而MSCI指数A股未有一席之地,代表中国资产的H股和B股的配置权重在全球指数占比中仅2%,即使A股纳入MSCI,中国也仅仅占4%;而MSCI的全球指数配置美国资产比重高达47%。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瑞银证券的测算,在沪港通股票池中,符合加入未来MSCI指数的上海A股个数达到360只之多,在数量上已远远大于港股在MSCI China指数中139只的数量。瑞银证券中国证券研究副主管陈李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有可能在2020年底前实现自由兑换,6-8年后,A股将按照国际通行的法则纳入国际性指数,而不会给予明显折扣,A股有望主导一系列国际化指数中的“中国样本”,国际资金将会持续流入A股市场。
“一般来说,股市的总市值与GDP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美国的总市值与GDP就几乎是1∶1,目前中国股票总市值不到30万亿左右,只占GDP的50%,证券化率太低。”朱平认为,股市总市值达到50万亿应该不是一个很遥远的目标。未来增加的20万亿市值,一方面是公司业绩提升和海外等资本进来提升估值后增加约10万亿,另一方面,IPO特别是并购重组加快带来的市值增加。
“以后不能再用小河、小湖的视觉来看待A股,要用大江、大河甚至海洋的视觉来看待,大国牛市的规模、涨幅、成交量或许超出我们的想象。”长江证券分析师陈迎称,以后随着大国牛市的展开,沪市单边5000亿甚至8000亿的成交量都会出现。
漫漫牛市征途
罗马非一日建成。
同样,大国牛市非沪港通一开通就能很快达到的。在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看来,还需要改革很多行政审批的职能,“中国证监会是一个市场监管部门,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处理比赛和证监会监管市场一样,它要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尽管中国股市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国A股仍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市场。”朱平称,“我们在市场看到了房地产万科从几十亿市值到现在的上千亿市值,看到了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行业股票从几十亿市值到上千亿市值,这就是价值投资。”
“拿农业银行来说,今年股息率目前仍然达6%以上,这对于美国0.25%的银行利率和10年期国债不到2%利率的资金来说是多么巨大的吸引力。”鲍际刚说,A股目前股息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5%的上市公司有165家,市值接近2万亿人民币。
“沪港通后,随着A股外国投资者的增加,会带来一些新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但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主流理念不会改变。”朱平说。
大国牛市是一个转型的牛市。滕泰认为,国企改革到了今天这一步,关起门来自己搞已经不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阵地就是资本市场,香港上市在国企改革进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正式推出沪港通更是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有益促进。
“这其中,尤其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兴行业和军工、新能源、环保以及与‘走出去’相关的高铁、交通、核电、证券等金融行业在大国牛市中会有长期的良好表现。”鲍际刚和陈迎的判断一致。
“牛市的出现也有其周期性因素。房地产和影子银行正失去对资本的吸引力,资本大规模流向股市,这为大级别长期牛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虽然现在经济学家们对明年的经济情况是否乐观还争议颇多,但如果明年真的出现大级别的牛市一定会对经济产生良性刺激作用,推动企业扩大投资,令经济复苏提前到来,当然这一情况又会进一步推动牛市的深化,形成良性循环。”滕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