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412122159749.jpg

多家银行折戟小微 民生哪些秘笈没学到?

贺江兵 2014-12-13 00:25:00

 

 

■贺江兵

    2014年,盲目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很多商业银行初尝败绩,很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暴增,一些银行萌生退意。作为小微企业贷款的鼻祖,中国民生银行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升级和强化了小微企业服务,不仅降低了风险,更是获得了不错的业绩。
    很多银行都到过民生银行取经小微金融服务,为什么效果如此不同?最近,《华夏时报》记者对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和其成都分行进行了专访,希望能解开部分原因。
    笔者发现,随着央行、银监会等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各方“利好”政策的出台,各家银行盲目进军小微企业领域暴增,随着问题的集中爆发又急于退出,这些银行对民生银行支持小微的经验的学习,也是形似而神远。
其他银行败在何处?
    不少银行也在做小微企业贷款,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人工成本和高不良贷款率。民生银行的小微贷款稳步增长的同时,风险控制能力反而加强了,不良率在控制范围之内。记者同行和很多银行人士非常好奇,民生银行在对其他银行介绍经验时是不是“留一手”了,林云山惊笑曰:“这,怎么可能?”,那么民生银行风险控制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创新商业模式提升风控的有效性。林云山介绍,民生银行充分认识小微金融的自身风险特征,以“批量化、流程化、标准化”为指导,不断完善商业模式,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控制风险。以“批量化”为例,过去,民生银行践行“大数定律”和“价格覆盖风险”,以群体性风险而非个体性风险作为风险控制核心,推行规划制导,实现风险前移。在此基础上,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又创造性地提出“经济活动”的新理念,就是要更加全面地把握小微企业群体经营的方方面面,根据具体的经济活动提供对应的融资及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使得风险管理渗入到客户的各种经营活动中,提升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其次,利用新技术强化风险识别能力。民生银行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升级授信决策水平。例如,启动了决策引擎项目,建立了从客户信息整合、客户评价、风险定价到客户行为跟踪等一整套决策支持工具,提高了信贷决策的效率与可靠性。
    最后,完善授信产品体系提供适用产品。为减少产品错配造成的风险,民生银行细分产品类别。例如,根据客户融资需求的差异,将小微授信产品细分为小贷、微贷;根据客户经营行为的差异,将授信产品细分为线上、线下;根据商圈、产业链、行业等客户形态的差异,提供不同的产品类别;并设计了不同的评估标准。
    “另外,我们也对风控模式进行优化,提出了互助合作基金担保的授信方式,增加安全垫。”林云山表示。
    针对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客户经理“一手清”,民生银行将传统的客户经理职责划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维度,并且设立客户经理、销售经理、售后经理岗位。客户经理承担原来的开发客户、维护客户的职责;销售经理则履行面签等贷前的必要流程;售后经理则负责贷后回访,提升客户体验。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陈琦表示,分设了客户经理、销售经理和售后经理三个服务团队,旨在杜绝客户经理“一手清”,有效防范一线人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增强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截至9月末,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小微贷款余额174.79亿元,较年初增加44.57亿元,增幅达到34%;小微客户数7.06万户,较年初增长2.32万户,增幅达到49%。成都分行只是民生银行支持小微企业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融资难融资贵怎么破?
    针对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有传统做小微企业的民生银行是如何感受?分管这些业务的林云山是如何看的?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行业、政府和企业各自应该做些什么?
    很显然,林云山很有发言权,在他看来,小微企业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环境已形成。
    银行、小贷、电商等多维度小微融资环境已经形成,小微产品、服务和渠道持续创新,小微贷款规模明显加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其次,小微“融资难”已从全面融资难转向结构性融资难。近期,据调查发现,规模以上小企业融资获得率已达82%,融资难状况已得到较大程度缓解。但同时数量占比超过85%的微型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问题。
    其三,小微“融资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林云山坦承,这是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也是,并有一些特殊性。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自身经营风险较高,需要价格覆盖风险;当前整体经济处于“三期叠加”,信用体系不健全,外部环境没有为解决小微融资信息不对称提供有效解决手段;银行自身小微风险控制与化解能力有限,产品服务没有完全贴合客户真正需求,造成小微融资成本难以降低。
    其四,林云山认为,持续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看三点。一是要看到近两年制度环境好转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丰富和细化支持小微金融发展的政策,强化市场导向,将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商业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小微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防止过度借贷和盲目借贷,要强化信用意识,共同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三是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完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加快移动互联网化进程,丰富产品体系,使小微金融成为一种客户经营活动中随手可及的行为。 
民生为何还要做?如何做?
    截至三季度末,民生银行小微业务贷款存量一直维持在4000亿元左右的水平。民生银行显然也认识到了什么?那么他们是怎么考虑的?
    林云山介绍,主要从外部和内部考虑的。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持续上升。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市场下行期,行业性、周期性风险逐步暴露,造成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也有部分小微企业存在融资过热和盲目投资现象。小微不良贷款增加较快,银行管控小微风险的难度加大,有必要调整投放节奏。
    “从内部来看,主要是我行小微金融主动开展结构调整。”林云山表示,一方面通过限额管理对部分风险较高的小微信贷业务实施主动退出,减少杠杆;另一方面,下移客户层级,针对融资需求50万元以下的微型企业增加杠杆,前10个月余额新增近百亿元,平均单户贷款金额不足30万元。但由于微贷对业务增长的边际作用低,造成整体业务规模增速不明显。
    既然认识到做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现在问题来了,为何民生银行还要做?
    林云山表示,首先,基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诉求。金融发展必须切合实体经济特征。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广泛的就业机会,也是中国经济中最具市场活力的群体。近五年来,小微企业数量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幅,目前已达约6000万家,但金融满足率低。服务这样一批具有巨大潜力的客户群体,是金融切合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其次,顺应金融体制变革背景下的必然方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利差空间不断收窄,而小微金融的高收益高风险特性能够提高信贷价格,有效撑开利差空间;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深化,大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将不断增加,对商业银行的融资依赖降低,因此,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模式需要转型,小微金融将成为战略重点;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缓解了传统意义上小微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变了服务小微企业的高成本作业模式。发展小微金融的技术手段正愈加成熟。
    其三,坚持民生银行战略转型的主动选择。民生银行看到了小微金融的市场机会,并在深入洞察小微企业需求与风险特征的前提下,认为只要尊重小微金融的内在规律,通过有效设计的商业模式,就能够管理好小微金融的风险,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与获取商业利润之间取得平衡。
    林云山透露,2015年,民生银行将继续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规模适度增长。小微贷款方面,坚持满足“两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预计2015年小微贷款规模增速约10%左右。
    民生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部分秘笈,我暂时就透露这么多了,希望对银行同业有所帮助。
(作者为金融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