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曼
姜文说“在谎言中,拍寻找真相的电影”,这是姜文之所以成为姜文的绝招,不过用过了,也会被观众诟病,遭来故弄玄虚的骂名。《一步之遥》上映以来毁誉参半,甚至遭致“烂片”的骂名,但姜文还是姜文,“我就是为着惊醒观众而去的。”所以他嬉笑怒骂、装疯卖傻、营造盛世繁华、恣意妄为,不是为了泪点和笑点,而是要给观众带入莎士比亚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这也不对,姜文又自己消解了严肃,他用调侃甚至低俗的戏中戏等技术去重新结构出一个关于冒险、情爱、仇杀的大戏,告诉我们生活、情爱、个人生死的两面,这本身就充满着荒谬和悖论。只是谁更接近真理呢?是骗子、谎言者还是权力的掮客?人生的悖谬也隐含着历史的荒谬,这显然都是“一步之遥”的匠心。
魔幻花都与盛世繁华
极尽夸张、绚丽,用魔幻的手法营造魔都花城选美,这是被观众质疑最多的地方,有人觉得他是在打造一部“歌舞片”、充满着“搞笑的无厘头”,就如同被重金打造的“春晚”,姜文扮演的马走日与搭档项飞田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想法,结果却假戏真做,做出一出国际选美大秀来,充满着声色、物欲、肉欲的盛世繁华,这不仅完成了面子工程,把钱洗白了,结果还赚了钱。这显然是一个“混混”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的冒险、淘金故事,充满了爵士时代的浮华,也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奢华铺排,再掺杂进《教父》致敬式的开场白,就容易让观众进入亦幻亦真、亦梦亦假的“绚烂”现实对照中,让观众瞠目,也会被误以为是冯式“贺岁片”,但如果你这样直白地去理解电影,就等于是进入了“白痴观众”的圈套。姜文说很多观众觉得看不懂是因为有了太多的商业片套路和陷入自身的经验中,而他就是要挑战传统的“贺岁片”的套路或者说是喜剧模式,让大家在选秀高潮、嗨到高点时,故事却来一个大转折,所谓乐极生悲,祸福相依莫不如此,然后在盛世喧哗后留下的却是满目的苍凉。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底色。
有不少评论说是姜文在有意反讽或者用隐喻手法表现当下,但不论是哪种,姜文显然是在打破中国式商业片的“低智商游戏”,那就是顺应观众心理,制造出合适的节拍,但姜文偏偏要让观众发出疑问,而且处处设置障碍,这因此被媒体认为是不把观众和钞票放在眼里,直至有不少影评人调侃姜文是“飞着挣钱”,而只有姜文才可以这么任性,他就是要打破既有的观影习惯和讲故事的方式,让剧中剧、戏中戏,电影与生活、生活与电影等元素融合在他的电影叙述中,让它成为电影中的“罗生门”,就如同这些眼花缭乱的元素只是电影的表象,而“一步之遥”的背后才是姜文要的答案。
这是把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方法用在电影表达中,所以说姜文在炫技一点也不过分,姜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就是在突破电影既有的套路,他就是想让观众不要只满足故事的意义,而是要看到故事背后的内容。
导演何平就认为《一步之遥》用了很多类型化的叙述单元,但故事的整体却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姜文的过人之处。但姜文也没有走得太远,他依旧遵循了电影的叙述方法和讲故事的传统,而不是黑泽明《罗生门》引向的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也是这部影片被文化圈和知识分子质疑的地方。
谎言与真相
谎言与真话、骗子与英雄,这些该如何定义马走日这个人,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判断。
而姜文自导自演马走日,着力塑造这个亦正亦邪的形象,也代表着他的价值判断,而这个人物也在延续他《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的人物命运与逻辑。
《鬼子来了》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在面对极端命运时的反应,而马走日与发小项飞田、“花都总统”完颜英都是想改变自己命运的冒险家,他们在与代表权势的上层人物武六、武七、军阀大帅的交手中,个人命运就变成了棋子,每个人的人性都在《枪杀马走日》的过程中表现了出来,正义、非正义、生还是死,一个人的生命已经变得不重要,这就是历史的悖谬,喜剧最后变成悲剧,这是姜文有意设置的戏剧冲突与人性思考,所以它突破了传统商业片和贺岁片的简单“搞笑”,而回到了电影叙事的严肃中,虽然是用了很多夸张、拼贴、戏仿与无厘头的方法和戏中戏的技巧,无非是要把观众带往他设定的真相寻找中,但这种单一性或者说目的性太强的叙事,也会让观众觉得不过瘾,这就是影评两极分化的原因。
不喜欢讨好观众
姜文说得很坦率,他没必要讨好观众,因为观众的需求他并不知道,电影一定是表达导演的意图,所以才有观众的傻问题,或者是庸众自庸。
比如在电影开场马走日的独白中,说自己与老佛爷商量,让大清国的男子剪掉辫子,不想这一剪竟加速了大清帝国的解体,这本是吹牛的一段话,有观众就误以为马走日是一位太监,这明显是姜文在耍聪明,也有他对旧王朝的哀悼。
武七出场,同样充满着暴发户为了制造轰动效果的无脑冲动,他为了博女人一笑,不惜把军阀父亲购买武器的钱挥霍掉,于是才有马走日策划的全球舞女选美秀,“选美皇后”完颜英也在他们的策划中成为新一届“女总统”,结果通过选美不仅把武七的钱洗白了,而且还挣了钱,但戏剧性的是完颜假戏真做把这些钱都捐了出去,嫖客与妓女本是露水夫妻,结果完颜却爱上了马走日,她希望马走日能娶她,结果却酿出悲剧。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马走日有没有真的爱上完颜已不重要,他已经被卷入了一场命案,只能亡命天涯。
这是故事的A面,也是马走日的前身,他的命运因为谎言已经被彻底改变,而故事的B面是,他认识了武七姐姐武六,一个任性的电影人,如果他的脚不扭伤本可以与她一起拍电影,完全是命运的巧合与翻转,而更荒谬的是昔日好友、一起策划选秀大赛的好友却成了生死对头:警察与杀人犯?
一个浪荡子或者一个花花公子,他在历史上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这是电影的隐线。
显性的故事是马走日的命运再次发生逆转,被他解救出来的项飞田平步青云成了法租界的警察,而他成了被通缉的杀人犯,《枪杀马走日》也成了上海滩被反复上演的剧目:一个嫖客因图财害命,杀死了完颜女总统,他在武六的电影里也变成了一个无情无义的嫖客,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判断中去结构这个故事,而观众从这个煽情的“图财害命”的故事获得快感,至于真相,没人愿意去了解。
观众只要戏剧的轰动效果,他们从来无意愿了解故事的原型。
看电影的观众与电影里的观众互为对照,表演者的意图也非常清晰,无非是要维护个人艺术表达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而警察的职责显然不是为了寻找案件的真相,无非是害怕自己的“污点”被当事人知道,所以要制造杀人灭口的真相。
武七这个为了面子的“恶少”追求的不过是表面的轰动效果,各人心怀不同的目的有意忽略真相。
于是在这些人的合力下,马走日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显然是一个悲剧。
而只有一个女人,她在爱的好奇心驱使下想救出马走日,带马走日一起逃跑。
马走日已经无路可逃,他完全处于困境中,在面对母女对决他选择了说出实话,他对武六说,你不值得为一个人去死。这就是真相,他没有杀完颜。
在剥开一层层洋葱后露出了一个男人的真性情,乐意为心爱的女人去死,还是被母女真性情感动。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当是魔幻剧在现实中的投影。
不过,高下还是可以分下。姜文在《一步之遥》中用戏剧转述和电影演绎来还原马走日的谋杀案却越来越远离事实,就如同黑泽明的《罗生门》,每个人的讲述好像是事实但又在偏离事实,最后连死者都站出来说话,但谁说的又是事实呢,也许事实就藏在不同的叙述中,但姜文显然不想再重复一次黑泽明,所以他让马连日在母女的对决中,发现了自己身上潜藏的“真情”,他说了事实,这就是姜文没有走得太远的原因,他还是在完成一次商业电影的找寻,而不是电影本质的探讨,但无论如何《一步之遥》还是本年度最绚烂、最好看的一部国语电影。
(作者为本报文化生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