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
什么东西都讲个风气,经济政策也一样,今天要说的是,搞基建,本来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增长点,但现在在中国,早已不是一个名声多好的概念了。
和2008年的4万亿相比,2015年的7万亿是尴尬的,4万亿被追捧过,然后又被声讨过,而今天的7万亿,一被计算出来就被“消解”了,不管用,不等同,最好不要提,这和我去年11月份在《地平线》专栏中写到的“对基建的傲慢与偏见”并无二致,我得出的经验教训是:你可以认识到基建的问题所在,也可以体会到公众对基建的不待见,但是你千万不可否认基建的作用,不仅是对GDP的作用,还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这次的7万亿是彭博算出来的,彭博新闻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国国务院去年底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七大类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今年将推进总投资逾7万亿元的300个项目。目标也很单纯,就是通过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当前经济增长。
更具体地看,这些投资分布在七个产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卫生、清洁能源、交通和采矿等,而发改委还在研究其他行业的项目,至于项目的钱,将由中央、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贷款提供融资。
好了,一旦这个7万亿被报道出来,靶子也就树起来了。
首先是“区分”,第一个区分者是彭博自己的人、彭博的经济学家欧乐鹰,他从长期报道中国经济的记者成长为了专家,相当有水平,还专门出过一本《解读中国经济指标》的书。
欧乐鹰说:“人们必然会将其(7万亿)与2008年出台的4万亿元刺激措施进行比较。事实上,今年的计划可能会温和得多。基本原因是‘不清楚7万亿元中有多少是额外开支’,所以如果仅仅是统计一个和值,并不意味着‘7万亿元明显偏离当前路线’。”另外两个认为7万亿不过如此的原因是,现在的地方政府和银行无力再像4万亿那样挥霍,而且今天的7万亿在今天的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及当年的4万亿更高。
区分完了是“冷对”,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所谓7万亿计划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经济下行趋势不改。7万亿被李迅雷解释为对冲,“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大的年份,都是经济下滑的年份,由于目前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作为一种对冲,政府需要采取逆周期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而对冲的效果也被认为是有限的,和4万亿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严格控制,地方投资规模会缩减,所以将出现中央加大刺激、地方减少投资的局面,和4万亿刺激时期中央、地方纷纷上马项目的情形截然不同。”所以,这个7万亿“可以让趋势的曲线变得平缓却不能改变趋势”。
最后还是“区分”,这次的区分是官方表态划清界限。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的公开回应是,“7万亿应该是媒体自己推算出来的数据,具体的总投资是无法确定的”,他既不知道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知道计算口径是什么,“讲总投资没有意义,而且它跟2008年的4万亿没有关系,甚至说有本质上的差异”,“无论是7万亿还是10万亿都应该放在当前的经济体量下去衡量,而不是一味强调总投资。”
你看看,对于7万亿而言,无论是新闻的报道者彭博,还是新闻的解读者李迅雷,或者是新闻的辩驳者罗国三,都在做区分,这个7万亿不能和当年的4万亿相比较,也比较不了。
有什么不同呢?基建还是基建,经济下行还是经济下行,区别其实只在于我们如何对待下行的态度和心情罢了。2008年的4万亿是应对当年经济危机、“有点慌”的一揽子措施,而2015年的7万亿是新常态下承认经济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之后的保底措施,是底线思维。
我的想法是什么呢?是谁也不想认账的尴尬的7万亿不需要这么尴尬。和当年过于强调基础建设投资作用的4万亿一样,今天过于回避7万亿也是不合适的,凡事过犹不及。高高兴兴地承认并欢迎一个7万亿的作用岂不更好?(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