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201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并没有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恢复平静,反而将全球局势带入到一个更加充满变数的迷局当中。
“国际油价大幅度暴跌,大跌之后沙特变局,以及老国王的去世,让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了全球的焦点,而与此同时,油价整体下调与美元走向的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风向标。”《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这些对于中国来说既有好处,但也的确是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美元走强在对石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的同时,也将给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大相径庭的感受。而面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上的分裂,也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波动,人民币是选择升值还是贬值将成为一个难题。如果一旦真的出现持续贬值的趋势,则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而如果保持升值,则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而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前景下,全球的政治格局也在发生改变。
乌克兰危机爆发已经一年,恐怖主义在中东的卷土重来,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再次摩擦也将成为影响2015年地缘安全的一个重要变量。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国防预算开支的扩大等一系列变化也在进一步加强南海问题的紧张局势。
2015年的国际局势注定变幻莫测,众多变数所构成的国际政经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身处于其核心的中国将如何应对这种新变化?近日,《华夏时报》主办的“华夏思想汇”第二期沙龙特邀了多位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就2015年的国际政治经济版图和大国外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彭光谦:美国转而制造“霸权之乱”
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
我们谈2015年国际政经版图和大国外交,离不开美国这个话题,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事实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其主导地位的权重和政策重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现在美国已无力维护“霸权之治”了,它转而制造“霸权之乱”。近年来,美国在世界上制造了三大动荡地带,或三大乱局,或全球三大战略支点,一个是中东地区,一个是中东欧地区,一个是中国周边地区。2015年这三大动荡地带局势将持续恶化。这三个战略支点究竟哪个在前、哪个在后,美国现在意见不一。但不管怎么排序,总的来说,今年这三个地方美国都不会松手,都不会平静。
一是中东乱局将继续尖锐化。中东历来是个政治漩涡,是大国坟场。美国出兵中东,捅了马蜂窝,不是三天两天靠武力就能简单解决的。可以预见的将来是中东乱局难以平息,美国将会越陷越深。
二是美俄新冷战将胶着化。乌克兰事件已经超出乌克兰本身的问题,不只是乌克兰政府和东部地区的矛盾,也不仅仅是欧洲和俄罗斯的矛盾,而是过去美苏冷战的2.0版,是美苏冷战在新条件下的继续。推动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最大限度地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彻底排除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障碍,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既定方针,是美国霸权的战略利益所在,美国不会轻易收手。而俄罗斯在接连丧失大片缓冲地带后,莫斯科已经暴露在西方的刺刀之下,已经被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乌克兰问题是个死结,美国不可能放弃乌克兰,把乌丢给俄罗斯,俄罗斯也绝对不可能把乌克兰交给西方。这也是一盘死棋。
三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将持久化。美国推动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不是某个总统心血来潮,不是某届政府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根本性的国家战略调整。它是两党的一致共识,即使共和党上台,只会强化,不会削弱,我们对此不要有任何幻觉与侥幸。由于美国仍未完全走出经济危机,财政拮据,加上各军种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节奏有可能被迫放缓,个别做法与说法可能会调整,它想快速推进也没有这个能力和财力。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根本方向不会改变,围堵中国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60%的现代化军事力量由欧洲部署到亚太地区的既定方针也不会改变。
张宇燕:世界在三个维度加速改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关于2015年国际政治经济版图,近距离还可能看不清楚,距离拉远了看或许会看得更真切些。我常想,一百年后的历史学家如何看待2015年,如何描述和评判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我推想他们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提炼出几个主要变量,并以它们为基本线索来勾勒出2015年的国际政治经济版图。静态也罢,动态也罢,最能刻画特定历史横断面的维度不外乎如下三个:器物、制度、理念。对应到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器物维度的关键在于大国或主要力量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态势;制度层面对应的则是维护或挑战、强化或瓦解那些基于大国博弈均衡的国际秩序;理念或价值层面,除了包括通常所说的软实力外,还包括各国看待自身和认识其他国家的心态。
器物层面发生的变化带有某种根本性。2015年应该说延续了新世纪以来东西方实力对比深刻调整的历史趋势,其中美国和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接近、美中两国与其他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尤为引人瞩目。随着经济复苏的逐步巩固,美国回归主导并引领世界经济头羊角色的步伐加快。尽管增速开始放缓,但经济总量占美国近五分之三且增速仍是美国两倍半的中国, 其世界影响力不容低估。当然,中国要保持与美国的增速之差,还要做不少功课,其关键是深化改革,优化开放。今明两年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东南亚地区的变化。泰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世界第一,教育质量令人堪忧,政治不稳定,外资虽未撤离但已停止增长,产业升级艰难。我甚至有一种预感,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国度难道将是下一次亚洲金融危机的发源地?
在秩序层面上,总体来看人类正处在一个转型期。随着世界主要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秩序开启了缓慢解体的进程,比如全球多边制度开始式微、诸边制度活跃异常,还比如西方对科索沃和克里米亚独立实施双重标准,进而引起了世人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怀疑,再比如部分新兴国家逐步显露出打造与西方体系平行并存国际机制的意图或迹象。各国对国际秩序的认识分歧巨大,其基本原因之一在于,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里,国际制度的非中性特征日益明显,换句话说,各主要大国越来越意识到国际规则在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中的关键作用。原有秩序瓦解速度有多快?危害有多大?如何实现旧秩序向新秩序的平稳过渡?这些都是人类今天和未来十年面临的大问题。究竟是通过修补传统秩序来放慢瓦解速度并减弱危害,还是要创建全新秩序以给世界带来稳定,这恐怕是各国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理念层面涵盖的内容很多,在此我只想谈谈各国看待自我和他国的心态以及价值观分歧。随着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复兴,中国业已成为世界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世界不断地从不同角度重新定义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看待世界的视角也在变化。处理好大国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之一。数年前我们谈大国关系,是指中国该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大国,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今天我们也谈大国关系,但其含义已有所不同,它指的是作为大国的中国如何与其他大国平等相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关键在于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借用古人一句话并稍作修改,我以为中美关系的基本定位是:“道不同,相为谋。”至于价值认同,我可能比一般人更悲观一些。令人无比担心的是,年初在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基于价值分歧的悲剧刚刚上演。
杨伯江:向东推进面临尖锐复杂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教授
对于亚太这一块来说,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点是谋求局势的可控。美国的外交选择缓和与改善政策,尤其是前一段时间美古关系缓和之后,马上有人议论下一步是不是美朝关系缓和,我想走势应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美古的缓和,奥巴马在外交上姑且说得过去,有了一些政绩垫底,反而不会对朝施行缓和改善政策。最近六方会谈参与各方恢复接触,说明美国的政策思路还是在制度性框架之下持续采取“卷入政策”。第二点,对于亚太地区持续保持我所谓的“双轴”战略,两个“轴”,一个是中美在建立一种新型大国关系。
同时在安全军事领域,美国的另外一个“轴”就是它的同盟战略和代理人政策,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从2014年延续过来的形势就是奥巴马政府在安全领域支持日本、纵容日本的政策。2014年年底美国作为中介,促成了美日韩三边军事情报交换协议。这个协议是前几年要达成而未达成的,可见从大势来说同盟战略和代理人政策还会持续下去。
从我们面对的客观周边形势来说,2015年会持续复杂、矛盾尖锐的态势,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甚至局部会出现一定缓解,比如中国和日本之间。同时,在美国纵日、挺日政策背景之下,地区安全格局中日本因素将持续上升。据近日刚刚披露的消息,日方今后战机巡航要涉及南海地区。虽然事态肯定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速度之快还是超出预想。今后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向东走出去的时候,会越来越多地看到日本军舰军机的影子。
但是,目前中日已经进行了三轮海上磋商。根据去年11月7日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双方还会加紧磋商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所以擦枪走火的危险有望得到控制。虽然是持续复杂尖锐,但将处在可控状态之下。另外,从中国对地区和周边的战略来说,2015年有望一定程度上扭转被动地位,一定程度上争取主动。不可讳言的是,自2009年以来我们面临着来自周边的一些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不同的压力源,各个压力源之间有尝试联手、互为犄角的趋势。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也是朝鲜半岛、台湾地区光复70周年,同样对东南亚国家来说也是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是一次机遇,妥善利用好这个机遇,就能有效地把局势缓一缓,在态势上争取到主动。但效果如何,还要看我们的战略怎么展开,工作做得到位不到位。
王金岭:越南或成为两岸军方建立“互信”的推手
中国太平洋地区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三略研究院院长
美国学者薛理泰早在2009年的《领导者》双月刊上发表题为《关于中国战略方向之思考》的文章中就已提出,日后越南极有可能对由台湾军队据守的南沙群岛主岛太平岛下手。而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大中也指出,越南进犯太平岛的可能性一直存在。而实际上,越南对于南沙岛屿的窥视行为也由来已久且越来越频繁。台湾军情部门发现,越南在距离太平岛7.1海里之外的一个非法占据的小岛上密布了军事侦察天线,用以侦窥太平岛军情。
越南这个国家有点赌徒心态,且奸诈,一直利用两岸分离现状打擦边球,占领主岛太平岛、进而控制整个南沙也是其梦寐以求的事。
根据目前太平岛易攻难守的地形,加上台军现有军力和距台湾本岛的距离(860海里),一旦发生战事,太平岛上台军就不太平了,根本无力应对和接受台湾本岛支援;尽管马英九在抛出“东海和平倡议”遭各方冷落后,在南海问题上就不好再用口水了,“强化了其防御能力”和展现了“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政治上作作秀可以,军事上的捉襟见肘也是显而易见的。用台湾海军预备役“少将”尹盛先的话说,如果有人企图占领太平岛,大陆可能出手帮忙,形成另一种“国共合作”,“不管是解放军或台军,都是中国军”。或许这“另一种国共合作”就是两岸军事互信的真正开端。
人们同时也注意到了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杨毅的表态,“维护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大陆和台湾在南海问题上向来是有默契的,日本的“时事政治”网评论说:两岸在政治立场上虽然对立,但是在海洋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默契,就是在两岸政治对立最为激烈的时期,也是如此。
宋新宁:欧洲走向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让·莫内终身教授,布鲁塞尔中国与欧洲问题研究院中方院长
2014年被看作是中国外交上的“中欧年”。习近平主席两次访问欧洲,李克强总理三次访欧。“中欧年”在2015年还将持续,其一是2015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其二是中国领导人和欧盟新的领导人将在今年举行第一次会晤,第三是中国与中东欧领导人还将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会晤。
我对欧洲的经济形势并不悲观。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为0.8%,整个欧盟为1.3%,特别是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果看其经济的绝对增量,应该说已经很不错了。2015年欧洲的经济增长不会次于去年。现在对欧元贬值、希腊新政府上台后的债务危机等问题炒作的成分比较大。我一直认为,出于各种各样的政治考虑,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在欧洲是被人为地夸大了。其实,欧洲国家的公共债务率并不是最高的,虽然的确超过了欧盟本身所规定的标准。
欧洲的政治局势表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希腊新政府上台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希腊的问题主要不是经济层面问题,而更多是政治层面的问题。希腊齐普拉斯政府的上台,打破了传统的中左或中右政党执政的格局,体现的是欧洲整个政治生态,即民粹主义的兴起。特别是今年欧盟有7个国家要大选,希腊作为第一个,其影响是巨大的。欧盟在外交上遇到的麻烦主要是乌克兰问题。但是乌克兰问题更多的还是美俄之间的博弈,欧盟处在夹缝当中,难有大的作为。
中欧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建构一种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从经济上讲,是如何提升中欧之间经济关系的水平。
马晓霖:“一带一路”向西有四大陷阱
国际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
“一带一路”是习大大摸石头过河、逐步推出的中国复兴战略抓手。首先,它体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布局。我认为“一带”概念的最初出台,主要是应对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习大大随后又补充“一路”,沿太平洋西缘,海陆并进,呈扇形向西发展,布局更加完整均衡,心态也更加主动。
第二,体现从中国单赢到世界多赢。习大大提出“欢迎搭便车”就很说明问题,这与中国实力增强,眼界、胸怀和自信提升有很大关系。第三,体现了从抛出概念到系统规划。第四是从外交佯动到战略实操。第五是从排解外患到统筹内外发展。
“一带一路”要向西发展,我认为有四大陷阱必须要小心。
第一个是“帝国坟墓”,或者说“新殖民主义”。中亚、西亚这一地带埋葬了很多大帝国。中国大举进入必须避免英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帝国和强国相继被拖垮的战略陷阱。另外,就是不能重复殖民主义老路,被沿途国家和人民冠以“新殖民主义”,必须确保双赢和多赢。第二个陷阱是文明冲突。中亚至西亚基本上是伊斯兰文明带,作为儒家文化打底的社会主义中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与伊斯兰文明差异不小,必须避免重蹈美国和西方与伊斯兰世界持续和激烈冲突的覆辙。第三个陷阱是西向的亚文明冲突或曰地缘乱局。中亚和西亚是众多民族、宗教、教派和文化拼凑的马赛克地图,如果内部各种冲突持续不断,中国就很难安心投入和安全回报。第四是俄罗斯因素。中亚是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西亚也深受俄罗斯影响。中国西出,一定要照顾好俄罗斯的利益乃至感受,避免与俄罗斯在一域抢风头、争天下。“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一定内心清醒,保持座次有序,让美国当老大,俄罗斯当老二,中国当老三。名分不能当饭吃,把事情摆平,才是硬道理。
庞中英:大国协调是多边外交核心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我觉得世界秩序问题是根本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去年发表了他的新书《世界秩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争论。
基辛格一直认为,世界将走向多极化。在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最早认识到多极世界的出现。从那时到现在的40多年,基辛格目睹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而这个进程证明了他的观察和逻辑。基辛格认为,美国不太喜欢历史上欧洲那样的多极化(19世纪),也不喜欢今天的世界多极化。美国不喜欢当年的欧洲人使用均势和大国协调的办法管理多极化。可是,基辛格认为,管理多极化的世界,欧洲人曾经成功的大国协调方法是管用的。所以,他要说服美国新的政治外交精英如何面对世界秩序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一个变化了的世界局面。基辛格前几天在美国国会作证,他重点谈到中美关系。他的观点不是像我国有些媒体评论上说的那样,中美迟早要摊牌。他认为中美两国要双边协调,搞新的大国关系,中美两国的协调要放在全球大国协调中。
大国协调应该是21世纪的多边主义的核心。目前,许多多边主义进程都存在着问题,且不少已经失败,或者一败再败。但是,多边主义不可少,只有多边主义才能带来利益冲突的协调和比较长期、稳妥地解决棘手的世界问题的方案。所以,中国必须主张加强全球性的和地区性的多边机构和多边进程,无论这些进程多么困难,以及遭到民众的质疑。
展望2015年的世界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最重要的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时刻,联合国如何做,美国如何对待联合国,都是很关键的观察世界局势的指标。
罗英杰:俄罗斯决不会放弃乌克兰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14年对俄罗斯来说是比较难过的一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乌克兰危机引发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制裁对俄罗斯影响比较大;二是油价暴跌给俄罗斯造成直接打击。
乌克兰危机中,除了西方的原因外,俄罗斯的寸步不让也是关键。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是绝对不能接受乌克兰投入西方的。一方面是因为乌克兰与俄罗斯复杂的关系使得俄罗斯不能够放弃,另一方面是,乌克兰的西进使得俄罗斯整合前苏联国家,打造欧亚联盟的梦想大打折扣。近年,俄罗斯一直在倾力打造欧亚联盟。今年1月,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但是只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不在其列。欧亚联盟是苏联解体以后,尤其是普京2001年上台以来,俄罗斯在前苏联框架内最大的也可以说是最有成效的整合动作,最初的计划就是想要将乌克兰纳入其中。现在一旦乌克兰离开俄罗斯投向西方,欧亚联盟的地位自然下降,能否起到原定的作用就值得怀疑了。
乌克兰危机仍然是今年俄罗斯不可回避的一个最重要的外交难题,但是俄罗斯是有战略底线的,那就是它绝对不会放弃乌克兰。从目前的情况看,俄与西方的对决暂时分不出来高下,对决很可能会是持久的。
此外,源于去年8月的油价暴跌对俄罗斯影响的确比较大。但是也要看到,现在的俄罗斯与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并引发债务违约的俄罗斯已经完全不同,其危机承受力和反危机能力很强,因此现在谈俄罗斯经济崩溃为时尚早。
至于外界盛传的西方期望借此机会搞掉普京,也是妄想。事实是,目前俄罗斯社会稳定,普京的支持率相当高,接近75%,其执政根基并没有因为制裁和油价暴跌而动摇。这里不能忽视的是,从民族性格和历史规律来看,俄罗斯民族承受的外界压力越大,它越坚强越团结,所以西方希望通过各种制裁来压倒俄罗斯很难。
中俄关系今年会延续去年的良好发展势头,甚至超过去年。
(本专题专家发言由记者温彦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