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502252117235.jpg

广东部分高球场顶风运营 取缔令沦为一纸空文?

刘力图 2015-2-25 22:23:00

  本报记者 刘力图 广州报道
  “公务员不能来消费,但是会籍还在,要来随时来,球场会想办法安排。”广州萨尔斯堡高尔夫球场一位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球场在春节期间依然营业。但是,在广东省数月前整治高尔夫球场行动中,该球场已被取缔。
  广东省几个月前列出100家需要接受清理整治的高尔夫球场,分为取缔、撤销、退出、整改四大类。其中,20个高尔夫球场分别予以取缔、退出和撤销。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遭到点名的球场只是简单地进行种树改造,并没有真正退出经营。
  此外,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停止高尔夫球场建设和审批,且地方政府多次点名曝光违规球场“黑名单”,然而各地违建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曲线”运营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的广州萨尔斯堡高尔夫球场(业界称“国王球场”)在此次整改中被取缔。
  记者从该球场多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占地2600亩的国王球场目前仍然由九龙湖球会负责运营,对外已经暂停营业,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一部分球道种了些树,改成公园。”该球场一位员工张怡(化名)告诉记者,公司在1月对国王球场的员工进行裁员,引发过一阵风波。据他了解,公司目前还在积极地向区政府、市政府申请将该高尔夫球场转型为主题公园或度假区。
  九龙湖球会一位管理人士朱政(化名)透露,目前采取种树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国王球场所处的九龙湖度假区拥有另一个名称为“亚运球场”的高尔夫球场,也归九龙湖球会运营,而该球场并没有纳入广东省的整改范围,所以目前仍然正常经营。
  “正因为亚运球场正常经营,度假区不会主动放弃在业界影响较大的国王球场,目前国王球场的经营仅是转移到了亚运球场,需要等待合适时机才能再次营业。”朱政称,目前已经被取缔的国王球场的经营收益暂由亚运球场之名代收。据悉,国王球场的会籍费用每人高达40万至50万元不等,且人气较高,要获得会籍并非易事。
  事实上,该球场此前屡次因违法用地遭到当地部门查处,被罚巨款并经过多次整改,却依然营业多年。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曾作出裁决,2007年12月以来,九龙湖高尔夫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未经国土部门批准,擅自占用花东镇鸿鹤村土地建高尔夫球场,擅自占用的面积达1732.05亩,决定对其进行立案处理,并于2011年9月16日发出处罚决定书。
  此外,花都区国土房管分局还对高尔夫球场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处以每平方米10元的罚款,合计金额11547002.5元,于2011年10月18日交清全部罚款。
  “都是跟亚运会场沾边的球场,不会轻易消失。”对于球场此前屡遭查处仍经营多年,以及如今能够借助种树曲线使球场“复活”,朱政分析称,因“亚运备用场地”的身份成为该球场的“保护伞”。亚运球场在2010年被征用作为广州亚运会比赛场地,同在一个度假区的国王球场也在申请亚运会备用场地,希望借助亚运场地作为品牌效应,却因未获得合法用地手续而未能得到批复。
  “类似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也是得到地方允许的,毕竟申请亚运会备用场地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申请过程需要解决很多部门的关系,也得到不少部门的支持。”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一位官员指出,目前该球场种树改造暂停营业,也是受到省政府对高尔夫球场监管压力而致,“至于后面能不能重新经营,的确不好说。”
  屡禁不止
  事实上,国王球场能够多次躲避监管红线并非个案。
  在广东省本次整治的高尔夫球场名单中,20个高尔夫球场分别予以取缔、退出和撤销,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有多家上榜球场对外声称正在整改中,却仍然低调经营,包括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深圳东部华侨城高尔夫球场等。
  高尔夫球界业内人士梁志秋指出,广东省几个月前列出100家需要清理整治改造的高尔夫球场,名单中一些球场多年前因经营不善早已退出,很多球场生意仍然不错,要让他们彻底退出很难。
  梁志秋表示,在整治改造过程中,很多球场都能够找到灰色空间,导致整改效果并不理想。以取缔为例,按照国家对于遭取缔的高尔夫球场的施工要求,球场必须停止经营行为,土地按照规划恢复原状并消除球场特征,还需要拆除违法违规建筑物。“消除球场特征,并不一定需要恢复原状,这就给球场留下了后路。这些整治标准如何界定,如何赔偿,都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
  至于停止被取缔球场的经营行为,则更为困难。记者从广东省多个球场经营人士了解到,很多球会俱乐部同时经营多个球场,一旦某球场被“点名”整治,则会籍会员将暂时安排到其他球场避风头,因此生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数月前,广东省纪委发布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的通知后,除了小规模的高尔夫球场经营受到影响,较知名的高尔夫球场业绩并没有受到影响,一些球场采取了更为严格的保护球场会员隐私的措施,甚至需要熟人带领才能进球场。
  高尔夫球场在申报审批环节中,打政策“擦边球”的现象也屡禁不止,而且得到地方政府的纵容。
  据媒体统计,国务院办公厅自2004年1月下发要求暂停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并清理已建、在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的通知后的10年间,国家层面已经下达10道禁令,高尔夫球场的增长并没有得到抑制,全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已经从2004年的178家,增加到2013年的521家。
  大部分球场在申报土地项目时并非以高尔夫球场的名义,而是假借采取举办重大赛事、建设旅游度假村或建造绿地公园等之名进行“曲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