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503061737801.jpg

如何理解7%的GDP

程凯 2015-3-6 23:13:00

  每年大家都非常关注两会,两会又最关注两件事,一个是人大开幕那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是人大闭幕之后的总理新闻记者招待会。后一个是精彩热闹的语言描述,前一个则是冷静的数据分析。

  数据是一个重要的事情,一个数据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那就是每一次总理工作报告中给来年定下的GDP增长目标。为什么重要?因为那是一个最重要的预期,所有的投资生产和消费,都将围绕这这个数据展开。

  上一年的两会,总理提出来的目标是7.5%左右,完成的任务是7.4%,基本完成目标,尤其是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经济虽然减速,但是就业势头不错。今年的两会,总理提出来的目标是7%左右,这个目标很快得到了各方的理解和赞同,毕竟,7%似乎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就成为了一种共识。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来理解这个新的7%呢?我的个人理解是,这个“7%左右”应该视为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因为只有把7%当底线来维护,才能给企业以信心,增加它们投资和创新的愿望和动力。

  这一点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建议,还在去年11月的时候,我曾在《地平线》专栏中写过一次“当7%增速成为共识”,当时的主要分析目的是认为,7%其实应该是一个底线,在这一底线思维之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应该在当时的基础上加大发力,尤其是货币政策应该适时调整。在那之后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央行的两次降息和一次降准,基本印证了我的想法,那就是政府的保底思维非常的明确。

  去年的目标是7.5%左右,完成的是7.4%,今年定的目标是7%左右,我的想法是完成起来应该以比7%高为宜,不宜比7%更低。这样才能为明年甚至是后年的调控留有余地,尤其是在今年给经济体的各个方面一个坚实的信心。

  去年11月的时候,就有消息称,“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左右或者以下”。后又有消息说,“GDP目标下调已成定局,但具体数字未定,7%左右建议为主流。”

  当时我的分析是,如果真有一种意见说7%左右是主流,那也应该是把GDP的底线定在7%而不是把目标定在7%上。“道理很简单,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7%上下这个约数是不能再低的了。”

  所以,对于最新提出的2015年GDP7%左右的目标,我的理解还是一样,这个约数应该是一个约束,应该体现的是一种底线思维,并以此为基础强力扭转各方对经济下行的预期,增强投资和消费信心,保住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对于数据的解读是可以有多种观点和态度的,有时候态度不同结论就不一样。要更好的理解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实我们还应该多从几个方面的印证。比如第二天财政部长楼继伟的新闻发布会就是一个好机会。

  楼继伟部长在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财政政策时,说明了“中国今年预算报告赤字率为2.3%左右,但按当年实际收支差额今年赤字率将达2.7%。”

  为什么会这样?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赤字率为2.3%,但是如果考虑到2014年的财政支出结余转为2015年的财政支出,这导致的实际的赤字规律就会更大,2.7%的赤字率保增长的意味就更强。而楼部长的说法也很直接,“中国要避免经济断崖式下落并稳步去杠杆化,财政必须采取扩张的策略。”

  汇丰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对7%左右的目标如此理解,“从今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所给出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来看,如果市场经济主体将今天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理解为在目前7.3%-7.4%的增长水平基础上再下一个台阶的话,目前总需求走弱的势头将很难得到逆转,通缩压力也难以缓解。”

  我们再来看一下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7%左右增长目标的解读原话,“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我觉得关键点还在于“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这句话上,既然要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间的发展,7%左右的速度自然已经是底线,而不是能够放任这个速度再降下去。所以,我们对7%左右这个年度GDP目标的认识应该更积极一些,更乐观一些。这就是我的理解,7%左右的GDP增长,不仅是目标,更应该是底线。

(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