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503272024752.jpg

利率市场化最大赢家只会是民生

贺江兵 2015-3-27 22:44:00

贺江兵
    2015年对金融业改革比常人预计的要快一些,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将在今年推动存款保险,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今年将实现资本项下开放,利率市场化便随人民币国际化如期而至。未来的金融变局影响最大的是对银行业的冲击,一些应对失当的银行难免被迫出局,在我看来一些银行反而会在这场变局中脱颖而出,民生银行是最具潜质的银行。
    简而言之,利率市场化需要银行由总分行政编制改革为事业部体制,民生银行是进行事业部转型最早最成功的银行;强大的应对市场化能力;人才优势,随着央企限薪令实施,大型银行人才流入民生银行是可能的;最重要的是,从国际经验上看,利率市场化最后获胜的银行一般都是民营银行。
利率市场化临门一脚
中国银行业的新常态
    其实,关于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本人也写了很多,关于时间表的预测,2014年3月发表在《华夏时报》上的《金改有望三年内现重大突破 人民币国际化应提速》(收入新书《金融的真相》第102页)比较详尽地预测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两个基本的法律文件“存款保险条例”和“银行类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相信会同时出台。利率市场化后必然有判断失误、冲动型的银行不堪亏损资不抵债而退出市场。
    为了更专业地了解银行业对利率市场化的准备情况,近日笔者采访了民生银行发展规划部总经理龚志坚。龚志坚介绍了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新常态。
    龚志坚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银行业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换挡。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7%左右,经济开始“去杠杆”、“去产能”,银行业规模和盈利扩张速度开始下滑,2015年将进入经济增长个位数时代,过去十年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一去不复返,银行业风险开始集中暴露。未来几年,银行业ROE将从当前的20%降到15%左右,不同类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发生分化。
    二是银行业进入大变革、大转型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民营银行设立“破冰”,银行业准入进一步放开,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退出机制逐步推出。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深入推进,从“制度要红利”转向“管理要红利”的阶段,要想在未来十年中成为领先的银行,必须转向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三是客户需求多样化,银行竞争日益激烈。过去多数银行粗放式同质化经营,客户被动接受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现在和未来互联网金融、第三方资管机构、新兴民营银行等非传统金融业能提供基于客户分层的便捷式、个性化、贴身体验服务,传统银行在获客、留客、运营成本上都遭遇巨大挑战。 
    四是金融监管趋严。随着“巴III”新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存款偏离度监管、同业和理财监管等新规的推出,金融监管环境趋严。
    总的来看,在银行业“新常态”背景下,商业银行将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金融脱媒导致市场空间受限、经济下行带来风险集中暴露、民营和外资银行准入放松加剧竞争、互联网金融蚕食银行传统业务五大挑战。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将是首当其冲的,将深刻改变银行业竞争格局。
    龚志坚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整个市场导向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多次在重要文件中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定调,推进步伐不断加快。
    从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建立市场利率体系”,到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稳步推进”用了18年,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2013年)中的“加快推进”仅用1年时间。2012年以来,随着经济金融环境逐步成熟,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实现了存款利率上浮20%和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今年3月1日的降息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放开至1.3倍。
    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放开至1.3倍,这已经基本等同于利率市场化了。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体系下,银行业的定价水平不会有30%的差异。今年全国“两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各方面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上半年就可以出台,而年内存款利率上限放开的概率“非常高”。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配合降息,存款利率波幅上限不会再次提高,而是将全面放开,完成利率市场化的“临门一脚”。
    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国家还将推动多项金融改革,包括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汇率自由化、民营银行准入、资本市场改革等,其影响将相互交织在一起。此外,与国际上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同,中国利率市场化还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对银行业的影响将更加深入、复杂和不确定。
国际经验丰富
民生钟爱台湾经验
    龚志坚也介绍了国际上推动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不过,民生银行决定借鉴台湾模式,因为中国台湾在文化和经济转型等很多方面与大陆有相似的地方。
    据他介绍:利率市场化通常会对银行生存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包括利差显著收窄、存款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净利息收入下降、经营成本与风险成本上升等。事实上,这些现象已经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逐渐出现了。由于生存环境的巨变,利率市场化后的银行业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那些作好充分准备并成功转型的银行会最终胜出,而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银行则会逐步失去市场地位,甚至被兼并、收购。欧美和中国台湾等地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成功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
    一是美国银行业转型。美国于1970年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到1986年结束,历时16年。在此过程中,银行业经历了一个彻底的转型变革过程:经营模式由传统赚取存贷利差转向“发行-分销”模式,组织结构由“总分支行”制转向大事业部制,流程得到持续优化和再造,逐步推动运营集中和IT治理模式转型,风险管理模式由单一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金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各种创新型银行产品(如NOW账户、资产证券化等)快速涌现。
    二是中国台湾银行业转型。台湾于1989年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时推动汇率自由化、金融准入放开和资本账户开放等多项改革。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快速下滑,台湾银行业开始了残酷的优胜劣败,银行排名与影响力在十年内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多家民营银行由于实施转型变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排名中民营银行占据前五名,最优民营银行的经营效率远超官营银行的水平。以“中国(台湾)信托商业银行”为例,其在转型中实施了六大关键举措:开展战略聚焦,发挥组织变革优势;强化风险管理,构建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增强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能力;掌握价值,提升综合定价能力;强化人力资源战略,掌握核心人才;实施降本增效,优化产能等。
    总结欧美、中国台湾及全球市场100多家银行的经验发现:及时实施战略转型是成功的关键,而转型目标是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这首先促使我们思考一个基本问题: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什么影响?直接影响是客户需求的改变,竞争加剧,这就迫使银行改变,在深入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虽然欧美、中国台湾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一样,银行转型时间也不一样,但都经历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变革、事业部制改革、运营集中、IT治理优化、全面风控体系建设、流程再造等转型过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胜出的银行多数都经历了8-10年的转型变革期。
    领先银行转型变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利率管制阶段,银行是“跑马圈地”,靠“手脚并用”,粗放式地抢市场;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是以质取胜,靠智慧胜出,靠的是“头脑”,要巧干和精细化管理,真正地理解市场和客户,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这就需要有很好的客户价值判断。所以,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要改变管制条件下银行的经营观念、思维方式、客户定位等,加快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步伐。应对利率市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银行生产关系的再造,各环节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在战略聚集、资产负债与流动性管理、定价管理、风险管控、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与效率以及科技信息等领域提升能力,才能成为利率市场化大变局中的胜出者。 
    失败案例表明:拒绝转型、体制陈旧、效率低下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大潮中失败的主因。转型缓慢导致银行失去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败。关键能力的缺失或不足则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最终走向失败。
    早在两年前,民生银行就已开始思考关于战略转型问题。龚志坚表示,凤凰计划是民生银行整体战略转型过程精准而系统的改革方案,核心围绕“6+1”的7个业务模块设定,大部分项目框架及实施路径已确立,计划用3年-5年时间完成。
    民生银行是唯一一家彻底实现事业部制改革的银行,利率市场化推进中无非做些调整整合而已,大银行推行事业部制困难重重特别是利益和行政级别很难逾越,小银行推行事业部制意义不大。某些大型银行高端人才已出现离职迹象,而民生银行灵活的机制为这些人提供了发展空间与可能。
(作者为金融评论员、《金融的真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