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2014年是在内外部挑战夹击中度过的一年。这一年,互联网金融、直销银行、新概念银行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名词,但存款越来越难拉,客户越来越难维护,零售业务的经营难度前所未有。由此,2014年业绩发布后,净利润增速降到个位数成为普遍。而风起青萍之末,始于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至此,一场资产质量保卫战正在银行间上演。
根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国银行业目前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在贷款到期时对贷款进行展期或修改。此外还有:核销不良贷款;将贷款在交易所挂牌转让;将不良贷款打包出售给包括AMC(资产管理公司)、投行等在内的机构。
不良全线反弹
继招商银行2014年净利增长8.06%、中信银行净利增长3.7%的年度业绩披露之后,民生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445.46亿元,同比增速5.36%,2013年这一增速为12.55%。随后3月24日,作为首家公布2014年业绩的国有银行之一的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同样跌至个位数,同比增长8%。
显然,这并非个案。净利润增幅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将成为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在此前的2008年至2013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6%、14.57%、34.5%、36.3%、19%以及14.5%。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成本上升,导致了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放缓。
以招行为例,从2014年实际情况看,招商银行的利息收入比上年增长28.44%,但是存款的成本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招商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要比2013年上涨了22个基点。
但比利率市场化影响更重的是,不良贷款风险反弹带来的拨备增加。
以农行为例,截至201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249.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1.89亿元,增幅达到42%;不良贷款率1.54%,上升0.32个百分点。根据数据显示,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较大的三个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
农行风险管理总监宋先平表示,2013年国际大银行平均不良率在3%-4%。所以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经济下滑,不良贷款率维持在2%-3%比较正常,反而过去1%还显得不正常。
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该行不良贷款反弹完全超出此前预期,前5个月的不良规模已经达到了全年的目标,而该总行已经严令要求确保信贷投放的质量和安全。
“考虑不良率风险,现在总行信贷审批标准更加严格,有些抵押不足、没有担保或者风险稍高的项目,从总行到分行都宁愿不碰。”上述人士坦言。对此,记者采访多家商业银行得知,目前银行经营的主要任务是排查、控制对应客户的潜在风险,防止转化为不良贷款。
本报记者从一份股份制银行关于下半年新增贷款投向的文件规定中发现,该行总原则是优先保重点在建项目需求。具体合规的投向有五类:一是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二是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通过,且资本金到位的重大项目;三是土地储备类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四是农发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的农田水利类项目;五是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测算达到全覆盖的在建项目。
多渠道处置不良资产包
妥善处理问题贷款已经成为银行普遍面临的头等大事。
在2014年农业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宋先平表示,由于滞后的因素,预计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会在2016年上半年见顶。
“换句话说,现在这轮不良资产处置还不是高峰,未来可能会加速处置不良。”一位股份制银行从业人士向记者坦言,“但现在也正在经历不良资产处置密集期——银行、信托公司有大批不良资产向资产管理公司出售。第一波高峰始于2003年开始的几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
但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的观点趋同,大可不必“妖魔化”不良贷款上升,而处置不良资产,银行也会“多管齐下”。
“目前,多家股份制银行将零售业务的重心上移,大力发展小微金融。这种模式是取得批量授信之下的规模效应,对于单笔贷款的不良容忍度,可以适度提高。”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审批经理告诉记者,在风险总体可控的前提下,按照收益风险匹配原则,设置差别化风险容忍度,同时设置不良率预警线和警戒线,实施动态管理,或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长效路径。
中行副行长张金良在201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行已对存量的平台贷款进行甄别和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总体来看是适度的,中行的政府平台贷款96%是省市一级的,64%在东部地区,风险可控。
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吴川(化名),虽不再敢对公开处理转让的不良资产包冒然出手,但同样认为行业机会很大。
“前年我们接手一个来自一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包,其中最大的一笔不良资产来自于国内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吴川告诉记者,“按理说,不良资产和大型企业有关,应该好处置。因为这些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又不会破产倒闭。”
但实际并未像他想得如此一帆风顺,“债务人知名度越大、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难从他们那里追回债。”吴川感触颇深,“对于通过公开转让方式接盘银行不良资产的接盘者来说,追债过程犹如火中取栗。”
但吴川坦言,不良贷款击鼓传花的游戏仍在继续,“这些掩盖行为是把问题的暴露时间延后,或者说阶段性隐藏,但这并没有解决企业现金流和实际的经营情况。”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从银行端看流程还在正常走着,如果最终企业经营转好了,风险可能得以化解,但是周期会比较长,也比较痛苦。
在不良贷款处置上,宋先平表示,农业银行使用债务重组、债务削减、减免本息,以及在企业兼并重组中实施贷款展期、延期,多种途径来处置不良贷款。但如何更好地处置不良资产,“财政部还在继续研究新的不良贷款处置措施。”
“不管商业银行愿不愿意承认,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而且这冲击速度可能会比预想来得更快。”上述国有大行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在重压冲击之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下一步将不得不接受的考验。招行行长田惠宇坦言,2014年招行以打造“轻型银行”为目标,以“服务升级”为路径,立足“一体两翼”的战略定位,继续深化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