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艺术和科技看似是两条不交集的平行线,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历史上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刷新了艺术的风貌。在数码及3D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的空间和视野更极大扩容,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艺术作品,都携带新科技的炫酷基因华丽诞生。而艺术史上,许多艺术家同时也是新科技的“发烧友”。
日前,创立“电动感应雕塑”的美籍华人艺术家蔡文颖的“艺术与科学——蔡文颖创作成就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以艺术家闻名的蔡文颖(1928-2013)早年是一位工程师。1966年,他开始创作由电子和计算机控制的雕塑,从而开创了成就其艺术地位的“电动感应雕塑”,以此捕捉和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那些跨媒体艺术家
上世纪90年代,数字艺术媒体发展空前,各种形态的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形式让人目不暇接。如今,新媒体艺术的范畴更得以极大拓展,人工智能、电子机械艺术、装置艺术、游戏和超媒体、网络等虚拟世界、手机等移动终端,都成为新媒体艺术涉足的范畴。
周依是一位年轻的“多媒体艺术家”和“跨界艺术家”。她的创作天马行空,雕塑、绘画、摄影、动画各种创作手法,她信手拈来,再将其融入炫目短片中。她还穿梭于时尚界,以艺术家的身份设计珠宝和时装,又以时尚作品为灵感,创作出话题性的艺术作品。对周依来说,艺术是没有边界的,她所做的就是将艺术的不同侧面呈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现有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是碰到一个有趣的新材料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就像2003年做早期的作品的时候,我就觉得和别人类似的已经很流行的东西不具有挑战性,我想要做别人做不到的。所以我开始做3D的动画。我做每件事,都希望挑战最高的难度,这样别人也很难复制。”周依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如此解释。
应该说,艺术史上的每一次刷新,都伴随着新科技的出现。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对艺术产生最大影响的是照相机和电影的出现,很多艺术家担心绘画将被淘汰,于是,一些艺术家开始改变画风,着重表现自我感觉的印象派应运而生。
上世纪60年代,科技以惊人的速度出炉更新,抽象表现主义因此走到死胡同,新题材的寻找成为必然,橱窗里的糕点、丝袜、连环画等周遭环境,都成为纽约艺术家的新灵感材料。当电脑科技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一些艺术家则开始以电脑和数码科技取代纸和笔,一种被称为数码艺术的新艺术形式因此诞生。目前,数码艺术已逐渐逼近艺术主流,展现出对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刷新姿态。
2015年3月, 艺术家Miguel Chevalier用大规模感应控制技术创作出了作品“数字花纹”地毯。这件取材于摩洛哥文化的艺术品,将马赛克、几何图形、阿拉伯传统纹样等的光影直接铺排于地面。当游客在地毯上走动时,数字地毯的图案会随之互动变化。
2014年夏天,在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举办的“数字革命”展览,则直接呈现了过去40年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其中艺术家Chris Milk的作品“背叛的避难所”,用Kinect摄像头和3D图形呈现出一个现代皮影戏,探索了出生、死亡和化身三个阶段;另一个谷歌DevArt项目,可以将私语变成电子蝴蝶。更炫目的是Umbrellium展览,在一个完全漆黑的屋里,激光将整个地板变成一块大画布,参观者可以“抓着”激光在地板上画出自己的作品。
而很多艺术家其实也是科技专家,他们的作品则是对科技手段的创意应用,不仅极大地拓宽了艺术的维度,也启发了科技层面的灵感。如日本的儿玉幸子使用磁流体对随声音变化的磁场进行可视化展现,非常巧妙地表现出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优美形态。
已经77岁高龄的美籍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一直勇于尝试新技术,20年前他就开始试着用电脑作画。多年前,iPhone和iPad取代了霍克尼以前随身携带的素描本。无论是外出还是上床就寝时,他用手指在屏幕上作画。有时候因为太投入,作完画的他还忍不住像以前用颜料作画时那样擦擦手指。作品完成后,霍克尼会快速地传给他的朋友们分享。“早上6点画一张日出的画,7点就可以把它发给别人。”他曾在巴黎贝尔热-圣洛朗基金会展出此类的作品,在展览现场,传统的布面绘画被几十部iPone和iPad所取代:iPone和iPad是画框,显示屏上的图片就是作品。
在中国,许多艺术家也已投入新媒体创作。2014年11月18日,“无界代码—2014国际青年新媒体艺术展”在郎园Vintage创意园兰境艺术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20多位青年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呈献了一场兼具互动性、审美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艺术盛宴。其中王宏沛的作品以人体数据为基础,利用APP移动端、Web互联网,3D打印技术,将人体的心率脉动转化成可视的雕塑形态,其独特性让观者印象深刻。
而早在四五年前,包括张晓刚、陈文波、郭伟、郭晋、何森、杨冕等一众艺术家,就开始用iPhone、iPad进行创作。iPhone还曾掀起虚拟雕塑热潮。虽然这种创作方式引发了艺术品“原作”和“复制品”、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之争,但这无疑是一场新艺术革命的开端。
被3D打印改变的艺术
当3D打印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着艺术世界的运转。2014年7月,来自伦敦布鲁克林的艺术家在某个以旅游主题艺术项目中,用3D打印为游览该地的人们扫描并打印他们的克隆体。当这些1∶13比例的人像复制品,占满博物馆画廊的整个空间时,全世界都被这件类似中国兵马俑般逼真而庞大的作品惊呆了。
“雕塑家,尤其是抽象雕塑家在借助三维数码技术软件的强大支持后,不但可以在电脑中构建雕塑的基本造型,而且可以对此进行拷贝和变换,包括缩放、挤压、拉伸、扭转等。待数码模型敲定后,只需将文件传输到与电脑连接的雕塑设备中,不一会儿工夫,屏幕上复杂的三维造型就被你握于掌中了。”和泥土与石头打了30多年交道的雕塑家唐尧表示,数码雕塑让他开始领悟科技改变艺术的巨大潜能。
唐尧说,数码雕塑的审美,是理性和虚拟的结合,“这是人类第一次感到自己可以如此随心所欲地创作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是艺术家滑动鼠标的游戏,有着以往用纸上草图、架上泥塑和小样模型的方式,根本无法企及的神奇效果。
在西方艺术界,自电脑诞生那天起,就有艺术家用它来进行创作。罗伯特·麦克尔·史密斯的作品,看起来像是史前生物、深海奇异植物、贝类或软体动物及微生物的混合体,形状如基因突变后的新生命,其旋转、重组等高难度,完全无法依靠传统画笔或雕刻刀完成。
乔恩·伊舍伍德的作品《讲故事的歌者》也是一件让人惊艳的数码雕塑。这只周身布满立体纹样的巨型花瓶,是将陶艺中形成的泥坯,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至电脑中,转变为数码模型,再将水波肌理等连续图案,粘附于模型上,并自然呈现出疏密有序的变化。“我们当然可以徒手制造出拥有漂亮图案的瓶型雕塑,但却无法将真实的三维纹理一同打造出来。艺术在这里,几乎精确到毫无瑕疵。”唐尧解释。
美国装置艺术家Gabriel Schama也是一位神奇的纸张雕塑家,他利用现代激光切割技术,仅用纸张便创作出名为 Mandala (中文译为曼陀罗)的三维装置艺术。其层叠交错的图层组合,充满韵律和宗教的神秘感,精美绝伦的图案设计,宛如质感厚重木刻的视效,令人拍案叫绝。
来自洛杉矶的Jeff Nishinaka更堪称世界一流的立体纸雕艺术家。 他基本只使用白纸,便雕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作品,从风景到野生动物,几乎无所不能,神奇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完美得不像纸。当然,阴影和光照在其作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