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4/BIG201503182001512.jpg

逆天衣价:男装之殇

严葭淇 2015-3-18 21:34:00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春节期间,去日本旅游的国民们疯狂“买买买”,抱回一大堆标着“Made in China”价格却比国内低一倍左右的电饭煲、马桶盖的风潮,让公众重新打量起自己身边那些“超不值”的昂贵消费品,而人人无法离开的服装尤其是男装,在国人心中,更是有奢侈品之价无奢侈品之质贵得离谱的逆天之物。
衣价的四位数时代
    阳春三月,轻薄鲜嫩的春装已铺满商场。记者在北京庄胜崇光百货一路逛下来,既为商场里的人烟稀少吃惊,也为服装的价格心惊。可以说,品牌和质量还凑合的女装价格基本都在2000元上下。好不容易看上一件有点儿设计的薄款外套,一问价要5000多元,任凭店员热情地把折扣一直降到8折,咱也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转到男装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大部分男装的售价都在4位数,许多用料稍精致或牌子稍响些的更攀升至5000元以上。
    其实,这种随便一件服装都以千元计价的时代,并非始于今季。早在三四年前,服装价格便一路飙升,消费者早就在高企的衣价前直呼“买不起”。一位女白领诉苦说,她每月1万元的工资,早已逛不起商场了。“羊毛大衣多标价4000元以上,风衣大多2000元以上,针织衫很多也要千元或往上。以前商场普通品牌衣服的售价基本以3位数为主,现在随手一件标价都在千元以上。”
    动辄千元的衣价,对于月收入几千元的普通工薪族来说,更是“伤不起”。无奈之中,许多人只好把商场当试衣间,试好抄下款号后再去网购。近两年,唯品会之类电商折扣店火爆,就胜在它们的低价折扣策略。在唯品会,服装类最高折扣很少超过5折,低的甚至能到1折以下。好几千的男装,打个3折,能在千元左右搞定,像衬衣、卫衣、裤子之类的单品,一般几百元就能拿下。
    早在几年前,网友就列出了在中国市场装高大上的十大“伪奢侈品”,Coach之外,还包括Calvin、Klein Underwear、GAP、LEVIS、MANGO、MNG、LEVI'S、LEE、ADIDAS、ORIGINAL、Y-3、Vero Moda、ONLY、Jack&Jones、Swarovski、Crystal 等品牌,并给予各种辣评,“CK在国外没啥了不起”,“GAP就是美国班尼路”,“MANGO/MNG是H&M的升级版”,“Vero Moda、ONLY、Jack&Jones 也就四线城市超市档次”,“施华洛世奇水晶虽然纯净,却是人工的,能好得到哪儿去。”
    但这些国外的平民甚至超市品牌,在国内市场却被贴上品味、小资、高端的标签,被消费者追捧有加。
    “这些牌子在美国属于大众品牌,中国人到美国一般都买好几个带回去,美国的价格比中国要便宜50%左右。”一位曾留学美国的男青年说,“很多进口品牌在国外其实很便宜,三五十美元就能买一件T恤,但在国内却差不多要上千元。”
    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高价并不意味着好品质。“国内商场有名气的国产品牌的衬衫大多卖1000、2000元,品质就那么回事,在国外量身定制一件衬衫才几百元,在中国台湾定制一件衬衫才300元,面料做工比咱们这些牌子好了不知多少。”一位常年在国外购衣的财经达人表示,他现在所有的衣饰都在出国时搞定。
    和这位财经达人的选择一样,越来越多的国人将购买目标锁定在货品价廉物美的海外,因此才成就了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宣布的那个无奈数字“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究其原因,首当其冲当然是巨大的价差。
    “美国的中高档服装比国内便宜多了,在美国买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服装和鞋是一件特享受的美事儿,美元花得少,东西还能买不少!”曾在美国留学的辉子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栗泽宇。
    栗泽宇通过采访相关业内人士探究到,“全球顶级的量产男士商务衬衫,用料和生产的成本合计不会高出100元人民币。”这直接印证了在中国市场售卖服装的惊人暴利。
长长的高价链
    “中间流通环节多,灰色成本高,再加上谁都想多赚的心态,所以服装价格一路走高。”一位服装厂老板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服装企业的用工成本、原材料等成本总计上涨了40%以上,但这些成本因素只占标价的30%左右,并不足以大幅度拉升服装售价。
    “现在服装的定价与生产成本关系已经不大了,市场接受度是决定因素。”该老板称,而服装是否被市场接受,主要看设计和营销,也就是依据购买者对产品的理解和需求强度来定价,而商场由于附加的服务和环境气氛,也为产品增加了价值。
    近些年服装价格的大幅飙升,和国内服装品牌争相走高端路线有很大关系,与商场的经营策略也密切相关。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商场总是更青睐定价高的品牌。为此,很多国内服装企业为抬高身价,纷纷在国外购买或注册洋品牌,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市场有超过30%的服装品牌是“假洋鬼子”。
    而服装进入商场销售,商场提点也不是个小数目。一家男装品牌代理商表示,依据各品牌所处商场楼层、地段、品牌知名度、销售状况等不同,一般商场提点在销售纯利润的18%-20%之间。“比如一件衣服我赚了100块,商场就要提走20块钱。”
    在采访中,多位品牌商对记者解析了服装的价格构成。一件服装,标价的1/3是厂商的,其中约1/6是成本,其余的1/3是属于批发商或代理商,最后的1/3是零售渠道成本。繁冗的流通渠道也成为服装价格虚高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的服装生产企业对于渠道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大多选择代理方式销售产品。代理制对厂家来说省心省力省钱,但代理不可能只有一层,一般会有全国总代理、城市总代理等,这样层层代理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代理商都要赚取利润,都要缴税,也都要加价,层层雁过拔毛后的成本,自然要转嫁到“最终买单者”消费者头上。而在网络平台销售,则可省去很多中间费用。
    据南方一家服装厂负责人爆料,“虽然各个零售终端的销售价格不一,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虚高。我看到的普通服装,零售价和批发价都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差距。”在目前的零售终端中,商场定价一般以标牌价为准。这样“品牌商也变聪明了,标牌价定的一天比一天高,我们给品牌商打价格的时候,有时一款标价会直接定到5000多元”。该负责人称,其他零售终端虽然整体价格低于商场,但由于定价灵活,同一款产品的定价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同样的貂毛外套,有可能标价几千块,换个标牌或换个地方就可能变成几万块。
    业内人士也表示,加价的多少最终由品牌知名度决定。“一般品牌可能加价率在5倍左右(即进价×6),知名品牌能达到10倍,国际顶级品牌则高达几十倍。除此之外,不同的零售终端也会影响加价率。”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商场频频的打折促销行为,也是服装价格猛涨的原因之一。“以前一个季度最多两次深度促销,但现在一个月一次深度促销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折扣可低至两三折。但是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品牌供应商为此只能拔高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