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瞿宜同 泉州报道
未来泉州体育品牌的工业4.0图景可能会是这样:通过APP拍照上传,鞋厂分析处理相关数据,智慧工厂自动下单生产,最后快速配送至你手中的是一双量身定制的鞋。
泉州,是“中国制造2025”的唯一地方试点,“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日前已经发布,计划到2025年,泉州跻身中国制造综合水平10强城市之列,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泉州考察,表示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并鼓励泉州走在全国前列。
而无论是最近珠三角的机器人大换工,还是“泉州制造2025”,都成为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风向标。
泉州制造2025
据悉,“泉州制造2025”重在3个专项行动计划: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
智能制造重在推动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和生产车间建设;质量品牌则进一步提升泉州品牌的质量保障;服务型制造,则以商业模式与组织模式创新为核心,为企业传统商业模式转型提供服务配套。
据悉,参与“泉州制造2025”编写的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培根、机械科学研究院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等,都是编写“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专家。“他们可以把‘中国制造2025’的许多思想延伸到‘泉州制造2025’上来。”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下称“泉州华中研究院”)院长李世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创新驱动、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理念上,“泉州制造2025”与“中国制造2025”一脉相承。而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等方面在“泉州制造2025”中,也都有充分体现。
据了解,“泉州制造2025”正在制定为期3年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入驻泉州的各大科研院校公共服务平台共同参与。“各县区初步共筛选1000家企业,我们重点选了近200家,今年已重点选了10家合作,年底将这些技术推广应用至100家。”华中科大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泉州华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平江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悉,实施方案相当细化,具体到企业技术需求、成本核算、企业与政府投入资金占比及科研机构提供什么技术支持等。
“传统产业不能丢”
“有可能我们(泉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得好,成为中国一个非常好的典型,但中国传统产业是不能丢的。”在“泉州制造2025”发展战略汇报会上,李培根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泉州实现GDP5733亿元,占福建省GDP总额的1/4,但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用工紧张、生产成本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等严峻挑战。
2012年以来,泉州体育品牌、男装品牌深陷高库存,甚至有的企业不得不关闭店铺,这些正是传统制造业生存危机的真实写照。而危机背后直指泉州企业落后的以产定销的品牌批发模式:泉州品牌企业把产品卖给下游供应商、加盟商,但并不了解终端消费者真实需求,以致造成供应链大量压货、库存高企,这种商业模式在经济下行周期弊端显露。
于是,包括安踏(02020.HK)、七匹狼(002029)等福建龙头企业主动进行零售渠道变革,希望打造快速反应的敏捷供应链,以实现小批量定制生产。
因此,“泉州制造2025”一再提及定制化生产模式、柔性制造、商业模式转型等举措,这意味着企业可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保证低库存运行,迈向制造价值链高端。泉州计划到2020年,大中型制造企业服务型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30%;纺织服装、制鞋行业实现产品预测生产比例低于30%,提升库存周转次数3倍以上。
赶超工业4.0
由于科研力量薄弱等因素,泉州装备制造基础实力较国内甚至福建省内一些地方都要落后,因此,泉州入选“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试点,就意味着要赶超工业4.0。
“泉州‘数控一代’不搞单机,搞集成、产业链、自动化应用,这些对启动‘泉州制造2025’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位数控专家表示,“数控一代”是实施工业4.0的重要前提及基础组成部分。
德国在工业1.0、2.0、3.0基础上提出工业4.0,中国制造业则要2.0、3.0、4.0同步发展。“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工业4.0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调研的结果是,大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扩展看设备性价比;小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人工紧张,升级自动化需求迫切。”王平江说。
“再不升级就来不及了!”泉州市副市长陈灿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面对技术升级资金投入大的难题,陈灿辉认为转型是市场需要,升级带来的利润提升可平衡资金压力;同时,泉州对采用本地产的自动化设备的企业及设备制造企业实行双向资金补助。
另外,前述数控专家也认为,由于福建省内缺乏大型研究机构、高校科研容量小,整体环境水平可能将制约泉州工业4.0后续发展。
随着李克强的考察,并鼓励泉州企业在工业4.0方面要走在全国前列,有业内人士表示,估计接下来泉州市会有进一步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