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617211226heCc5lHWM9.jpg

手作:生活的趣味与宁静

严葭淇 2015-6-17 22:37:39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纹路美丽触感温润的木勺、蕴藏时光温度的家具,凝聚童年记忆的木摇马,植鞣皮极简手缝钱夹,蒸汽朋克风格金属怪兽灯,特供全球顶级餐厅的手工餐具,及全球硕果仅存的手工帽子……都预示着,手作风潮在世界范围的日益繁盛,预示着宁静、温暖、素朴、舒适的慢生活正在快速蔓延。而寻找一份丢失已久的趣味,回望逝去岁月的真诚,和重新捡拾起对完美细节的孜孜以求,都在诠释着一种过去时代的匠人精神和气质。

最被追捧的木作

    在所有的手工选材中,木材因其丰富、温润的质地及良好的可塑性,成为手工艺者的首选。木质产品不仅让人感觉舒适,而且那沉着而实在的温良感觉,也给人一种值得细细品味的美好。

    Stian Korntved Ruud是名挪威的80后艺术家,曾于挪威阿克斯胡斯大学、奥斯陆建筑和设计学院学习产品设计的他,2014年突然萌发了一个神奇的“每日一勺”(daily spoon)的念头。他计划在一年365天中,每天做一把不同的木勺,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木工技艺和设计能力。

    从设计勺子的形状、到选择木材,Stian坚持着自己的计划。木勺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难得的是那份设计的巧思,和用最完美的木材去展现这份巧思,因此Stian每天都要亲自去森林里选择和砍伐木头。他要选择最能完美体现他设计的木头,“每把勺子都是对于木材这种天然材料的美学功能和实用功能的探索。”Stian 说,他在制作勺子的这一年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探索木材的独特性、有机性。好在挪威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Stian的就地取材并不算太麻烦。

    各种形状罕见的原木小勺,在Stian手中诞生。它们小小的,滑滑的,遍布着天然木材的美丽花纹,看上去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心也跟着静下来。

    Stian制作这些小木勺的时间从30分钟到3个小时不等,工艺虽无特别的技术含量,但反复的调整和打磨却必不可少,所用砂纸从100目用到7000目,每把木勺一遍遍打磨出来的质感,或许就是我们所向往的慢生活。

    Stian每天将自己的作品更新到网上,并给每把木勺编了号。在更新到100多把时,他决定完成365把勺子后办一场展览,出一本书。今天,Stian的这些愿望一一得以实现。做展览时,Stian亲手将木勺一把一把挂在墙上,远看像一幅简洁而跳跃的现代派画作。

    2013 年,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在读大学生黄兆,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创办了制作实木家具的蜗牛工作室和物应家居品牌。“木材,从古至今都包含了生命的意义,平顺的木纹里,那些温润的触感,蕴藏的是时光和温度。我们希望用木制品传达一种温暖、素朴、舒适的感觉,这是木材的独特属性。”在家具制作中,黄兆的文艺情怀得以展现。“手工秉承的是一种传统精神,它承载了与材料之间的对话媒介,能轻易越过表面,直接创造出作品的艺术价值。”

    他们的设计崇尚手工带来的美好感觉,追求手作产生的品质感,出来的产品风格简洁舒适。“我们的设计线条简约,形式单纯,营造出宜古宜今,可以粗犷也可以文艺的风格。”黄兆说,受北欧家具的影响,他们主要使用胡桃木和橡木来制作产品,并在传统榫卯结构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式榫卯。为使家具更贴近自然,尽量减少金属部件的使用。

    木作也是许多文青们最青睐的材料。木摇马,是一个承载着关于童年和父母温情爱意的物件。如今,这份童年的记忆,在“MUMO木墨”手中被复刻出来。它们用精美的橡木和黑胡桃木手工制作,用蝴蝶榫衔接边框,细节打造的这份礼物,既可以送给小萌娃,也适合童心未泯的文青们摇摆。

    制作这份礼物的是一个曾经的印刷老板木墨。几年前,木墨在旧货市场淘到一个老陶瓷鱼缸,就买了几条鱼放进去,放在书桌上观看。遗憾的是,放鱼缸的书桌油漆剥落,看着别扭,木墨决定换张新的。他各家具市场踅摸,结果却失望而归。几天后,木墨开始自己做这张书桌。书桌完成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就有了“MUMO木墨”。

记忆的失物招领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风靡一时的铁管椅,曾遍布机关办公室里的软座椅,北京胡同口和老旧小区常见的老头椅,记忆中总藏着好吃零食的小木橱……“失物招领”家居品牌创始人李若帆认为,日常使用的家具物件,能唤醒人们内心的情感。

    自2008年以来,李若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有品质的产品,从家具到衣饰,她总在打造一种朴素、温暖、优质的减法生活。一件件产品,仿佛一个个故事:他们可能是一个曾在街头听广播的老头、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务员……这些消逝在岁月里的小人物,都在李若帆的家具里沉淀下来。

    “时光荏苒,如同其他曾经熟悉又忽然消失的物件一样,难逃湮没的命运。”李若帆说,“失物招领”的设计灵感,就是在旧货市场找到它的原型,即便彼时它们像落难的大家闺秀般蓬头垢面,“只要改善靠背角度,加厚坐垫,采用更舒服的面料,很快就恢复楚楚动人的模样。”

    曾在北京服装学院学习首饰设计的李若帆,从与丈夫在北大东门开设第一家雕刻时光咖啡馆,到与朋友一起开设“失物招领”,一直是“被时代推着走”的,但她却总想用一项用心制作的手艺,来与时间抗衡。而做“失物招领”就源于李若帆给咖啡店找家具时,逛胡同发现的老家具。

    两年前,李若帆开始在“失物招领”店里举办一些陶瓷类、木工类作品展览,包括欧美和日本的一些个人创作者,其中不少是她多年前在杂志上偶然发现、特别喜欢的创作人。“当你可以把他们邀请来,或介绍、使用他的作品,自己会觉得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情,收获也很大。”

    “许多国外的作者,会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只做一件器物,它不是大批量的,不是完全的一个经济产物。这些作者们这么做,第一是因为热爱,第二是他通过这个物件去表达精神上的东西,而非屈从于利益。当这些在作者双手诞生的物件被更多人使用,才能使得美感本身更完整。”近年来,李若帆开始与优秀的国际作者合作,她的愿望是,希望市场能更有序的发展,而非“恶意模仿”。

手工世界无小事

    对于手工艺者来说,细节向来是最重要的“小事”。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都需要精心打磨、专心雕琢。

    选用植鞣牛皮材质,除去卡位, 包身由一片完整的植鞣皮手缝而成,没有一丝的累赘。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皮质和色泽会产生奇幻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复古的韵味。这就是LINE ARTISANAL的极简牛皮钱夹的气质。

    LINE ARTISANAL品牌创立于2012年7月。创办人是3位热衷于手工艺术的设计师。他们主张使用传统的手工皮具制法,纯手工打造出耐用的植鞣皮制品。“作为手工品牌,我们始终相信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是有生命的。因为我们的产品设计都围绕‘植鞣皮’来展开。经过岁月的洗礼,植鞣皮制品将来能‘养’成属于自己的一份复古佳作。让每个人都享受这种‘养’。”

    Frank Buchwald曾是一位科幻小说插画师,之后开始专注于金属灯具的制作。出自他手的金属怪兽灯,由铜和钢打造,极具蒸汽朋克风格,其灵感来自Buchwald对工业精密仪器的迷恋。

    Buchwald不喜欢电脑绘图,总是用铅笔和记号笔画草稿,以便不设限地快速调整细节。“我喜欢透过简单的素描来塑造全新的物品,并通过绘图来作细致修正。”

    而在Graham Thompson眼中,帽子是最高级的男士配饰,他的目标是做最好的帽子。他在美国经营一家名为“OPIMO”的手工帽子店,是全世界最后几个坚持制作传统帽子的公司之一。

    16岁时,Thompson就对手工帽子产生浓厚兴趣。多年来,Thompson对帽子的品质追求近乎苛刻,从颜色到用料到制作,所有细节必须达到百分百完美。从品牌创立起,他一直坚持已经传承200多年的制帽工艺。“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Thompson认为,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是一切手工艺人必须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很难被大规模复制。坚持手工艺的同时,Thompson还环游世界,从各地民间工艺中获取灵感,将其融入到帽子制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