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陆上丝绸之路重要地带的甘肃将如何展现其独特的丝路文化魅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最近在北京应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省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决策,形成了一些大思路。其中,文化发展作为甘肃的特色和标志,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如何将甘肃文化内容做大,如何将甘肃文化的资本运作搞起来,这是甘肃要深入思考和探寻的最核心问题。
丝路黄金段
《华夏时报》:我们注意到你这次来北京出席了一个发布会并发表演讲?
连辑:6月28日,中广电媒投资基金管理无锡有限公司、中銮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和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中广丝绸之路文化创意基金和中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推进甘肃的丝路文化产业大发展。我参加了这两只基金的成立启动仪式。
“一带一路”是中共中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的首个既面向国际经济大循环,又面向国内经济小循环的意义深远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国际区域发展的现实背景,并选择了一个科学、可行的历史时机,各国极为关注,与甘肃的关联也极为密切。特别是陆上丝绸之路,与甘肃的关联极为密切。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重大调整行动的一部分,陆上丝绸之路将中国西部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如果新疆是桥头堡,甘肃则是黄金段。
《华夏时报》:“甘肃是丝绸之路黄金段”这个定位准确吗?甘肃靠什么吸引金融资本?
连辑:我们始终认为,甘肃是丝绸之路黄金段。第一,由地理位置所决定。河西走廊是一条集束型的管道,从西安向西北进入甘肃,唯一通道就是河西走廊,出了河西走廊,则散开成三至四条经济廊道。第二,由丝绸之路的历史积淀所决定,其丰富性、多样性、厚重性、全面性,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看过我曾主导拍摄的电视纪录片《河西走廊》就会知道,进入甘肃,除了河西走廊,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在文化与金融相融合方面,无论甘肃还是其他地区,抓文化就必须实现文化与金融的相互融合。文化可以有地域特点,而金融没有。文化的地域特点由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的资源丰富性所决定。历史越久远,资源越丰富,文化资源的层级和档次越高,吸收金融资本的条件越好。
甘肃在这方面的条件,有许多是国际一流,国内独一无二。例如敦煌、麦积山等,都具有唯一性。只要投资机构能够看到甘肃在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能够看到甘肃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前景,都会做出理性的必然的选择,那就是积极投资于甘肃的文化产业大发展。甘肃的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还比较弱,还不是成熟的产业和成熟的市场,整个甘肃文化产业产值只占甘肃省GDP的2%多一点,而其他省份都在3%以上,发达国家在15%到20%之间,所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正是各方金融资本积极投入甘肃文化产业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有眼光的投资者要抓紧时间到甘肃投资。
2+X战略
《华夏时报》:甘肃文化产业吸引金融资本积极投入还需要哪些充分必要条件?
连辑:第一,要有很好的政策环境,既然要吸收外来投资,就应具备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和政策安排或政策体系,这一点很重要。现在甘肃的政策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央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支持文化创意、旅游、户外运动等方面的政策。甘肃首先要将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二是要根据甘肃实际,在甘肃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尽可能让利于企业,让企业在早期投资发展中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或过度投入。这也是我们考虑的很重要的条件。
所以,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中,设计了政策板块,以吸引投资者。
第二,要有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在过去由于投资环境不行,常常使投资者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影响发展。甘肃现在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出要有崇商、敬商、助商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心态,不要怕投资者来挣钱。当然,这其中要有法律和政策做保护和保障。
第三,无论项目大小,在交往过程中,要将真实情况告知投资者,要把投资者的事情当做地方政府自己的事情,帮助投资者设计出良好的商业模式。这一点非常重要。投资之后,项目运作过程中,钱怎么挣?需要当地银行支持,钱怎么来?作为政府,有责任帮助投资者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我们鼓励在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全省战略层面。过去,在甘肃乃至别的省份,文化产业可能并非主业,而是处于补充的位置。现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央政府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到2020年,其产值大概要占全国GDP5%以上,这意味着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支柱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得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天花板不是5%,而是15%、20%以上,有的是空间。甘肃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有了这个大格局和大胸怀,投资者投资甘肃的文化产业,必然“钱途”辉煌。
《华夏时报》:处在黄金段的甘肃,对于未来发展,已有哪些重要思路和布局?
连辑: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省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决策,形成了一些大思路。其中,文化发展作为甘肃的特色和标志,得到了充分的重视。2013年1月,国务院批准甘肃全境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所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基于甘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这个事实。甘肃的历史文化之丰裕,为国内少有。丝绸之路上的莫高窟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明珠。因此敦煌文化不仅是甘肃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人类的。甘肃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时候,充分注意到敦煌文化的龙头地位,将用三年多时间将敦煌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并聚焦打造敦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那就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经被正式纳入中央政府“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这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唯一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交流平台。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以敦煌文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题,以丝绸之路沿线65个国家交流合作为基础,搭建国家级的顶层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这个机制主要解决的,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的问题。在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无非就是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政治交往有一个政治互信问题,经济交往是利益博弈问题,而文化交往是其他交往的前置条件。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抓早抓好抓实,将为未来的交通、金融、贸易的交往沟通,形成好的氛围。
所以,甘肃这是在主动迎合国家战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已经形成了2+X的战略构架。所谓2,一个是高级别论坛,一个是丝绸之路文化年展。所谓X,是有侧重地设计若干专题活动,今后有选择地举办。
中广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中銮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丝绸之路文化创意投资基金所承担的创意大赛,就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
复合型文化
《华夏时报》:所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据说是要在丝绸之路中将华夏文明、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等世界三大文明联系起来,使得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形成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个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我们该如何理解?
连辑:首先,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的典型性更突出。敦煌莫高窟,从其生成的那一天起,就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交流的结果,而非简单的本土文化。其最大特质就是复合型,而非单一的原生态型。复合型文化是历史形成,又恰好与当代文化相交融,这是一种文化趋势,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复合型文化的最大特征是认同度高。比如舞剧《丝路花雨》,无论在世界上哪里上演,上座率始终居高不下,因为其所表达的,不只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区域的文化,它代表的就是丝路文化,丝路文化就是一种复合型文化的样式,其认同度高,辨识度高,融合度高,易为各国各民族所接受。甘肃丝绸之路文化的长处和优势就在于此。
其次,各种文化不能以优劣划分之,而只能以差异性辨别之。费孝通在论述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的问题时有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是在说,无论哪种文化,无论大国文化、小国文化,无论本族文化、异族文化,都无优劣之分,都应相互包容、相互欣赏。“一带一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就是,欣赏对方,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所以,天下大同,相互融合。这也是我们当今与其他文化平等交融的唯一办法,而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只有通过文化的充分交融,才能达成将来的政治互信。
《华夏时报》:甘肃的文化内涵究竟应该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保证它具有世界品质,并为时代所接受?
连辑:甘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发展有自己的优势和独到之处,却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甘肃的文化发展,产业化水平低。甘肃的文化产业中,资源型的产业居多,内容性的创意产业较少。这是甘肃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有一个重要体会并转化为决策的就是,甘肃要想异军突起,走出一条科学快捷的发展之路,必须抓两条。第一,抓文化产品的内容建设;第二,抓资本运作。离开这两条,甘肃的文化产业发展走常规发展路径,则无论总量、质量、效能,都不会处在全国前列,这样就可惜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么好的资源。但抓内容建设和资本运作,这却并非甘肃的长项,所以,必须借助来自外界的资源,借助外界的艺术家和投资机构。
甘肃文化主要抓什么?我认为应该从甘肃文化自身特点和中华文化的主流脉络里去寻找。从汉武帝凿通西域,据两关设四郡以后,甘肃乃至中国的主流文化,应该是开疆拓土、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主题,这是中国能够走到今天的民族灵魂。但是我们却看到,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文化产品,还有多少先祖遗传给我们的苍凉悲壮的、大无畏的、充满霸气、豪气、血性的英雄主义主题?还有多少这类英雄主义的表达和崇拜?越来越少了。变得越来越纤细、世俗,越来越商业化,这是绝对不行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安全风险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因此我们必须要弘扬固有的英雄主义文化。美国那样的发达强盛的国家,其主流文化始终是英雄主义文化,始终是严肃文化。我们还未恢复到昔日的强盛地位,却已开始懈怠自己,已经开始歌舞升平,这非常可惜。现在应该警觉起来,应该重新在和平环境里,居安思危,应该真正理解习总书记所说的问题导向。在这一背景下,甘肃有责任将英雄主义文化重新挖掘,这是甘肃文化内容建设的主流方向。它既是甘肃的特长、优势、基础,也是现在的时代需求。
甘肃主动担当起这一国家责任,将这种内容建设转换成文艺产品,比如电影产品,正在支持和挖掘出一批充满英雄主义情结的电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