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805215405KyhkQWE96S.jpg

波茨坦“终点”秘密会议

周江林 2015-8-5 22:15:54

周江林

    2015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中对日本“完全毁灭”的警告也未能促使日本就范。于是,8月6日、8日,美军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正是在《波茨坦公告》的巨大压力下,日本被迫做出无条件投降的决定。

《波茨坦公告》问世

    “塞西林宫曾是前皇太子威廉的行宫。这是一座二层楼四边带耳房的褐色石房子,当中有一个院子——现在铺满了苏联人种植的二十四英尺宽的红星花坛,由天竺葵、粉红玫瑰花和紫阳花组成。三个同盟国的国旗在宫殿的正门前飘扬。”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S·杜鲁门在回忆录中写道。波茨坦属于苏联占领区,故由苏联负责安排这次会议。杜鲁门说,连房间里的家具都是从苏联运来的。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个盟国的领袖杜鲁门、斯大林、丘吉尔于此召开了代号为“终点”的秘密会议。

    彼时的欧洲战场上,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转折,到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同盟国的好消息正在接踵而至。

    杜鲁门率美国代表团抵达波茨坦之初,原本仍打算遵循罗斯福总统对战后世界秩序的观点:建立美苏英中组成的“四大警察”来维持和平。没有与会的中国一直处在四强边缘:欧洲战场即将落幕,中国仍在抵抗日军侵略。正是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由三个大国决定了与中国主权相关的事宜。

    杜鲁门承认,“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要得到斯大林个人重申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的决心。”敦促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让美国士兵伤亡尽量减少,尽早结束亚洲战场,是美国的盘算。

    1945年8月20日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写道:“车轮最近的转变实际上是在波茨坦开始的。总统在前去出席他的第一次三巨头会谈的途中,已经明确地向随从表示,他的首要目的是让苏联在最恰当的时机参加太平洋战争,以尽快结束战争。结果是,总统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东西:斯大林明确保证在一个确定的日子参战(据最可靠消息来源称,这一天是8月15日)。现在,不管今后亚洲将面对什么样的政治反应,美国军队再也不会帮助中国解决日本在满洲的正规军了,日本也不再可能延长战争了。”

    《波茨坦公告》列出了美英中向日本开出的条件,规定日本应归还通过侵略战争占领的别国领土,包括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内。

    有意思的是,波茨坦会议的一个主角——苏联,由于此时尚未对日宣战,故未列入该宣言的签署国。苏联的参加,要到12天后的8月8日,这一天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安排波茨坦会议的苏联不是签署国,没有与会的中国却是签署国。可见当年历史的微妙和复杂。

投放原子弹,

迫使日本接受“公告”

    丘吉尔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胜利与悲剧》中透露,斯大林曾秘密告诉他,苏联代表团将要离开莫斯科时,日本大使送给斯大林一份没有抬头称呼的电报。电报是由日本天皇发来的。内容说,日本不能接受“无条件投降”,但是准备在其他条件上妥协。

    丘吉尔随后向杜鲁门转述了这一消息,他提议,能否换一种说法,既使美英可以得到将来和平及安全的主要保障,又让日本在满足战胜者一切必要的保障之后,还可以保留一些军事荣誉的外观,并且得到国家生存的一些保证。但杜鲁门仍在7月26日的对日最后通牒中,坚持使用了“无条件投降”一词。

    然而,日本当即拒绝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很快日本就发现,这将是使它付出最惨痛代价的顽固与怠慢。

杜鲁门动用了杀手锏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军事重地广岛投放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造成27万人死亡。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

    8月8日,美国将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在长崎,那里有日本兵工厂三菱重工所在地,全城27万人伤亡8.6万人,60%的建筑物被毁。

    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美苏英中发出乞降照会。

    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

    自1945年年初雅尔塔会议以来,围绕着敦请苏联出兵与日作战,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而进行的大国间的讨价还价,是世界外交风云的焦点之一。

    而此时,日本将在中国的很多甲种师团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以乙级师团对付国军,丁级师团来对付八路军。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已经在7年的抗战中消耗了大部分实力,国共双方牵制日本在华的120万军队,但无力对日本进行全面反攻。于是,美国人主动找到苏联,以让出外蒙古、东北特权和旅顺港口为代价希望苏联在远东出兵。

    但斯大林一直在等待时机,正是因为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的效果,促使斯大林做出了提前一个星期出动一百万大军到中国东北,攻打开始败落的日本关东军。 

    于美英而言,这一突然出兵的消息已经无法得到他们的好感。事实上,在长达17天的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和丘吉尔对斯大林不断索要“战利品”的讨价还价颇为反感。

    履行了“出兵承诺”的斯大林仍然不忘对中国索取了他的“报酬”: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团与苏联代表团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包括承认外蒙古独立,东北特权和旅顺港口无偿租给苏联。

历史是一面镜子

    《波茨坦公告》予中国之权益的同时,还来不及保护弱国不受强权的欺凌。至此,扩张的苏联与美国一起,成为二战后一东一西两个政治巨人。

    然而,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发酵,安倍政府不断挑战包括《波茨坦公告》在内的战后国际安排。2015年5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的党首辩论中称,日本当时接受《波茨坦公告》只是为了结束战争,刻意回避承认公告。

    历史是一面镜子,后人的态度和立场,在这面镜子前无所遁形。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甚至开历史倒车,日本将为此付出更高的政治代价。

(作者为诗人、《空中生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