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0909210720FdMEzWzJg6.jpg

张永和、马岩松眼中的“好城市” 我们需要感性的城市

严葭淇 2015-9-9 22:38:58

本报记者 严葭淇 北京报道

什么是好的城市?建筑设计师们有自己的答案。2015年8月7日,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北京推广会暨文化沙龙在北京单向空间花家地店举行。著名建筑师张永和、马岩松,建筑评论家史建,本届深双策展人、南沙设计师刘珩,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黄伟文,2009年深双分策展人侯唯唯,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城市”。

城市是感性的

自2005年开始,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已先后举办过五届,是目前东半球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与建筑双年展。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由张永和担任总策展人,主题为“城市,开门!”。

在张永和的城市观念中,城市应该是“感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微观的”,因为“感性的城市,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人性的城市”,所以应该关注“城市的肌理和尺度”和“一个生活的城市,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而这“实际上包含着最根本的对城市的需求。而如果从这样感性的城市、生活的城市出发,城市的定义其实要简单很多”。

为什么人要住在城市?城市能为人提供什么?这是张永和经常思考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要去山林野外,他常常是要一些非功利的东西,追求一种精神或身心享受,和舒适方便并无太大关系,这种情况从中国到外国都有。反过来,一个人选择居住城市,更多则是功利的考虑”。

对张永和个人来说,选择原因也无不如此,“否则我不会住在北京,这是一个极不愉快、极不方便的城市”。所以,“城市的享受,城市的愉悦,实际上和乡村的自然选择一样,是基于人本的选择,但在今天的中国城市,大家却不再那么想。而这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举例说,比如步行,既方便也有利于健康,但现在大家只在出门旅行时步行,在有的城市步行,为什么?“我认识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他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巴黎一走8小时,在北京却不愿意走?原因是,巴黎可走,而且法文里还有一个专门的词,翻译成中文称‘漫游者’。漫游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目的,一些艺术流派、艺术运动就来源于漫游者”。

但张永和小时候的北京,其实是有很多可以漫游的地方。“那种没有目的走的地方有好些,溜达、遛弯什么的,当时我父母吃完晚饭,就带着我和我哥出来转转,散散步,现在遛弯只能在自己院子里,跟城市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而实际上,“大家已经感受到,步行也好,城市的愉悦也好,对城市的享受和体验,其实跟城市空间有关系”。

最早的“城市空间”概念,张永和认为,来源于“15世纪末和16世纪中期的一个意大利画家”,当时已出现了数学透视,通过透视他可以准确描述、记录和分析城市空间了。在该画家众多的作品中,一幅名为《理想城》(音)的画作,呈现了“一个中世纪的城市形态”。后来,在意大利,“理想城”一点点改进,慢慢演进得越来越不像中世纪的城市,而越来越逼近后来的古代城市。到18世纪,真正的古代城市则出现了。

从张永和的描述中,记者推测,那位意大利画家应该就是著名的达·芬奇。他除是一位天才画家外,还同时是才华卓越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并擅长雕刻、音乐、发明,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地质等学科。他保存下来的各种手稿多达6000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发表的话,世界科技的步履可提前30-50年。1482年,达·芬奇以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应聘至米兰,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米兰护城河就是他设计和监造的。

而另一种城市,张永和认为,“是跟山的关系,跟水的关系”,这就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诸如“美国的郊区城市,像休斯敦,还有中国的一些城市,空间结构是村落式的,曾经的北京也是,村落式指的是村落和自然有一个内在的联系,所以这些城市空间模型都有一个内在的逻辑,有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因”。

而今天的中国城市令张永和非常困惑,因为它们是极端矛盾的、极端功利的,“就是盖了一大堆房子,几乎没有什么空间,然后就是最宽的大马路,其实也不好使。为什么?实际是对宽马路的崇尚,然后绿化也是花很多钱做的,就是这么一种很矛盾的城市”。所以,步行城市其实表达的是人和城市的关系,“我感兴趣的城市不是往脸上贴金,而应该是一个人性的城市”。

目前,张永和正在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宜居之城。这件事在北京、上海几个地方进行。“一个是宜居概念,有一个肌理概念,有一个尺度概念。在上海虽然把一个园区肌理做得特别小,就是40乘40米,街道10米,施工已有两年”,按计划应该早完工了,但受制于目前中国城市不允许商住混合的规定。“我觉得这又是一个政策问题,真的是需要重新考虑。就像美国郊区城市住、工作、消费三点,一个人实际上有三个停车位,这种生活不堵车还好,堵车生活质量迅速下降。”

而这其实牵扯到一个城市回归问题。“我希望首先在大城市,像北京、上海、珠三角,一旦城市回归,其实城市要有一个相当的密度,像香港是最好的例子,不同的功能需要整合”。张永和说,这些事情只有建筑师是无法实施的,但如果中国城市往那个方向发展,建筑师就可以助一臂之力。而这正是“城市原点(Re-living the City)”的理念,这个理念也是本届双年展的主题。

未来海上森林岛

作为中国年轻的著名建筑师,马岩松此前曾有三次深港双年展的参展经历,从2009年市民广场的“怪物脚印”、2011年的街道项目,到2013年的“山水·城市·综合体”,展览作品一直在探索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今年,他根据深圳前海围海造田及水污染等现状,带来了 “未来海上森林岛”的设想,提出通过散步到网络连接公共艺术空间。他认为,这是人类逃脱现代文明的乐园,亦是一种探索“城市原点”和返璞归真的尝试,希望以此重新反思人类、建筑、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沙龙现场,马岩松通过一系列照片讲述了他的海上蓝图。“填海造城是很早以前就在做的事,现在中国的沿海都在填,尤其是深圳这样的滨海城市。东京湾曾是日本一个建筑师大江健三很经典的作品,还有一批新陈代谢的城市。填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和附加的财富价值。中国香港的土地也是不停地挖到海里面,这个填海方式不一样,有人觉得迪拜很好笑,有钱就任性,但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从自然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然后制造价值。”当然,也用这个办法解决人口扩张的密度问题。

“2008年,我们在威尼斯展览的时候做了一个中国猩,一个大猩猩,说这是中国城,未来好几万人生活在这几个漂浮的地方。当时还开了一个玩笑,把这个城市降落在迪拜岛上面,把一个伟大的填海工程变成了一个公园,其实是一个PS图。就是把上面的房子给删了,全部变成了绿色。”马岩松还提及北京楼顶的那个最牛违章建筑,认为楼顶绿化其实很好,关键是它必须是“公众的”,大家可以共享的东西。

至于未来的深圳前海,“目前已往海里填了很多,可以造城市。然后那有一个伸出来的岛,可以做城市规划。当时我想把这个岛跟大陆撞开,把它变成漂浮的岛,让海水不至于窝在里面,变成流动的。这个岛变成一个公园,将来上面可以有娱乐、公共设施,有这些功能。”

“未来海上森林岛”来自马岩松对陆地的悲观看法。“我觉得我们再怎么想办法也阻止不了人口密度的增加,然后楼越来越高、越来越密,像中国香港、美国曼哈顿这些地方密度就在不停增加,你会想有一个可以短时间逃离的空间,一个逃离方式。如果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乌托邦,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岛屿。”

作为全球唯一以城市及城市化为主旨的展览,经过10年历练,深双已成为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建筑交流平台之一,也受到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肯定。本届深双将于2015年12月4日在深圳蛇口开幕,展示来自六大洲75个参展机构的作品。今年的“城市原点”主题,也较以往将更多目光投注于人的生活而不仅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