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张晓斌北京报道 继续承压还是解脱?成为这个秋季阿里最为纠结的资本话题。
9月21日,上市期满一年的阿里巴巴迎来新一轮资本大考,近16亿股阿里限售股解禁入市流通,占阿里整体股盘60%以上。由于阿里已经在上月跌破发行价,市场担心大股东如果抛售,可能会进一步打压阿里。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大股东抛售可能性不大,与阿里在资本市场受到的冲击相比,内生性增长压力才是更大的挑战。
千亿市值解禁
随着一年期满,又一批阿里限售股开闸。
与早先几批限售相比,此次解禁规模达16亿股,市值高达千亿美元之多,规模远超以往。其中软银是最大主力,公开资料显示,软银持有阿里股票达7.98亿股,占整个阿里股票31.8%,雅虎则持有3.83亿股,比例为15.3%。除此之外,阿里高管团队大约持有13.1%股份。
目前,雅虎和阿里尚未就禁售期结束后持股计划做进一步说明。雅虎在此前IPO中曾出售了一半手中持股,但至于剩下15%股份如何处置则一直未有明确计划;相比雅虎与阿里的恩怨纠葛,软银在阿里持股一直未有变动,除了IPO未套现外,软银董事长孙正义今年5月份也曾表示,将继续持有阿里股票。
阿里方面则明确了继续增持的信号。阿里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8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和马云绝无抛售股票计划。蔡崇信和马云共计持有2.69亿股阿里巴巴股票,约占此次解禁股票总量10%。
按照阿里方面之前披露的信息,该公司将在未来两年回购40多亿美元股票,其中马云和蔡崇信也将参与。不过阿里方面并未透露两人具体增持规模。
虽然目前各方尚未有明显的抛售信号,但阿里在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承受压力。此次禁售期之前,多家机构下调了对阿里目标股价的预测。Stifel Research从97美元下调至88美元,瑞穗证券从90美元降至80美元,瑞银在9月11日则将阿里目标价从101美元下降至93美元。
祸不单行的是,阿里巴巴还遭遇海外质疑声音“追打”,美国《巴伦周刊》甚至在9月中旬质疑阿里,声称“阿里股价还可能再跌50%”。
9月21日,限售股解禁后首个交易日,阿里巴巴股价下跌了2.79%,翌日再跌3.13%,截至目前,阿里股价已经逼近60美元,跌破去年发行价68美元,较去年11月份119美元高位则几近腰斩。
不过在互联网观察人士洪波看来,由于市场对于阿里股票解禁早有预期,基本不会有太大的震荡。“影响阿里股价的主要因素,还是阿里自己的业绩表现以及中国经济状况。”
“禁售期影响其实更多还是情绪性的,尤其是对大公司和好公司而言,基本面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名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解禁的炒作,一般都会在期限之前,真正到来的时候,反而会比较平静。
在该人士看来,除了部分套现行为,大股东短期减持可能性不大。其中,雅虎依然会努力剥离这部分股份,而不是减持;软银应该不会在低点减持,会继续支持阿里巴巴,以后高点减持有可能。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陈思进则认为,不管未来有没有大规模套现,对阿里在美国上市还是负面悲观态度,单从技术层面讲,之前的股价被华尔街哄抬过高,“说腰斩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跌破60美元甚至更低都不奇怪。”
电商仍是最重要支撑
在过去两年里,阿里进行了大量投资布局,这也曾被视为做大IPO重要原因。
但前述基金人士认为,这些投资与阿里在资本市场表现有一点影响,但并非必然。从阿里的角度,不管资本市场如何,未来的一些战略布局投资还是会去做。对于投资者而言,也不会因为这些布局,就会马上对阿里有一个重新估值。
该人士还认为,虽然阿里布局了一些新兴业务,包括上下游、周边产业链延伸,但是与整个公司体量相比,影响依然偏小。“投资者更为看重的,依然是主营电商业务发展情况,尤其是其营收、市场竞争和GMV等因素。”
“阿里去年IPO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同时也呈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卖出了好价钱,甚至可以说有些偏高。”该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阿里的背景是中国整个宏观形势,但现在国内市场形势容易导致悲观。
与此同时,与去年非常漂亮的数据相比,阿里也在面临内生性增长压力。“阿里依然保持着主导地位,但竞争对手份额和影响也在增加。最为重要的,GMV(交易量)相比前几年,也在走低。”前述基金人士表示。
阿里巴巴之前发布数据显示,第一财季GMV增长为34%,这一增速较之前50%左右成长明显走缓。阿里在9月9日更是进一步下调GMV预期,预计二季度增长会在单位数百分比中段偏下。
作为阿里旗杆活动的双十一,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期待和压力。虽然阿里已经表示,今年将不再是单纯数字增长,但一名阿里卖家告诉记者,今年双十一目标基本定下了,也就是800亿元交易量。去年这一数字为571亿,这一增长基本为40%。
“整体来说,城市电商已经比较饱和,农村和跨境电商是阿里今年发力的两个方向,也是新增量空间,但短期与整个体量相比,其影响还相对偏小。”前述基金人士表示,尤其是农村市场推进依然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