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1020115540t4qcVn3j5M.jpg

国内电商市场饱和,571亿神话后何去何从 双十一承压 阿里紧贴国际化

张晓斌 2015-10-16 23:24:10

本报记者张晓斌杭州报道

原本浓厚的中国风消费活动“双十一”,今年则全力披上全球化外衣,从阿里西溪展示的各式海外生猛海鲜,到主题会场的全英文演讲,马云和阿里都极力示好海外市场和品牌商。

从2009年“造节”开始,“双十一”电商交易数字从初期的5200万元,攀升至2014年的571亿元,成为电商乃至中国消费的风向标,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电商市场饱和平稳,尤其2015年消费下滑,阿里能否借力全球化再创数字神话?


主战场移师北京
为了做大“国际化”气派,在发布会现场,与会嘉宾除了发改委官员,包括马云、张勇在内的阿里系高管,全程使用英文演讲。
阿里CEO张勇则解释,之所以将全球化列为主题,是因为随着消费者升级,人们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阿里未来目标是服务20亿消费者,在中国已经有10亿消费者,但如果想把数字进一步增加的话,阿里巴巴就必须探索中国以外的市场,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双十一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首次确认了“北移”。
“我们第一次把双十一指挥部放在北京,北京将成为双十一的主场。”张勇表示,把战场放在北京,将是今年双十一的里程碑之一,并解释称作出这一转变的原因,在于北京作为首都具有巨大影响力,“北京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化起点,从中国走向全球。”
不过目前,阿里方面并未透露北京主场更多细节。
一名电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阿里向北京乃至北方迁移,是早在布局之内的事情,一方面与电商格局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整个互联网生态有关。
“几大电商平台都有一定的地域优势,阿里在江浙无疑最有优势,京东在北方有优势,唯品会等则主要在南方,现在阿里要向北京渗透,包括阿里投资的苏宁,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也有非常强大的影响,阿里与苏宁配合,对京东就有很大影响。”该人士表示。
“实际上,一些新兴互联网业态,比如众筹等,阿里声势已经落后于京东,这种项目涉及到很多创意、科技、艺术等方面人才、资源和环境,在这方面,阿里已经不能再偏安于杭州。”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淡化交易目标?
作为电商乃至中国消费市场风向标,双十一历年的成交量都备受关注,尤其是阿里上市以后,其GMV增长更是牵动资本市场神经。
2009年的时候,双十一还仅有5200万元的交易额,但随后几年疯狂增长,屡屡创下新高,2010年至2013年交易额分别达到9.36亿、52亿、191亿、350亿元,几乎每年都是翻倍的成长。2014年阿里上市,首个“大考”的双十一交易额达到了571亿元,随后阿里股价也达到了新高。
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对于阿里而言则非常微妙。年初以来,阿里股价长期低迷,GMV增长也逐渐趋于平稳,虽然此前市场传闻阿里今年双十一预期有800亿成交目标,但在双十一发布会上,阿里方面完全没有提及这一问题。
“双十一发展了这么多年,单靠这一天来做业绩,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实际上,双十一推广了这么多年,用户教育早已完成,很多消费者都已经知道在什么时间点,去哪里采购相应的产品。”一名参与此次双十一的卖家告诉记者。
“早先是市场培育,几倍的增长很容易,但现在市场逐渐稳定、成熟,再加上今年整体形势不好,大家的备货也相对冷静,不像往年那么激进,”在前述卖家看来,双十一经过5年的发展,相关运营操作也越来越精细化,但这场活动本身对于整个生态和商家销售的意义,则会越来越淡化。之前,已经有过双十一不再举办的声音,不过因为2014年阿里上市,所以依然需要业绩提振。
“活动更主要的消费,还是来自于国内的购买。”该卖家表示,虽然海外一线品牌和厂商的入驻,对于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整个平台影响力非常有效,阿里也邀请了很多厂商,并提出了国际化的主题,“但短期之内,主要还是造势。”
业内分析人士也认为,尽管阿里“国际化”声势浩大,短期能够带来转化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