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1020112857SRF2ptg7Dh.jpg

首都率先推动国际人才港发展模式

陈岩鹏 2015-10-19 15:06:01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10月16日,首都国际人才港推进会在北京举行。国际人才港旨在吸引和集聚更多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其定位是构建国际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合作交流平台、创造服务平台,通过营造特有环境、打造特色平台、试行特殊政策、提供特有服务,使之成为活力迸发、环境优美、人才向往的新型园区和国际人才高地。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人才港创业大学,中国人才开发银行,中国人才产业基金等。

这标志着,首都率先推动“国际人才港发展模式”,将以社团牵头、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为驱动模式,联合投资263亿,吸引国际人才建设网络安全谷、健康金融区等引领性、原创高新科技。

路甬祥副委员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推进会以科技创新时代的国际人才开发为主题,重点研讨人才开发与科技产业构建、人才港建设等内容,将积极发挥官产学研的合力,大力支持首都跨越发展,这对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据中国人才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秘书长岳文厚介绍,首都国际人才港是京津冀地区服务、吸引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平台,将落地“网络安全谷”、“健康金融区”、“人才产业区”等引领性项目,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创投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要素流动,锻造创新创业的人才链、资本链和产业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成为引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试点区和示范区。

开发国际人才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也是破解首都“城市病”的关键。北京对国际人才的需求是永恒的,渴望人才的大门是敞开的。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由之路。”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说。

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等重大国家战略,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强调,作为中国唯一面向全球公募的人才公益基金组织,在中央统战部的主管下,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与中国人才科学研究发展基金将积极发挥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

为积极应对国际人才竞争,支持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将先期在北京运河边、深圳前海湾、珠海大横琴山等经济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布局“国际人才港”,打造国际人才来去自由的“软口岸”、吸附和集散境内外创新资源的“中转站”。

专家座谈会后,举行了大型人文纪录片《人才》开机仪式。该片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联袂打造,作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选题,旨在用形象的电视语言展现人才故事,用生动的古今故事反映强国密码,立足人才案例,回应现实关注,探寻未来趋向,全景式、独特地展示人才的价值与规律,弘扬创新精神,凝聚创造力量,力争对社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