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12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继续下跌,报于6.4078,跌破了“6.4”的市场心理关口,刷新三个月来的新低。这是自8月2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第一次跌破6.4关口。
一直以来,6.4都被市场看作重要关口,一旦突破这一关键点位,就意味着从2011年至今的6.0-6.4的箱体被击穿。
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12月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接近6.42,离岸市场则攀升至6.49以上,当前二者价差扩至700多个基点。12月9日,人民币继续下跌,离岸人民币汇率击穿6.5,至截稿时止,离岸人民币汇率报价为6.5104。在贬值笼罩的预期下,未来人民币走势将如何演变?
会持续贬值吗?
人民币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汇率走向便成为市场的关注点。
“加入SDR近期或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中信证券在报告中指出,但贬值压力是否能有效缓解终究要看经济走势,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人民币贬值预期或再度出现。
同时,多个利空消息接踵而至。12月7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11月意外大降872亿美元,为1996年有数据以来第三大月度跌幅,年内累计降幅至4050亿美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扩大跌幅至0.35%。
当日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下跌2.1%,达到79.97,创下16年新低。今年以来,该指数下跌了23%,目前点位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还要低22%。
12月8日凌晨,国际油价“闪崩”,一度暴跌接近6%,最低见到37.50美元/桶,创下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
当天公布的中国11月外贸数据表现同样糟糕,进出口增速持续为负值。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8%,连续5个月下滑,差于预期的下降5%;进口同比下降8.7%,虽然好于预期的两位数跌幅,但也是连续13个月下滑,为有外贸数据记录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顺差541亿美元。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人民币中长期将承受一定压力。汇丰银行预计人民币将于明年进一步贬值,并伴随着更大的双向波动。汇丰调降2016年末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测由此前的6.6元至6.7元,并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已经触及周期顶部。
但另一种声音更倾向于将此轮贬值视作“新常态”,是人民币汇改后双向波动过程中的阶段性行情,并非新一轮大幅贬值的序幕。
在12月1日央行关于人民币加入SDR的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先后3次被问及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他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从现在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向‘我们的目标清洁浮动,就是比较干净的浮动’过渡,这个过程一定要把握得比较平稳。”
事实上,今年8月,为了应对汇率压力,中国允许人民币贬值,并宣布从此将允许汇率更多地由市场因素来决定。但正是从那时起,人民币行情一直笼罩在不确定氛围之中,当做空势力袭击人民币时,中国央行开始了迅速的反预期调节与修复动作,在3天贬值后,出人意料的逆向升值,彼时外资空头以爆仓的代价体味到了与中国央行做对手盘的恐怖。
对应的是,央行为此付出了外汇储备“弹药”,之后的四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2130亿美元。
降准箭在弦上
汇率的变化一直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外汇储备下降872亿美元,至34383亿美元,为2013年1月末以来最低。872亿美元的降幅,也是1996年有数据以来第三大月度跌幅。
根据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推算,因汇率原因带来的外汇储备余额下降规模为300亿-350亿美元,占近半中国外汇储备降幅。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表示,11月外储下降主要受欧元及日元月内贬值幅度较大影响,造成非美货币资产重估的汇兑损失,预计12月外汇储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央行数据显示,除10月外汇储备增加113.87亿美元外,7、8、9月单月减少规模都在400亿美元以上。其中,8月的减少额更是达到历史最高值939亿美元。而在2014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逼近4万亿美元。近一年半的时间,外汇储备余额累计下降了5549亿美元。
外储大幅下降,引发市场对于央行本月降准以补充流动性的预期。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申岚预计,资本持续流出或导致11月货币供给量M2增长放缓,预计12月存准率将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但除非CPI通胀持续下降,否则可能不会有进一步降息举措出台。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也认为,自10月双降以来,央行未再下调7天逆回购招标利率,主要通过公开市场小幅加量以及设定利率走廊上限来稳定流动性预期。未来美国加息制约国内降息空间,年内再降息概率不大,但随着资金流出压力的增加,再次降准概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