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51211221051f0kQ70L5f7.JPG

纺织企业倒闭潮真相调查: 小企业离场 大企业升级

福蒙蒙 2015-12-11 22:56:25

本报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近段时间,纺织业倒闭潮的消息甚嚣尘上,甚至有人估算出这一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口高达1.7亿,或将导致几千万人提前回家过年。

传言如虎,却没有人可以否定它,因为这些被罗列出来的企业确实倒闭了,而且还有不少更小的企业正在悄无声息地消失。《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今年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可以说很多企业都是生死一线。

但本报记者近日接触多位大型纺企负责人,了解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甚至与中小纺企的境地截然相反,不仅人工成本的增加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影响,也没有出现订单转移,甚至订单还有所增加。

环保压力大

12月10日上午,是北京雾霾红色预警的最后半天,2015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社会责任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行业人士和环保行业人士,纷纷调侃起北京的雾霾。因为即使是纺企集中的绍兴、佛山等地,也没有见到如此严重的雾霾,要知道,纺织行业一直是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山东省临沂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冯凡华用“头疼”来形容他对纺企的态度,不仅大企业难管,很小的作坊也难管。他曾多次半夜突击检查纺企,也曾为如何和企业博弈而头疼。

今年以来,临沂市环保局一共查处1254起环境违法行为,一共罚款7300万元。冯凡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用了半年的时间,基本上都“管住了”,现在临沂的纺织企业排放指标已经达标了。

冯凡华说,现在他最想了解的是,其他环保局是怎么管的,于是向坐在旁边的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环保局副局长王翀煜请教。

绍兴作为纺织大县,历史上就有“日出万丈绸”之美誉。而地处柯桥的中国轻纺城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柯桥区的纺织企业在支撑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压力,每天约排放50万吨废水。

和临沂不一样的是,柯桥的纺织企业更加集中,环境污染总量也趋于饱和。所以柯桥区环保局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治理的措施,这些纺织企业不得不加大环保支出。

“现在中小企业倒闭很多是承受不住资金的压力,还有来自于环保的压力。”鲁泰纺织副总经理张建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出台,“土十条”也即将出台,环保部门的查处力度也开始加大,纺织企业在环保上的压力很大。

好在鲁泰纺织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年前就开始布局,所以现在并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压力。溢达中国控股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陈海英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溢达和鲁泰一样,早几年就开始布局环保措施,近几年在环保上的支出不断加大。

“面临新的环境调控,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总监胡文伟表示,企业只能靠转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冰火两重天

虽然纺织业对人工成本增加以及订单外流的抱怨声一直不断,但是今年他们提及最多的还是“资金”和“环保”两个关键词,但这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似乎都不是问题。

“这是一种误解。”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晨华对本报记者表示,许多企业认为东南亚的人工成本比较低,但是东南亚的工人不好管理,而且工艺水平有限,无法承接高端订单。王晨华透露,今年波司登的订单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鲁泰纺织早已经开始在东南亚布局,张建祥却表示,在东南亚设厂,并不是将国内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而是扩大产能。他们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并不是人工成本的增加,而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工人的职业。

张建祥同样提到了高端的订单东南亚无法承接。他指了指自己身上穿着的衬衫,对记者表示:“这就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衬衫。”据他介绍,鲁泰除了做自己的品牌外,还承接一些奢侈品的代工业务,这部分订单并没有减少。

当然,大型企业也不是没有压力,张建祥以纺纱行业为例表示,棉花成本就占到70%,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仍然存在,而进口配额却不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最大的财富是人才。”陈海英对张建祥的话十分赞同,她对记者表示,人工成本上升来自于人口红利消失,但是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技术工人的增多,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已经被抵消。

溢达集团针织布厂总经理程鹏也表示,纺织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70%的流程还需要人工来完成,但是他们希望通过未来的转型升级,可以让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比例增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员工收入的增加。目前,溢达集团研究出了机器人自动验针和机器人转花型技术,这些原来必须通过工人手动完成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效率可以分别提升60%和30%,每一项都可以节员4人。

一边是大型企业用转型升级来应对各种成本的上升,一边却是中小企业被迫选择“离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对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产值将突破7万亿元,全行业企业产值将突破9万亿元。而胡文伟也在会上表示,目前纺织行业有中小企业2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3.8万家。

也就是说,虽然中小企业的数量很多,但是“规模以上”的企业还是承担了纺织行业大部分产能。而这些企业在困难面前,并不会像小企业那样脆弱。

“发达国家并没有退出纺织服装行业,他们仍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产业。”中国纺织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对记者表示,从全球来说,全球产业贸易格局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退出、新兴国家全力进入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发达国家不仅没有退出纺织服装行业,还站在了全球的纺织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位置。

据孙瑞哲介绍,去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国排在第一位,占全球贸易的37%,但排在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却是意大利和德国,并不是正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东南亚国家。

或许,这也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