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电影票房首破400亿元、上海特展观众规模达到430万人次、刘益谦1.7亿美元买下世界第二贵油画”,回顾2015年文创市场,依然是快钱急活、资本涌动,文化产业化高歌猛进的一年,但对于资本大时代的文化从业者来说,却是挣扎、迷茫与自己撕逼的“小时代”。
他们的优雅与我们的激烈
新年的第一天,北京依然被雾霾笼罩,但我们不能不期待明天会更美好,很多有才的网友不乏调侃之能事,或者用图片、摄影、行为艺术来表达我们的生活与现实。但更多的人是坐在影院享受着《寻龙诀》带来的感官刺激,文化圈的朋友则为《老炮儿》“新旧流氓交替的代际纷争”站队,也有人在为中国西北边远地区的一个小姑娘为“一块巧克力付出生命代价”而惋惜,随后在微信圈展开的“赵小花该不该死?”讨论则撕裂着朋友群,有人祭起道德的大旗,觉得赵小花偷巧克力就该受到责罚。相比我们为生存的躁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30年来依然从容优雅,文化名人龙应台与儿子在维也纳的新年观察与对话让我们得以了解到另一个时空人的生活和他们在面对危机时的心态,当我们在享受着搞笑、武侠、穿越等魔幻剧情时,他们的居民则盘踞在中央咖啡馆,把新年音乐会作为精神的盛宴。龙应台在对话中与儿子谈到难民潮与“巴黎恐怖袭击”所带来的对欧洲自由与多元文化的挑战,但新的一代显然已经有了对抗偏激、激进与不宽容的武器,这就是他们的文化底气。龙应台在文中讲到,当巴黎音乐厅发生恐怖袭击时,乐队演出照样进行,在缓缓奏响的《马赛曲》中,可以透过乐手泪流满面的脸看到他们的悲悯与坚强,当时指挥在现场引用指挥家伯恩斯坦的话:“我们心无恐惧,绝不退让,唯一要做的,就是比以往更用力、更美丽、更无怨无悔地创作音乐!”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态:一种骨子里的从容、坚强。
当欧洲人视他们今天的自由为理所当然时,龙应台忧虑年轻一代不会明白“宽容曾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它在今天如何又变成了一种软弱,而法西斯却可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让人性倒退上千年”?在这个文明、文化璀璨的奥匈帝国首都,它又是如何卷入到血腥的屠杀中,所幸现在的德国人,已经意识到不宽容的历史曾给欧洲造成的灾难,他们已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抵制不宽容的文化趋势。
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向来是拒绝妥协的,因此也付出了历史上的代价,但在2016年的新年,却出现了各种屌气、怪异的声音:有声音说:赵小花就不配吃巧克力;有人说:她偷面包情有可原,偷巧克力就是犯罪;也有人说:超市就该砸?如果个人、超市、社会,都表现出一点宽容、从容、悲悯,事情就不会演变到这步,由此又回到鲁迅在百年前所刻画的“中国人画像”,不过,当年的阿Q及阿Q的后代已经演变成了权贵、资产阶层,而新的阿Q则要仰赖权贵生活,边缘人群最后只能在精神上矮化成为被调侃、嘲笑的对象,就如同前几年赵本山、郭德纲的小品,这些娱乐产品很快会消弭底层人的怨气,让人陷入魔幻、穿越等武侠电影与小说中而浑然不觉。
2015年12月份,有将近70部电影上映就是例证:《从天儿降》、《极盗者》、《杜拉拉追婚记》、《寻龙诀》、《恶棍天使》、《老炮儿》等,预计票房将达到30亿元,这样2015年票房就会达到430亿元,尽管与北美100多亿美元的票房仍有差距,但在2016年,有更多资本大规模入场后,中国票房直追美国完全有可能,但它也会如中国的特展,在资本快钱急活下,也会最终透支观众的信心,进而摧毁这个市场。
所以,2016年也是文化产业转型与危机的一年。
我们可以回顾中国特展的发展,或许会为电影热烧找到一个注解。特展是大型展览的一种类型,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主要在博物馆或美术馆举办,但在2013年被引入中国后,因大量民间资本介入,特展慢慢朝向产业化发展,主办方将特展视为一个文化产品,以全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使特展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提高市场容量。
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与“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分别创造了40万和33万的参观量,创造了观众排队2个小时等待进场的火爆场面,于是,2015年变成了特展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但这种爆发式增长却严重透支了市场,比如投入2000万人民币的“梵高影像展”,却没有一件梵高真品,而是采用视频模仿与梵高艺术三维立体效果来制造“梵高艺术世界”,虽然达到了商业效果,但却让观众大失所望,事后很多观众表示只要听到大型展览,首先会问有没有真品。研究中国特展市场的贾布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是资本的急功近利,由于房市、股市不景气,有很多热钱涌入文创产业,而特展作为收益快的一种文化产品,在2015年吸引了大量资金,仅上海就有几十个大型展览,但毕竟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需要时间,在国外一个大型展览从立项、从博物馆租借展品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国一个特展往往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就变成了“梵高展”等很多“大师作品展”没有一件大师作品的现象,这就耗费了观众的热情,过早透支了市场信心,最后导致这个行业的整体危机,资本可能又会进入另外的行业,所以,贾布认为中国要发展文创产业,必须要去掉浮躁的心理,不能只是完全追逐利润,还应该保证品质,而2016年,就会成为特展危机与转体的一年,不然这个行业就会成为鸡肋。
如今,热钱又开始涌入电影行业,导致很多同质化、类型化电影产生,虽然在资本与营销的强攻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但缺少口碑与创造力的市场迟早会带来危机。
出版业的春天?
不过,电影市场的火爆,则带来了出版业的回暖,一些电影同步图书开始成为热销书目。京东1月7日晚发布了2015年度图书、音像销售数据,图书市场近年来已明显回暖,京东年销售2亿册,音像产品销售3200张,说明此前业内人士担忧的互联网及电子阅读会稀释传统出版,而随着社交媒体及手机终端技术的开发,则带动了传统阅读的复兴。
读客图书在新年以宝马车奖励出版合伙人,激起出版业薪资大讨论,读客作为广告人做出版,近年来以打造超级畅销书成为出版业“另类”,他们的《藏地密码》、《教父》系列都在百万册以上,但这种方式是不是未来出版的方向值得商榷。
1月7日,京东还发布了“年度十大畅销书”,明显上榜的图书中,欧美文学经典占了大部分比例,像《追风筝的人》、《岛上书店》、《解忧杂货铺》等,本土原创有《活着》入围,说明传统畅销书的套路已经过时,在社交媒体时代,阅读的个性化、分众阅读更加明显,这几年社科、经典图书、少儿阅读回暖就是一个明证。未来“小而精”、“个性化”出版会改变传统“剪刀+糨糊”的粗糙时代,同时,资本对出版业的重组也会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出版产业化与个性化将并存,它们会分抢不同的出版资源,这也将带动新的出版创业潮。
而艺术品,依然会吸引中国买家,尤其西方现代作品,在刘益谦效应下,中国藏家依然会追高欧美艺术品。据莱坊奢侈品网调查,2013年来,全球200名大款艺术品收藏者中有大量的中国藏家,而且中国藏家在不断增加。莱坊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理财顾问称,他们的富有客户对艺术品表现出更大兴趣。也许还会有更多资金加入到这场追逐中,并炒高西方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