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109124838YuuuQENc1g.JPG

全球市场遭遇开门黑 天价熔断试验

包涵 2016-1-8 23:25:24

华夏时报(wwww.chinatimes.cc)记者 包涵 北京报道

这一周的A股市场走势足以载入史册。5个交易日,2天被熔断——一天提前一个半小时收市,一天只开市了半个小时。这绝无仅有的交易表现,让熔断制度成为中国证券史上最短命的制度。

1月7日晚上,在施行了4个交易日后,证监会和3家交易所紧急叫停了熔断制度。证监会回应称,该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且有一定的磁吸效应,起了助跌作用,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对此,《人民日报》评价,当我们脱离社会运行去谈论任何一种看起来很美的制度时,都必须意识到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随后的1月8日,市场高开,权重板块集体暴动,一度收复3200点失地,最终收于3186点,涨幅2%。尽管如此,上证综指新年首周的跌幅仍接近10%。

“证监会叫停的做法是对的。一个西方市场应对突发状况的‘抢救’措施,到了中国成了常规医疗手段,已经最有力地说明了该制度的不适用,我们是时候对中国股市进行系统性的反思了。”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对记者称:不管是熔断还是T+0,都是个临时措施,难以解决中国股市最根本的问题。

事实上,记者采访了解到,熔断机制并非新年大暴跌的本质原因。相比之下,人民币的贬值、减持潮的来临和对供给侧改革阵痛的风险,是造成市场恐慌的更深层次原因。而恐慌的绝非中国一个国家,新年以来,全球市场都遭遇了开门黑。悲观者如索罗斯甚至开始警告,全球市场正面临一场危机。

短命的熔断

新年伊始,熔断成为中国最火的段子。一个本意是让投资者“静静”的制度,却引发市场空前的喧闹。一个试图把振幅从10%缩小到7%的政策,却导致了更多把振幅从3.5%扩大到7%的结果。

1月4日,A股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在投资者们还在猜测今年会不会是个开门红时,大盘的一路下探将人们的话题变为会不会第一天施行熔断制度就真的用上了。此后,随着地产、保险、券商等权重板块下跌超过6%,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纷纷下行,大家纷纷意识到触动熔断阈值可能不是个玩笑。

果不其然,下午开盘后,沪深300继续下探,在13点12分首次触发5%的熔断阈值,恢复后又很快跌至7%,二次触发熔断,造成沪深两市直接暂停交易到休市。截至收盘,千股跌停,“公测”成真。

当晚,证监会表示,熔断机制的完善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个逐步调整适应的过程。

随后的1月5日和6日,大盘度过了相对平稳的两天: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5日,上证指数依然小幅收跌;6日,市场信心得到恢复,板块全线飘红,收盘时上证指数上涨2.25%。

本以为考验已经过去,然而,1月7日在各路利空的袭击下,大盘再度陷入暴跌,而且这次的速度更快。早盘两市就跳空低开,9点43分,沪深300跌幅超过5%,触发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9点59分,沪深300跌幅扩大至7%,直接收盘。两次交易快如闪电,交易时间仅有17分钟。

数据显示,短短的4个交易日,A股市值蒸发了7万亿元。这样的表现引发市场极大的喧哗,甚至有传言称基金业担忧赎回潮,集体请愿监管层改进熔断制度。

1月7日当晚,证监会暂停了熔断,并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完善相关机制。熔断制度会遏制流动性,市场对此早有共识,但它冷却恐慌情绪的初衷,最终却导致了更严重的踩踏,相信这是监管层所没有预料到的。

“有人在利用这个制度砸盘,然后再拉,最后再砸。”曹凤岐指出,5%和7%的设置如果在有人存心砸盘的情况下其实很容易触发,而你想反向操作都变得没有可能,让流动性极大减少,“这等于是在加剧投机”。

刘纪鹏也表示,美国的熔断阈值最高是20%,而中国是7%,“等于我们把这个制度引进来以后,又给人家改了,从技术性上就留下了隐患”。

刘纪鹏还认为,中国股市目前的问题包括腐败、不公平、董监高疯狂减持、三大交易所“大干快上”等,每一个问题都有其深刻内因,也制约着中国股市的发展,而此时还将注意力放在熔断这样的临时措施上,注定了市场会用脚投票。

“任何制度都是双刃剑,监管层以后出台制度应该更慎重。”曹凤岐称,“学习美国也要结合自己的市场实际,我们不应画蛇添足,更不能病急乱投医。”

真正的罪魁祸首

“大家说着熔断的段子,假装没有熔断市场就不会跌了。其实市场早晚还要向它该去的地方去。”一位深圳的私募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在他看来,人民币的贬值是这场新年大暴跌的元凶,这是一场必来的调整,只是在熔断的掩护下,很多人忘了去追究这一点。

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今年以来在岸人民币已累计贬值1.51%,去年全年累计贬值4.67%;离岸人民币今年已贬值1.92%,去年全年累计贬值5.73%。而人民币离岸汇率俨然成为市场的情绪风向标,也成为促使人民币在岸汇率走贬的催化剂。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人民币的贬值实际上意味着,最近的半年我们以美元为计价的GDP为负增长,这也将导致中国的资产价格全面下跌和巨量资本外流,对部分公司更可能是致命影响。

青岛大学教授易宪容在熔断机制未暂停之前也指出,人民币贬值如果与熔断制度交杂在一起,可能会造成中国股市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中国股市的暴跌风险,全面冲击中国的市场及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及保证股市稳定就十分困难了,且风险与成本相当高。

而除了汇率,投资者对减持潮的悲观预期也制约着新年的开门行情。在1月4日的暴跌中,不少投资者就在担忧万亿减持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监管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证监会1月7日紧急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证监会上市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时间推算,2月份之前不会有大股东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

证监会在禁令解除的前夜发布新规,呵护市场的意图显现出来。

不过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忆东也提醒,单单一纸《减持规定》还不足以稳定短期市场预期,还需要一系列操作上的疏导和规范措施,密切进行动态跟踪,防止钻政策空子的减持行为。

全球市场面临危机?

2016年,A股的第一个交易周结束,开门黑的基调让不少投资者倍感失望。然而,如果将视线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新年以来,全球市场都在经受考验,A股绝非一家。

以美股为例,不仅遭遇了今年的开门黑,还遭遇了去年的关门黑。2015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标普500指数和道指都以年内下跌落下帷幕,整个2015年,标普500全年下跌1%,为2011年以来首次年度下跌;道指全年下跌2.3%,创2008年以来最差年度表现;而今年伊始,标普500前4个交易日跌幅也达到4.9%。

值得注意的是,新年的第一周,连美股的领头股票苹果也悄然跌破了100美元,截至1月7日收盘,股价为96.45美元。

此外,日本股市新年伊始也遭遇三连跌,这样的走势为21年来的首次;韩国股市1月4日的收盘价跌落至3周低点,收盘时下跌2.2%,创4个月最大单日跌幅;而加拿大股市从去年9月至今已跌去20%,正式进入熊市。

有数据显示,全球股市在2016年之初遭遇大范围抛售,3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差开局。

除了股市,有大宗商品“风向标”之称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1月7日也再度刷新最低纪录,而国际铜价7年来首次跌破2美元大关,彭博全球矿业指数则跌至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

此外,中国领衔的新兴市场货币贬值也引发关注。除中国外,目前土耳其里拉兑美元贬值已超过2.5%,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兑美元也均贬值约1%。

这让不少国际投行纷纷发出警告,其中瑞银指出,2016年将是全球股市的灾年。2016年不祥的开年行情只预示着一件事情:即便弹性最好的市场,比如美国股市、日本股市、欧洲中小盘股,今年都将“全面跌入熊市”。

而曾预言2008年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为如今的全球经济给出的定义为——“新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