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今年的央企负责人会议,要比往年来得晚一些。1月12日,一位国资委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将于本周在京召开。
这是近年来开得最晚的一次央企负责人会议,公开信息显示,去年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就是在2014年12月22日召开的。
“通常会选择在12月下旬召开,但召开的时间并不固定,1月中旬也是可以的。”上述国资委人士称。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央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会议延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年末和今年初央企重组和人事调整频繁,一些关键岗位没有确定,影响到会议的召开。
2015年12月,央企发生4起资产超万亿的重组,其中包括五矿和中冶、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这样的强强联合,而去年全年央企重组事件不过6起,而且近日坊间传闻一重和哈电将要重组,这一系列重组必然一起人事的大调整。
在人事任命方面,1月5日中粮和中化刚刚进行大调整,宁高宁离开中粮集团出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原来的中储粮董事长赵双连担任中粮董事长,中储粮董事长人选还未向外界正式公布,此外,中国中车的“一把手”也是在最近刚刚任命的。
“这些调整可能会影响会议召开的日期,但对会议的议题和明年的主要任务来说,并不会产生影响,基本上都已确定。”上述央企人士说。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于本周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将围绕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处置“僵尸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国资监管、强化监督、推进“双创”等七个方面全面部署2016年相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
而在这七个方面中,处置“僵尸企业”是重中之重。所谓僵尸企业是指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即政府补贴、银行续贷等生存的企业。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这是与今年国家经济工作主题密切相关的。上个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列为五大任务之首,国务院也专门在常委会议上布置了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
2015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题,去产能是主线,处置僵尸企业是主要抓手,三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李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2015年12月11日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未来两年将通过加快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央企集团层面和行业板块兼并重组,减少重复投资。逐步退出低效领域,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等措施促进中央企业提质增效。
李锦告诉本报记者:钢铁煤炭等重化工业和资源领域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而大型国有企业又是重化工和资源领域的主要力量,对于国资委来说,清理僵尸企业的任务较重。
至于如何处置“僵尸企业”,张喜武说,将坚持分类处置、因企施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企业为工作主体,拟采取深化改革、减员增效、清产核资、债务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多种措施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兼并重组一批,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
“处置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施策。一是加强管理提升一批,提高运行效率,拓展营利空间;二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加强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促使一批企业走入正常发展轨道;三是兼并重组一批,对于自身能力难以度过难关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合并重组协同发展,形成新的活力;四是对于扭亏无望的企业,实行关闭退出。”张喜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