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201113148U1d1q5mBDF.jpg

新供给经济学:刷新经济学理论

金海年 2016-1-30 00:01:26

2015年11月,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稿发布,供给侧改革成为未来五年的新关键词。其实,供给侧改革并非新生事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说,邓小平是新供给经济学的思想鼻祖。而将中国的改革开放置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视角研究,则需要对现实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经济学理论,围绕经济热点发生

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一般都围绕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和中心发生。从亚当·斯密开始,工业革命将英国这个全球经济中心推上了全球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心的位置,美国的兴起又将经济学理论的焦点带到了大西洋西岸。中国未来的复兴,必然与欧美形成全球经济多极化的新格局,来自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也必将为世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个成熟的理论必然是规律的体现。Stigler说,一个合格的经济学理论应该具有三个特点,首先它应该与现实吻合,第二应该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三要可跟踪和验证。而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理论应该符合三个原则:一是归纳性原则,能够解释普遍的现实;二是检验性原则,能够得到验证;三是应用性原则,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对未来能够进行预测。

从世界经济学理论发展史来看,亚当·斯密首先建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框架,提出了市场的作用,也发现市场不是万能的,但还没说清楚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为了应对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形成,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区别开来,提出了政府刺激需求的作用,但其重视总量忽视结构的缺陷,在1970年代美国滞胀问题中让位于新自由主义和供给学派。不过基于此形成的华盛顿共识,却从未成功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变成现实。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明显与实际有着较大的差异,对文化和制度的外生性认知,使其理论难以融合东西方不同背景和发达落后的不同阶段。传统的供给学派更多强调的还是税收,而发展经济学即使考虑到全要素的各个因子,却忽视了整合这些要素真正创造价值的主角——企业。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时也忘记了以经济学研究视角对制度本身进行分类。

从供给侧,政府获得支出最优区间

新供给经济学并非忽视需求,但发现需求和供给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对称的。一句话概括,新供给经济学是以需求为目的,从供给侧着手。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是被动的,供给是主动的;从需求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约束可以推导出经济的增长来自供给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而非需求的拉动;供给是长期动力,需求可能仅是临时的刺激。供给的主体就是整合资源、创新、创造价值和财富的企业,也包括供给制度和公共服务的政府。

我们发现,在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如果从供给侧思考,往往是建设性的、更加积极的。政府在宏观等式中不应在需求一侧,否则会得出政府支出越多产出越大的悖论。如果把政府换到供给一侧,就能得到政府支出的最优区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市场有3个核心功能:价值的反映机制和调节机制,竞争的效率提升和创新促进,优胜劣汰的结构调整机制;政府也有三个核心功能:制度供给功能(权利界定、秩序规则和价值观体现)、外部性供给(公共服务与税收、外部性调节、基础研究与教育、人性关怀)、收敛性调节(宏观调控、收入分配调节、危机应对等)。

分析制度时,如果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去分析,以供给者角色区分制度就可以将制度分为软性制度(供给者为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强制制度(供给者为政府)和契约制度(供给者为市场主体)三大类,而研究制度就是为了供给,亦即改革或制度变迁。

如果我们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发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等阶段其实都是从供给侧划分的,都标志着供给能力的革命性提升。中国的改革也主要聚焦在供给一侧,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创新从来都发生在供给一侧,企业和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主角。蒸汽机、电力、流水线、计算机、互联网、电冰箱、汽车、飞机、手机、航天技术等等改变人类生活状态和水平的,都来自于供给一侧。这些是无法从需求一侧调查或主动提出的。

中国从来也不缺需求,问题主要都在供给一侧。由于供给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服务问题,中国的消费者才会去日本买马桶盖,去欧洲买高档商品,去新西兰买奶粉。而中国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也均由供给不足、不均衡造成,谁都不能压抑医疗需求、教育需求、居住需求、养老需求,任何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因此解决必须是保障供给。再比如机动车的污染问题,如果从需求侧解决就是限行限购,这是消极的,既压抑了国人享受现代科技的平等权利,也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限制需求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是不合理的。在1970年代的美国,也发生过洛杉矶的光雾事件,而美国人从供给侧思考,积极的解决了问题。美国人让汽车的供给者——汽车企业在发动机上安装了尾气处理装置,让燃油供给者提高燃油的标号,降低燃油的硫和硝的含量,最终解决了污染的问题。

怎么理解供给创造需求,它是创造一个新的历史还是一个历史的重复,供给侧的创新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是在创造新的需求,创造新的历史。把人看成消费和消耗财富和价值的负担,还是看成创造财富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也是供给侧思考问题和需求侧思考问题最本质的区别。

新供给经济学从供给侧积极思考,2012年就提出了“八双五并重”的政策主张,即:双创(创新创业)、双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优化)、双减(减少行政审批和结构性减税)、双扩(对外扩大开放和融合,对内优化结构和效益扩大内需)、双转(转变人口政策和国有资产布局)、双进(国有、非国有共同进步,完成大混合经济的发展)、双到位(政府和市场职能都要到位,也包括第三部门的作用)、双配套(财政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配套),五年规划与全球视野的百年战略并重、法治与文化并重、海陆丝绸之路并重、参与TPP等秩序和独立建立新规则并重、高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低调人民币国际化并重。这些主张和建议已经全部纳入到国家的十三五和2049战略规划中。

所以,新供给经济学既是面向中国现实的理论,更是面向全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制度经济体的理论。新供给经济学的诞生是一个新起点,这个新理论从中国出发,促进中国复兴,也必将走向世界,带来一个多极化、多彩多姿的多元世界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