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219205426C6Qv23RNhs.jpg

悲观情绪笼罩慕尼黑安全会议

江枫 2016-2-19 23:19:51

江枫

近日,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落幕。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美国国务卿克里等70多位国家政要与400多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1962年,美国和苏联爆发“古巴导弹危机”,一度将世界推向核战争边缘,“冷战”时期的安全挑战给世界带来的恐惧感难以言表。1963年,首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召开,旨在为各国探讨如何应对安全困境提供一个非正式的讨论平台,后来还定期发布《慕尼黑安全报告》。时至今日,这一聚焦国际安全问题的多边会议已经成为人们观察世界走势的重要窗口之一,也被形象地称为“安全政策专家的奥斯卡”。


俄罗斯与西方冲突升级

不夸张地说,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被一种深厚的悲观情绪所笼罩,国际格局的日益“失序”应当引起我们中国人的警惕。由于核武器“确保相互摧毁”、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赖等因素,有人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了“大国无战争”的时代。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乐观。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德国前驻美国大使伊辛格明确指出,“国际秩序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糟糕的状态”。《2016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则以“没有边界的危机、不顾危险的破坏者、软弱无力的守护者”为题,描绘国际安全的总体形势。从此次会议的政要发言、专家讨论看,国际秩序之“乱”体现在很多方面,但首先还是俄罗斯、欧洲、美国等全球主要力量之间的关系令人堪忧。

首先,俄罗斯和西方的相互指责升级,双方都摆出一副“备战”的架势。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是慕安会的常客,此番则由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参加会议,但他的发言内容却是与普京商讨过的。梅德韦杰夫直言,俄罗斯与西方已经进入了一种“新冷战”的状态,每天都能听到西方叫嚣俄罗斯对其构成威胁,他不知自己是生活在1962年还是2016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腾贝格不甘示弱,他毫不客气地指责俄罗斯破坏欧洲安全秩序,包括“吞并”克里米亚、在乌克兰挑起内战等。他说,北约已决定全面加强针对俄罗斯的威慑,将增加在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装备部署,同时在北约盟国之间进行更多的联合训练。而北约“盟主”美国将为此划拨340亿美元,达到原来相关军费的四倍之多。可以说,自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到俄罗斯与西方的直接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苏联的崩溃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他与其他很多俄罗斯精英,都有一种被西方欺骗和愚弄的感觉,更无法接受北约东扩的步伐如此之猛,乌克兰一旦被拉入北约,形同“兵临城下”。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的全面恶化是不幸的,但并非是必然的。乌克兰危机之所以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与美国因素密切相关,真正应该付出代价的是那些在乌克兰强力推动“政权更迭”的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包括美国负责东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然而,乌克兰危机带来的最大后果却是欧俄关系的全面倒退。此次慕安会上,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表示,德国是2016年“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的主席国,它将重振这一组织,并大力推动欧俄重新开启对话。欧安组织的前身是冷战时期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当时主要目的是协调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的关系。


欧洲被“危机之火”环绕

与此同时,欧洲自身面临的安全挑战相当严峻,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2003年,欧盟在其“全球战略”文件中提出,欧洲将塑造自己的周边地区,从而使欧洲被“良好治理的国家”所环绕。但正如施泰因迈尔在此次慕安会上所言,欧洲如今发现自己被“危机之火”所环绕。十几年之前欧盟的那种乐观情绪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今年6月,欧盟将制定新的“全球战略”,目前各方对欧洲战略环境的评估都是比较悲观的。

放眼望去,无论是欧洲的东部边境还是其南部边境目前都是危机四伏。中东、地中海地区乃至非洲地区的不稳定因素都在不断向欧洲“外溢”,已经让欧洲方面如坐针毡的难民问题不过是一种表征而已。欧洲正面临二战以来“多个最严重危机的汇合”,包括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危机、难民危机、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危机等,而这些也都是在欧洲内部正在上演的危机。法国总理瓦尔斯在会议上大谈“超级恐怖主义”的威胁,他认为巴黎恐怖袭击应引起欧洲各国的足够重视,“伊斯兰国”已经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威胁。以往,慕尼黑安全会议主要是讨论欧洲之外的各种安全挑战,而如今,欧洲内部的安全挑战则逐渐成为了主要议题。


美欧关系遭受更多质疑

此外,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跨大西洋同盟关系”受到进一步质疑,欧洲对美国的不满、失望甚至是愤怒情绪明显。全球知名的地缘战略风险分析机构“欧亚集团”在预测2016年国际形势时,强调指出美欧之间的“空洞联盟”问题会继续深化。在慕安会上,欧洲政策精英们普遍认为,美国对叙利亚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的回应表明,美国正力图从全球事务中“退缩”,美国不再像过去那样有意愿和能力帮助欧洲解决问题。特别是,美国方面对难民问题的袖手旁观态度让欧洲人感到愤怒。去年涌入欧洲的叙利亚、阿富汗等国难民超过110万,奥巴马政府曾提出接受1万多难民,但即便是这一象征性举措也遭到美国国会的激烈反对。此次,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大会演讲中动情地谈起了自己年轻时在欧洲生活的经历,拼命重申美国对欧洲的承诺,包括增加应对难民问题的拨款,他还保证“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不会伤害欧洲的利益。然而,欧洲对美国的信心并不会轻易恢复,看看如今唐纳德·特朗普等美国总统候选人对全球事务的态度就不难理解了。

由上可以看出,欧美俄之间的关系正发生很多重大变化,不确定性在增多。虽然大国之间的战争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发生,但大国冲突的升级不能排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理由对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的前景感到悲观。更严重的是,在大国争斗的背景下,“伊斯兰国”等一系列“非国家行为体”正在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教派和族群冲突的驱动下“见缝插针”,在阿富汗、马里、利比亚、也门等地抢占“权力真空”。按照美国战略家托马斯·巴内特的观点,这些国家贫穷、脆弱,甚至是“国而不国”,长期处于世界的“断层线”地带,但却能对国际安全构成严重的长期性威胁。

在《2016慕尼黑安全报告》中,中国被与俄罗斯、伊朗和“伊斯兰国”并列,被暗指为国际秩序的“破坏者”。这一态度只能让人为西方政策精英感到悲哀。在探讨国际秩序面临的挑战时,他们始终难以用一种诚实的态度反思欧洲和美国自身所犯的错误。实际上,欧美政策界人士应该认识到,面对世界乱局,在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的基本稳定方面,中国是为数不多可以沟通、可以合作的伙伴,失去中国的代价是西方无法承受的。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的目标是“划出红线“而不是占领更多地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开始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银行等既有机构开展合作。西方不应再炒作这些话题并借此宣扬“中国要推翻国际秩序”等陈词滥调,它需要做的是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争取中国。(作者为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