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2016年首次降准证实了周小川所说的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回顾2015年,央行降息5次、降准5次。
三天前的2月26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货币政策稳健略偏宽松,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
三天后的2月29日,央行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消息公布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快速走高,恒指期货涨幅扩大至0.7%,恒生国企指数期货涨1%。
但降准消息发布的当日,A股遭遇重挫。沪指收盘报2687.98点,跌79.23点,跌幅2.86%;深指报9097.36点,跌476.34点,跌幅4.98%;创业板报1880.15点,跌134.77点,跌幅6.69%,5日累计跌15%,创5个月来新低。
这还是得益于银行板块在尾盘时连续拉升护盘后的结果,沪指和深指盘中一度下跌至2638点和9000点。因此降准消息一出,市场直呼有着救市的味道。
恒丰银行首席品牌官、研究院常务院长胡海峰表示,2月的最后一天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可谓是众望所归。
“从降准时间点来看,在刚刚结束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国代表均认为全球经济复苏难以达到预期,下行风险和脆弱性均已上升。会议将需求刺激和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讨论,强调了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胡海峰认为,本次降准的时机可谓是对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达成共识的反映。
一个更深层次的背景是,“春节期间,美联储3月份加息预期下降,美元指数走弱,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非美元货币持续上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称,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此时降准不会强化人民币贬值预期。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由于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加速了资本流出的速度。从央行数据来看,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已经连降3个月,且规模巨大,3个月合计达1.6万亿元。胡海峰称,这意味着在宏观环境下,我国的基础货币有同样规模的缺口。
今年初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综合运用逆回购、SLF、MLF等政策工具,有效缓解了因外汇占款较大幅度收缩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压力,保持了流动性稳定和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水平。
“但对银行而言,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期限短、成本高。”温彬认为,需要通过降准方式一次性解决当前流动性压力。
民生证券固收研究组负责人李奇霖认为,普降50BP的准备金,释放流动性大约5000-6000亿。外汇占款持续收缩,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到期9300亿,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只能勉强抵补基础货币缺口。不过,超预期的降准却有“宽松”的信号意义。
针对此次降准,央行的措辞是“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长信基金高远认为,2016年首次降准意味着政府有意进一步放松金融条件,为供给侧改革创造有利的货币环境,让更多的资金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
实际上,1月份新增信贷2.51万亿,同比多增1.04万亿,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的1.62万亿还超出8900亿,从而创出单月信贷投放的历史新高,这已经明确反映了稳健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