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4180943384j8fW2mQCD.jpg

中国资源型城市如何突破转型困境?

商灏 2016-4-15 23:07:04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是数百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上周发布“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以及“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各地级市转型评价”,对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所面临的共性、特性、内外部问题,影响转型的主要因素等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并形成一套评价体系,是首份关注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文献。——其重要特征是,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结合发展问题和转型目标提出了“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制度转型'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形成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中,内蒙古包头市排名综合转型指数第一,得分为0.773,三明、铜陵、湖州、池州、乌海、龙岩、南平、韶关、广元分列第二到第九名。七台河、广安、鞍山、陇南等地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环境转型、制度转型指数分配排在全国末位。排名最末的是黑龙江七台河市,得分0.339分,与包头市相差0.434分,这是中国资源型城市综合转型差异首次公开披露。

中国目前一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126个。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根据国务院发布的《2013-2020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些资源型城市需要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其产业发展要逐渐向资源深加工或其他产业转变,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北大的这份研究文献指出, 转型中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转型之间未实现同步、协调发展,未建立起彼此促进、共同推进整体转型的内在机制。并且,对于不同发展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成长型、再生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效果好,但与预期不符的是环境转型和制度转型指数普遍偏低,影响了总体转型效果;多数衰退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落后于其余三类城市,若不尽快实施有效转型战略,城市转型将持续陷入困境。成熟型城市的未来转型更应强调经济、社会、资源的同步推进。

有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该研究文献的发布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国务院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等都在会上肯定了这项研究的重要价值,并建议此项研究要加强与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的结合,逐年推进,在实践调研中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强化指标体系与顶层设计、与中央政府大政方针的契合度,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学界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转型路径的研究陆续有成果发布。北大这项研究成果对于资源型城市突破转型困境提供了重要启示。北京大学国家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虹教授认为,很多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数据好看,但是并未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因此这些城市今后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需关注环境问题。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继平等学者表示,一些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资源型城市,表面上是经济受困于资源枯竭,根本原因却是创新不足,尤其是国企创新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