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压缩“两高一剩”过剩产能授信,平安银行在信贷资源配置上一直有所动作。
5月12日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平安银行副行长赵继臣介绍,截至2016年一季末,该行“两高一剩”贷款压缩至137.76亿,较2013年年初下降58%;重点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占全行贷款比例压缩至8.56%。
“平安银行在整体经营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解释,在对产能过剩,淘汰落后的产业进行严格的金融资源配给控制,同时也积极支持这些虽然产能过剩,但有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每年我们对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都进行名单制排查,然后列出重点扶持的企业,压缩一些企业和退出一些企业。近两年对产能过剩和落后淘汰的企业退出了数百亿的贷款。”赵继臣说。
就此,平安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石明华进一步解释,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炼焦、纺织、化工、橡胶制品、造纸、皮革加工等“两高”业务授信,平安银行总体采取逐步压缩策略。例如在煤炭行业,原则上要求不得新增煤矿企业的敞口授信业务,包括发债和资本市场业务。
与此同时,针对钢铁冶炼、水泥制造、金属船舶制造、平板玻璃、风电、铝冶炼等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增额和新增敞口授信必须上报总行级审批部门审批,集中管控。
另外,平安银行还对几个重点行业采取了名单制管理和限额管理。强调注重区别对待、扶优限劣,差异化授信策略和总量控制相结合,并严格进行贷后监控和管理。
在“两高一剩”行业腾挪出的信贷资源,平安银行重点调整投向了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行业、新兴产业,甄选了节能环保制造业、服务业、清洁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建筑行业等,逐步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专项支持。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该行支持绿色信贷额度550.38亿元,比年初增长108.29%;低碳金融授信余额达3006.61亿元。
赵继臣提到,尤其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领域,平安银行将能源矿产金融事业部作为年内绿色信贷试点部门,并成立绿色能源业务中心进行专项研究支持。
具体而言,在生态治理方面,平安银行作为唯一托管行,参与了全球第一支致力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的“绿色丝绸之路股权投资基金”,关注并推动“沙漠生态修复-可再生能源利用-生态农牧业-大气污染防治”的商业模式实践。
对于国家重点关注的房地产去库存,平安银行一方面成立了地产金融事业部,进行行业专营,扩大有效供给;一方面通过房贷业务线上化、提高住房按揭业务效率,并且不断加大住房按揭业务占比,帮助消化现有库存。
目前,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对库存大、去化慢城市的地产投资进行了压缩,采取差异化的信贷策略。截至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地产金融事业部管理资产规模2162亿,成立分部24家,业务类型以改善型和刚需住宅项目为主,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