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涵 北京报道
政策总是要连起来看才能解其中深意。
如果证监会暂缓中概股回归的传闻看起来还像一个孤立的事件的话,那么接踵而来的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喊话 “股市、汇市、楼市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再加上证监会叫停四行业跨界定增的传闻,市场终于对监管层的意图有所恍然:“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
5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辟谣了跨界定增传闻。他表示:“目前,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相关规定及政策没有任何变化。今后若有修改和调整,将通过正式渠道向社会公布。”
尽管市场知道所有传闻都会在星期五见分晓,但戳泡泡的行动却早已多点开花。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板块以及相关跨界定增概念股在这一周都遭受恐慌抛售,星美联合、恒天海龙、奥维通信等近期筹划过相关行业定增的公司都在最近几日陷入深跌。
“证监会的发言打消了市场的疑虑。其实即使这些政策不是传闻,针对的也并非中概股或者跨界定增的标的股本身,而是监管层针对资本市场的一次正本清源的行动,它包括资金的正确配置——把钱往实业上赶,也包括资本市场发展的规范和融资功能的有效性。”英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但这市场的导向不能只依靠监管层,还需要长期资金入市的支持。
重创泡沫“集中营”
刚刚过去的一周,证监会“正在分析研究中概股回归影响”的余温还在发酵,5月11日却又再添重磅传闻——证监会“叫停”上市公司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的跨界定增。
此传闻的打击毫不亚于此前一周“暂缓中概股回归”传闻对壳概念股的冲击。有趣的是,两则传闻针对的都是A股泡沫最丰富的领地。于是,在壳概念股伤重未愈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板块的相关股票又成了伤员集中营。
以跨界定增概念股恒信移动为例,5月11日叫停传闻一出,股票就迅速砸到跌停。而截至5月13日收盘的短短三天时间,股价已从45元跌至34元。
有趣的是,恒信移动“见风使舵”的本领也十分惊人。5月11日晚间,恒信移动发布公告称,其收购的标的东方梦幻原来归类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之下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及“娱乐业”,现重新认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之下的“专业技术服务业”。
这种突如其来的“划清界限”引来不少吐槽,因为在2月份公司发布收购公告时,还强调东方梦幻的核心团队曾获得华表奖、金鸡百花奖、釜山电影节杰出制作奖,且鼓吹该标的在电影、IP、CG影像等行业领域也颇有造诣。
严格说,这场收购确实从各方面都像极了监管层想重点治理的“故事型定增”。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东方梦幻连续两年未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为-72.41万元、-1037.07万元;但交易中加入了对赌协议,东方梦幻承诺在交易完成后的未来3年实现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2487万元、10143万元、13405万元。这是典型的玩概念。
悲剧的不仅仅是恒信移动。
除了相关概念股,游戏、VR等板块甚至整个大盘也受到了传言拖累。截至5月11日收盘,A股网络游戏板块跌幅为2.93%,虚拟现实板块跌幅2.89%,分列概念板块跌幅榜第一和第二名。而5月12日,沪指则一度跌破2800点。
叫停传闻也让市场出现了不少“错杀”论,怕在挤泡泡的同时重创创新。不过对此有投行表示,审核会一事一议,不会搞一刀切。一位北京VR企业的高管也对记者透露:“目前的VR企业大多刚起步,规模都还较小,尚不足以形成被上市公司大规模收购的浪潮,所以该政策对行业影响不大。”
重定融资功能
刘士余上任证监会主席后,市场一直在揣测其监管风格。虽然他除了全国两会之外,至今未在任何公开场合发表过见解,但从放缓注册制、叫停战略新兴板、放缓中概股回归等政策来看,其深知中国股市症结,打蛇要打七寸。
一系列针对股市融资的政策出台后,刘士余无形中已对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进行了重新界定。
“之前股市融资功能被简单执行为IPO和再融资的绝对额,但目前来看,股市融资的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更为重要的维度。”国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陈福称。
在陈福看来,合适的规则是股市融资的前提,制度套利的缩小已成趋势,且在实体经济承压背景下,监管对单纯资本溢价游戏容忍度更低。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热点板块是套利的频发区,本次被监管层“点名”的传闻短期影响负面,也有利于加速行业的“出清”速度。
事实上,在一二级市场套利的巨大利益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概念炒作的甜头,执着于讲个好故事然后套现走人,失去了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愿。同样,股民只看故事不看业绩的投资习惯也扭曲着整个市场的定价机制。
今年以来,中概股回归的借壳热与跨界定增虚拟产业浪潮再次将炒作之风推向沸点,传闻频出也说明市场意识到这些行业的过热和空转对资本市场百害无一益,期待上述套利重灾区成为证监会下手的首要对象。
而从刘士余上任至今3个月,上证综指目前虽然与3个月前一样都徘徊在2800点附近,但市场对于泡沫的预期已完全不同,高估值的风险在释放的同时,改革的红利也在凝聚。
经过两周以来的政策发酵,监管层将主动挤泡沫重塑A股估值坐标的预期已成为各方共识,市场普遍认为,继整肃中概股回归与跨界定增套利后,下一步的政策重点有可能放在加大退市力度上。
不过,股市去泡沫的意图虽然明了,但在这样脆弱的点位上,这个泡沫要如何去也引发大家猜测。有市场投资者甚至建议采用前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当年的干预方式,让股价缓缓下降,用温水煮蛙的方式将炒作资金熬死。
“事实上,监管层正在使用各个突击的办法将高泡沫阵地一个个攻克,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位市场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但李大霄强调,正本清源的行动不应只依靠证监会的政策,资金才是最有力的导向,这需要长期资金的支持。
一盘更大的棋?
风雨欲来。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保持股市健康发展。”5月10日,权威人士三提去杠杆,并强调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5月12日,新华社又发文称监管层正改进退市机制以保护投资者。
随着高层对股市的关注,结合近期的监管风向,不少市场人士都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盘更大的棋,而下棋者显然不止于证监会这一层面。
市场人士分析称:“高层已经意识到我们需要的股市是一个与国运相关的股市,改革成则牛市成,而不是一个超脱于实体经济,充斥着谎言与赌徒的市场。但这一目标需要自上而下的努力,需要付出代价,所以需要全国上下一盘棋。”
“这次,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步伐是一致的。”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认为,金融监管政策意图已经逐渐显现:第一,推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第二,防范金融市场的风险暴露;第三,打击市场的套利和炒作行为。2016年金融市场的核心任务仍然是防范风险。
魏伟同时认为,如果通过监管的手段,在维持整体市场较为平稳的情况下实现中小创和主板巨大估值差异的部分修正,那对于A股市场中长期来看是好事。此外,对于引入以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投资者和以加入 MSCI 为代表的海外投资者也都是有利的。
不管怎样,只有先抑制住风险的爆发,才能给经济和金融市场以更大的腾挪空间。
而将眼光从股市和金融体系中移出来,随着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L型走势越发笃定,经济学家们认为,未来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将再度从稳增长转变为调结构。而“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的提法,则给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泼了一盆冷水。
“短期内若回归本原,则可能因泡沫破灭而导致发生系统性风险。”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提醒称,股市、房市、汇市要回归市场本原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应该是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