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难以预测的经济因素夹击之下,全球对冲基金行业同样难以独善其身。加之过于保守的交易策略,以及能源价格骤降之后带来的入场时机问题,让很多知名对冲基金失去往日光环。同时却有不少亮点新星涌现,他们不仅成功规避了市场波动风险,更有显著收益。
2015年作为对冲基金的大灾年,算是继2008年股灾后全球对冲基金最为惨淡的一年。对冲基金多月都遭遇负回报,归因于股票市场的投资失败、事件驱动策略的失策等因素。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回暖,2016年对冲基金要想能够突出重围,多样化分散投资则是应对变动市场的最佳投资指南。
1.涝旱也可秋收
未来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广泛的多样化一直被视为投资风险最小化的可靠方法,丰富的投资组合中含有不同品种的投资标的,随着时间和国际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带来机会。
虽然去年对冲基金整体表现让投资者失望,不过也有表现抢眼的基金经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CatalystMacroStrategyFund的米勒,去年在对冲基金一片负收益的环境中,他凭借着做空杠杆ETF却取得了惊人的47%的收益。此外来自PassportCapital的基金经理JohnBurbank也表现突出,其管理的SpecialOpportunitiesFund和Passport’sGlobalStrategyFund在去年都实现了37.78%和17.77%的高收益。
彭博资讯的2016年度对冲基金行业报告指出,除了那些长期持股,以及把握住交易时机的基金经理获得良好收益以外,有些转投小盘股以及通过低流通性债券进行套期交易的基金经理也都收益颇丰。
2.“好基”都是这样的
彭博的统计把对冲基金分为两大类,分别挑选出表现最佳的十大基金。图一是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基金,图二是资产规模介于2.5亿至1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基金。
在这些市场赢家的交易策略中,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点:尽管中国股市遭遇十年来最大震荡,亚洲对冲基金整体而言,收益好于欧洲及北美同行。
精心挑选投资个股的基金大放光彩,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最佳基金,都是由基金经理挑选个股。
特殊性投资标的,视野不再局限传统市场及股市范畴。例如PingCapitalMangement的宏观分析策略,就是押注阿根廷的宏观经济状况。
共同管理基金上榜比例增加。这可能受益于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带来的更为多元化的投资模型,预计这一趋势在2016年还会延续。
3.在巨人肩膀上成长
尽管无法改变2015年的投资收益,但只要继续坚持基金投资,投资者就应该从去年的市场震荡中吸取下面这些教训。
A.央行也会成为不安定因素。去年,瑞士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举动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1月瑞士央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突然放弃瑞士法郎同欧元的固定利率。不仅瑞郎汇率陡升,瑞士股市随之哀鸿遍野。知名的ComacCapital被迫清退外部投资者资金,EverestCapital的全球基金关门大吉。同样,中国央行8月决定人民币贬值,加剧全球金融震荡。
B.切忌盲目跟随市场热点。但是错过市场热点和缺乏足够的大盘股投资,则是去年很多基金经理失手的重要因素。由艾克曼(BillAckman)和鲍森(JohnPaulson)领衔的22家知名机构投资者都押注了以谋取暴利得名的Valeant制药公司,该股去年全年累计跌幅达到29%。这22家对冲基金在短短3个月内亏损综合超过400亿美元。
C.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会非常危险。艾因霍恩(DavidEinhorn)的86亿美元规模的GreenlightCapital去年亏损达到20.4%,是基金创立以来最糟糕的一年。由于时代华纳(TimeWarner)单只个股全年跌幅达到23%,便为整个基金带来8%的亏损。同样,TigerRatan基金亏损19%,其中来自Valeant的亏损就贡献了13%。
D.预测市场底部犹如玩火。去年年初,原油大玩家豪尔(AndyHall)放言,原油价格可能下探至每桶40美元区域,但这是“绝对底部”,下半年就能看到油价回升。但油价不仅轻松跌破了他预期的“大底”,更进一步跌至30美元以下。豪尔的AstenbeckCapital全年亏损35%,远超能源类基金的平均14%跌幅。
E.规避利益冲突风险。去年有多家投资顾问公司先后提示机构投资者,警惕布拉特(MichaelPlatt)的BlueCrestCapital存在利益冲突问题。时至年底,这家对冲基金宣布清退所有外部投资者资金,专注管理布拉特个人及合伙人的资产。目前该基金正接受联邦证管会的调查。
尽管去年亚洲基金的全年收益依然不错,其中很大部分只是受益于上半年的火爆行情。今年以来的状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国再次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改用6.5%-7%的增幅区间作为指标,又增添了市场猜测。
从彭博的数据看,今年前两个月亚洲对冲基金的亏损显得普遍,更多的基金遭遇两位数的亏损比例。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市场波动性的提升、投资者信心继续转弱,这都决定了对冲基金需要采取更多避险措施,进而增加投资成本。种种因素看,在短期之内亚洲投资回报难以获得实质性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