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5272203134mGC8FpNtK.jpg

2015年利润大降90% 陷入诉讼风波 蓝色光标并购后遗症

盛青红 2016-5-27 22:47:45

本报记者 盛青红 广州报道


贴着“公关第一股”、“并购机器”标签的蓝色光标最近颇不太平。而其过去几年来“快、准、狠”的外延式并购模式也开始出现后遗症。

    3年前,“收购博杰广告”被机构人士誉为是版图添强将之举,蓝色光标也不会想到如今会因此卷入诉讼风波。

近日,蓝色光标被核心子公司博杰广告创始人李芃诉上法庭。导火索是博杰广告未能完成2015年业绩承诺,蓝色光标要求回购注销李芃等方面持有的3099.55万股蓝色光标股份。

    而李芃方面则对媒体表示,当时蓝色光标实际控制人赵文权与其私下签订了承诺协议,如果博杰广告业绩未达到承诺标准,而导致李芃等人持有的蓝色光标股份被注销或者承担现金补偿义务,赵文权将对他们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目前蓝色光标和李芃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妥协。

而蓝色光标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深陷诉讼风波,海外并购踩中“黑天鹅”导致商誉大幅减值,2015年净利润大幅下降90%,也使得其“外延并购策略”被市场质疑。

并购博杰广告3年起风波

将时间线倒回到2013年,蓝色光标分2次对博杰广告进行收购。

    2013年1月,蓝色光标以1.782亿元取得博杰广告11%的股份;同年4月,蓝色光标又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现金方式,其中支付现金2亿元,支付4886.72万股蓝色光标股份,从李芃、西藏山南博杰投资咨询合伙企业、刘彩玲和博萌投资手上拿下博杰广告余下的89%股权。

    根据双方签订的承诺协议,李芃、博杰投资、刘彩玲、博萌投资等4名转让方承诺,博杰广告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7亿元、2.38亿元、2.73亿元和2.87亿元。如果实际利润低于上述承诺,李芃等人应进行赔偿;而如果博杰广告2013年至2015年实际利润合计在8.58亿元-9.34亿元之间,则交易价格调整为当时收购价的1.15倍,即18.423亿元;而如果2013年至2015年实际利润合计超过9.34亿元,则交易对价调整为当时收购价格的1.25倍,即20.03亿元,相当于给李芃等人4亿元奖励。

2016年4月,蓝色光标公告称,2013年和2014年,博杰广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2亿元和2.83亿元,均完成了当时的业绩承诺,但是2015年,博杰广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仅为9480.03万元,未能完成 2015 年度业绩承诺,3年累计净利润完成比例为 84.89%。

    “按照相关协议,李芃应向蓝色光标补偿2870.22万份股份,博萌投资应向蓝色光标补充229.33万份股份,总共合计约3099.55万份股份。

    在2016年5月18日的股东大会上,蓝色光标已通过上述补偿议案。

    而李芃之所以将蓝色光标告上法庭,正是因为不认可上述补偿议案,认为其本人已经被迫从博杰广告离职,对博杰广告2015年的业绩下滑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再者,李芃透露赵文权私下和他签订了经过公证的承诺函,承诺如果博杰广告业绩未达到承诺标准,而导致李芃等人持有的蓝色光标股份被注销或者承担现金补偿义务,赵文权将对他们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而蓝色光标则回复称,赵文权向李芃出具的《承诺函》属于股东间个人行为,该《承诺函》并不能免除李芃等原股东的业绩补偿承诺,也不会导致由上市公司承担相应损失。上市公司将继续执行董事会决议,提请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蓝色光标收购李芃等人持有的博杰广告股份,支付了 16 亿元对价,该对价是依据博杰广告评估值确定的,不以李芃对博杰广告享有经营权为前提。无论是否在博杰广告中担任管理职务,李芃及其他关联方均有义务履行原收购协议中的约定,补偿业绩承诺未达成给蓝色光标带来的损失。”蓝色光标强调。

并购机器卡壳

    目前,蓝色光标和李芃等方面的诉讼风波仍在持续发酵,蓝色光标和并购标的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

    而坚定不移坚守“外延并购策略”的蓝色光标2015年的战果并不丰盛。根据2015年财报显示,2015年蓝色光标营业收入83.47亿元,同比增长39.61%;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70万元,同比下滑90.47%。

    蓝色光标在年报中解释称,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财务费用增加和商誉减值:财务费用1.84亿元,同比增长812%;报告期内商誉减值 2.05亿以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7.11 亿,主要是博杰广告、今久广告、we are social业绩未达预期而计提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以及年初海外参股子公司Huntsworth商誉减值。

    按照蓝色光标的解释,这是扩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并购问题,只是现在逐渐开始爆发。

    早在2013年,蓝色光标就提出了“十年十倍”的发展目标,即“2022年公司营收增长十倍,达到200亿的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2014年一年,蓝色光标就通过增资或者并购等方式对30家相关公司进行了投资并购,其中大数据方面的标的10家,技术和移动互联方面的标的均为5家。

    “蓝色光标的并购模式初衷是要做一个葡萄藤,将众多的企业串起来,形成葡萄串,形成客户和业务的协同效应。”广州一位调研过蓝色光标的基金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蓝色光标的并购速度太快了,基本上是上一次并购还没完成,下一单并购已经开始执行。这对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近一年蓝色光标的利润也是消耗在并购上面了。”

记者采访的多位公募基金经理也均表示蓝色光标的模式值得商榷,从投资标的上来看,已经不是他们重点关注对象。

多家券商分析师在对蓝色光标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与并购标的的协同效应能否达到预期,是该公司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而从赵文权多次对外的表述来看,外延并购策略将会一如既往地坚守下去。“对于蓝色光标而言,当前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利润,而是收入的增长,尤其是数字营销收入的大规模的增长。在公开市场融资并不通畅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选择大举债务融资,我们必须投资那些现在可能没有盈利但是会在未来带给我们价值的业务。”赵文权在今年4月强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