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5月30日,复牌之后的光线传媒(300251.SZ)遭遇了大笔卖单,跌幅最终以几近跌停的9.69%收盘。在公司停牌期间,创业板指数跌幅超过10%,光线传媒的走势更多受到补跌因素的影响。
在停牌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光线传媒及其母公司光线控股以57.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猫眼电影,尽管光线传媒方面已经将此次收购资产排除在利润表之外,以求尽量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但反过来,作为公司一项更偏向于战略意义的投资,这起收购并没有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认可。
按照5月27日晚间光线传媒披露的收购信息显示,此次收购是有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共同出面,其中承担主要收购任务的是光线控股,其通过手中持有的光线传媒1.76亿股股份和8亿元现金,换取猫眼电影所属公司天津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猫眼传媒”)合计38.4%的股份;而作为上市公司的光线传媒则拿出15.83亿元,收下了猫眼传媒19%的股权。
从这份简单的换股收购协议,还是能够看出光线传媒掌门人王长田在结构设计上还是破费了一番心思。
首先,此次收购是通过老股换购的形式,而不是采用增发新股的方式,这样一来光线传媒的总股本并没有增加,不会稀释股权,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其次,此次收购是由大股东出面收购,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被控制在了19%,这意味着未来猫眼传媒并不会和光线传媒并表,也不会在财务上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
从业已披露的猫眼传媒的经营业绩来看,2015年公司的净利润只有2.3万元,今年一季度也只有8万元左右,而光线传媒方面也表示,在线电影票务行业目前仍处于市场推广投入阶段,短期内猫眼传媒仍存在发生亏损状况的可能。
而设计出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主导收购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解决未来资金持续投入的问题。公司表示,根据行业发展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猫眼传媒仍需要股东进行持续的较大金额投入,如果此次直接将猫眼传媒装入上市公司旗下,未来势必在资金上影响到光线传媒的业绩,如果转而这些资金以大股东的身份投入,或者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其融资的空间也要大得多。
王长田在尽量减少此次收购在战术层面对上市公司的损害,但是王长田又不惜花费如此高的代价收购猫眼传媒,正是看中了猫眼传媒对于光线传媒布局影视全产业链的战略意义。
猫眼电影对于光线传媒布局影视发行渠道、补齐与华谊兄弟和万达影视之间的短板,意义不言而喻;反过来,猫眼电影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期,已经掌握了行业第一的流量资源,但是,由于经营模式单一,这些流量资源无法变现,而未来光线将其手中的IP、动漫、艺人经纪等资源注入以后,将更有助于这一平台打造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增加光线传媒手中资源的变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