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623131730JtmyDDQLbb.jpg

补足金融结构性短板,探索普惠金融发展模式 从余额宝看普惠金融如何真正普惠

商灏 2016-6-21 16:43:20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要补足金融结构性短板,中国金融界正在积极探索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中国2005年引入普惠金融理念至今,金融资源尚未能真正做到普惠性,倒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结出网络金融的奇异果实。例如余额宝等网络金融产品,比较广泛的为各阶层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抵达那些难以获得金融资源的群体,使金融效率得以提升,使原来不在银行服务范围的客户逐渐被纳入,甚至在农行、邮储、农商行经营多年有很多固定客户群体和特定服务群体的农村市场,也开拓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繁盛的普惠金融

蚂蚁金服的高管们也在不同场合强调余额宝的普惠金融属性。蚂蚁金服CEO彭蕾曾说,“余额宝把理财的门槛从几千块钱直降到一块钱,其账户平均余额只有几千块钱。互联网精神的驱动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金融变得更市场化和平民化。”问世三年的余额宝,据称用户数最近已超过2.95亿,为用户赚取收益超过572亿元,目前正更积极向三四五线城市、农村用户延伸,并希望以此为新的增长动力。余额宝的这一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或将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普惠金融如何真正普惠的问题。

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共同推动了普惠金融如今的繁荣兴盛,余额宝等各种互联网理财宝宝层出不穷,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享受到了金融服务,但各种意外难题也层出不穷。普惠金融能否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个疑虑,越来越困扰着全球的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学界也存在各种争议。普惠金融将向何处去?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2005年在推广“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让每一个人在有金融需求时都能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的、有尊严的、方便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这可能是普惠金融最早的正式定义

2015年12月31日,中国公开发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普惠金融“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并指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可见中国将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视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但这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却是官方和学界都担忧的问题。

对现实经济的意义

普惠金融已在中国获得积极进展,其最重要表现为:“三农”、小微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在覆盖面、便利度和服务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金融作为一类门槛非常高的行业,无论其服务群体如何变化,显然有三个方面不能变,一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初心不能变;二是作为传统金融补充这一定位不能变;三是对风控这一金融生命线的敬畏之心不能变。

从业界一些观察分析意见的角度看,余额宝有三个方面的现实经济意义值得探究。

首先,细观余额宝的资金用途可以发现,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其相对较高的收益水平几乎完全依赖市场化同业存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管制下活期存款收益率的利差收入,使得其表面看来并未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而事实上,简单盈利模式掩盖了余额宝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无论协议存款资金成本多高,余额宝聚集资金的绝大部分都将转化为银行贷款,并支持实体经济活动。由于协议存款收益率高低,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有更好的资金运用。如果商业银行没有符合微观审慎的贷款项目,则盲目抬高协议存款利率无异于“杀鸡取卵”。我们看到,余额宝设立以来为用户创造超过572亿元的收益,余额宝用户在淘宝上消费的总金额超过3400亿元。

其次,余额宝的高收益率受到银行体系融资意愿和银行经营风险的约束。去年余额宝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存在特殊性,尤其是“钱荒”和“钱紧”抬升了银行体系的融资意愿。近来余额宝的收益率出现下降,这被认为一方面是中央银行采取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操作,缓解了金融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今年以来银行体系开始对协议存款进行重新定价。从余额宝协议存款合作方看,也存在风险约束问题。如此规模庞大的存量资金需要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风险,这势必也将限制余额宝收益率的增长。

第三,过去,相当规模小额活期存款长期趴在银行账上,与定期存款并无实质性差异,却只能享受极低的活期存款收益率。这本身或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而余额宝只不过是对现行制度设计上的弥补,但体现出普惠金融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余额宝将理财的门槛降低,使得更多的草根阶层可以享受更加公平的现代金融服务。

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来看,余额宝所具有的现实经济意义,会不会有可能使之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一条重要路径?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蓬勃发展态势,也要求监管部门尽快明确并出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举措,以防范相关产品可能面临的技术、流动性等风险。

普惠金融在中国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普惠金融被写入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后,在制度探索和实践上都有较大进展。官方学者认为“普及性、可得性、便捷性、包容性”是普惠金融的四个主要特征:普及性让金融的供给无论在农村或城市,无论何种人群,都能够享受到;可得性让金融的供给无障碍、无门槛地到达所需要的人群;便捷性指的是让人群高效而随时随地的享受金融服务;包容性则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金融的本质需要兼顾政策性和商业性,普惠金融也同样如此,风险高和成本高是普惠金融所必须直面的两大难题。普惠金融并不意味着廉价服务,否则将使得普惠金融机构的风险不能被收益覆盖,导致缺少可持续的、更大规模的资金进入普惠金融机构。要解决这个问题,普惠金融就需要商业可持续,即从商业上想办法找技术来解决风险高、成本高的问题。中国金融界认为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最大难题,也是辨别真假普惠金融的重要标志。

蚂蚁金服的总裁井贤栋最近说,“互联网金融首先是普惠金融。金融行业根植于自身业务、着眼于客户需求、置身于互联网生态,积极扎实地进行业务探索和实践,一定可以在未来呈现互联网金融的丰富图景。余额宝有了3年成功的普惠金融实践,我们相信它一定不是最后一个。”但余额宝之类的普惠金融未来最重要的服务群体是什么,未来究竟向什么方向发展?。

央行研究机构的一位高层最近有段话说的比较明确:当今移动互联时代,家庭金融正在崛起。中国人的家庭财富大概120万亿,中国的GDP是70万亿左右,还不到两倍。202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100万亿,家庭财富会积累到至少200万亿,这就涉及综合配置问题,家庭资产配置将是普惠金融未来的重要服务对象,普惠金融要为之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从家庭金融的角度来看待普惠金融,就会希望其能够提供一个多方面配置家庭资产的方案,以此可以比较好的提高家庭和个人的福利。怎么做到?主要还是要看大数据,需要通过大数据给千百万个家庭、相对低弱势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家庭资产配置方案。无论这段话的本意是否要把普惠金融引至银行界所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家庭金融从根本上说,也应是普惠金融未来的真正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