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6301523452kL9lCn8Br.jpg

英国脱欧:重谋大国棋局

周江林 2016-6-30 15:23:51

周江林

1586年,23岁的莎士比亚因非法狩猎鹿被起诉,为躲避起诉从斯特拉特福逃往伦敦。当时的英国处于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名义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专制政治,实际上推崇个人的进取精神——自由主义传统得以追捧和普及。这是英国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期。

1588年5月,腓力二世执政的西班牙组建130艘各类战舰和3万士兵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7月8日,无敌舰队竟然被英国军队打败了。

与西班牙的纷争证明,英格兰这样一个曾经弱小的民族,已经有了可以制服强大帝国的威力、决心,爱国主义和个人进取的激情使整个英国充满信心。另外,通过羊毛交易,英国经济也取得了大发展,从而取代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大国。

另一个英国黄金期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时间为1837年-1901年,工业革命更使英国在全球拥有统治性强权,它的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其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同时,文艺运动显出群星夺目的盛景——软硬件一同傲视世界,英国上升为“日不落帝国”顶峰。从此,英国人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主权意识而自居。

而今天,为了维护多方利益,如巩固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维持英镑的价值、对移民大量流入的限制,以及提升英国在欧盟的说话分量等,英国选择了脱欧。

岛国心理

地缘格局使得英国与欧陆之间注定只能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地理上英国并非欧陆的一部分,而只是西北隅的岛国。把它与大陆分隔开的只是英吉利海峡。海峡宽约240公里,最窄处仅34公里,但即使横贯多佛海峡的海底隧道早已运行,加强了英国与大陆的联系,但两者间仍隔着大海。因此“身在欧洲却不属于欧洲”的信念在英国人心中滋长,当他们提到欧洲大陆时,直称“欧洲”,就好像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这种距离不近也不远,使历史上的英国既能享有政治独立,又能与之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既能一定程度地避开欧陆的战祸,又能方便地吸纳先进的大陆文化。

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相对于欧洲大陆,英国文化是落后的。反映到语言上,中古英语大体上是一种未开化的“部落”语,现代英语虽然先进,但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陆语言——源自法语、拉丁语的词汇占比竟高达60%以上。及至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经济发展终于使英国文化焕发光彩,破天荒为欧洲贡献了莎士比亚,可著名的莎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等,不仅地点设在大陆,还以大陆人为主角。莎剧主题屡屡涉及意大利,其36部作品中有13部场景设定在意大利。从中可以看到,地处偏远的英国人对欧陆文化是何等的向往。

与法、德陆地中心主义如何不同

所谓欧盟三驾马车英、法、德三国,从历史至今,一直在争夺老大的话语权。虽然同属于欧洲国家,同在基督教文明之列,但英国与欧洲大陆,尤其是与法、德之间的确存在着诸多差异。

英国人面对问题时常常依据历史经验。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也正是这一年,英国宣布废除君主制。但英国人不习惯于缔造全新的东西,不久很多人又开始缅怀王国时代,所以很快英国王室实现了复辟。1688年,英国又爆发了革命,但这次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英国一方面保留了君主,一方面强化了议会的力量,将经验性与革新性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英国人才踏实下来。此后英国一直将虚位君主保留至今。

而法国人不同于英国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将法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自此君主制在法国被消灭,新精神开始。同法国一样,德国也善于突破历史经验的枷锁,缔造全新事务。1871年,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运筹帷幄之下,将一个原本松散、各自为政的德意志邦联统一成强大的德国。

欧洲大陆国家一直存在着整合欧洲大陆的情结,这一点从诗人但丁的《论世界帝国》和哲学家康德的《永久和评论》中可以看出,它们都以欧洲为中心,希望从欧洲的整合做起,缔造出设想中的世界一体局面。

英国因其在地理上与欧洲大陆存在间隔,在行动上与欧洲大陆关联并不紧密,这样在拿破仑或希特勒征服全欧洲时期,得到了足够的喘息之机,并成为影响之后欧洲局势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样的经验,又进一步让英国觉得,与欧洲大陆保持距离是正确的。

对欧洲采取了光荣独立政策

英国与欧洲关系历史悠久,联系密切又错综复杂。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在政治上建立议会制,而欧洲大陆还在教会统治之下;宗教上,伊丽莎白一世采取新教改革后,英国与欧陆的宗教拉大差距;经济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和贸易国,经济上实行自由主义,而欧陆国家则偏爱保护主义。

英国长期以来对欧洲采取了光荣独立政策。1880年代起,英国在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和索尔兹伯里侯爵任内奉行的一项外交政策,外交大臣罗斯伯里在1895年阐述道:“我们应当对外保持统一战线。”这样一来外国政治家们就会认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某一届政府,“而是一个伟大、强大和团结的民族。”

二战重塑了世界格局

一位美国记者悲哀地描写二战后的情景:“欧洲就像一条被搁浅的鲸鱼,在阳光下渐渐腐烂。”欧洲各国受二战重创,普遍衰落;美国迅速崛起,推出欧洲复兴计划的“马歇尔计划”,美国因此也一跃成为西方世界的超级大国;还有,亚非拉国家的兴起。

相比之下,英国在二战中虽也遭受不小的损失,但国力仍强于其他西欧国家,同时还掌握着诸多国际资源。基于这种格局和现实与历史因素,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政策——英联邦环、英美环、英欧环。

“三环”中每环的重要性是不一的。对于英联邦,英国能直接掌控且与英国本土的利益关系也最密切,故排首环;美国二战后崛起为超级大国,又曾是英国殖民地,在人口种族、语言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与英国有密切联系,故排次环;而英欧环则排第三环。

战后初期,在“三环外交”政策影响下,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持消极态度。基于实用主义,英国不愿美国直接插手欧洲事物,想借重并影响甚至控制欧洲,但民族优越感以及大国民族心态又不愿自己陷得太深插入欧洲事务而损害了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及行动自由。这种消极态度显然对于谋求联合的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二战后初期,英国未能很好引导欧洲一体化。

脱欧根源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兴起,而英国的主权理念根深蒂固。1949年10月英国内阁的一份文件指出:“我们必须像过去那样一如既往地保持我们与其他欧洲国家性质不同的身份, 根本不能与它们实行全面的一体化。”此后英国以反对超国家主义为由, 拒绝加入50年代在欧陆建立的三个共同体,而这三个共同体便是欧盟的前身(在法、德影响下逐渐壮大)。

为经济形势所迫,促使英国调整对欧政策并在1961年申请加入欧盟。然而,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反对,称其为美国用来打入欧共体的“特洛伊木马”。英国在多次被拒绝后终于1973年1月1日才入欧成功,而几经坎坷后在欧盟内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已无法与法、德抗衡,只能算是欧洲老三。但英国凭借和美国更为密切的传统联系,一直以大西洋两岸的调停者自居。

尽管加入了欧盟,英国又经常与欧盟不合拍。再后来,英国拒入欧元区,反对欧盟走联邦主义道路,一心寻求政治独立。由此,英国以独立于欧元区之外的特殊性彰显英国的存在。简言之,这也是英国证明其大国地位的一种策略。

英国学者安东尼·史密斯在《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指出:“英国人与德国人、法国人没有共同的神话、象征和历史记忆,也没有共同的黄金时代能够用来激起这些国家民众的共鸣。”这才是英国脱欧的根源。(作者系《空中生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