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商务部近日印发了《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并设置了包括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和国际经贸关系全方位拓展在内的4个主要目标。
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4个领域的一些量化目标,例如预计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货物贸易不设量化指标
值得关注的是,唯一一个没有提出量化目标的项目是货物贸易,仅仅提出了“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进口规模扩大”的目标。对此,商务部综合司负责人解释称,“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增大,国际市场需求仍持续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传统优势弱化,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似乎货物贸易的指标是商务部最没有信心的一项:十二五规划预计货物贸易增长10%,但实际只完成了5.9%。
而近几年,货物贸易已经连续多年未完成量化指标,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预期目标为6%的,但去年外贸进出口实际增长-7%,货物贸易甚至成为当年《政府工作报告》25项硬指标中唯一未能完成的一项,所以2016年并没有对货物贸易设置具体的量化目标。
“货物贸易的量化目标不好制定,国际市场对货物贸易的影响很大,而现在世界经济严峻复杂,外贸形势也不明朗。”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不具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商务部对于货物贸易十分重视,但是近几年商务部想尽了办法,仍然无法遏制外贸下行。
虽然没有量化目标,但是商务部对货物贸易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规划》中提出了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
“当前,我国外贸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既与外部需求不振密切相关,也是外贸结构调整滞后等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迫切需要转换增长动能和竞争优势,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上述综合司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去年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稳外贸措施接连出台,企业也感受到了政府急切的心态。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近日在上海调研外贸工作时强调,面对上半年异常严峻的进出口形势,要切实把中央出台的各项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着力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努力提高外贸发展竞争力。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如果从“十二五”期间的经济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服务贸易的增长都是十分迅速的,所以“十三五”规划对于电子商务和服务贸易也寄予厚望:《规划》提出,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十三五”期间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对外贸易比重明显提高。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3624亿美元增长至7130亿美元,年均增长14.5%,为同期世界服务进出口平均增速的2倍。同期,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从10.9%增至15.4%,服务贸易的全球排名从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
上述综合司负责人指出,之所以设定上述目标,是因为中国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将继续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和计算机、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贸易将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除此之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试点地区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部分试点效果好的地区升级成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会同有关部门认定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支持基地内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各地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集成政策、创新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服务贸易虽然增长迅速,却存在着严重的逆差。数据显示,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130亿美元,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大国。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额快速攀升,成为全球最大服务贸易逆差国,2014年,金额是全球逆差排名第二的德国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