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学光 北京报道
“万科究竟能不能和华润、宝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谈一谈?”这似乎是很多关注万科事件的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现在三家手里都攥着一把牌,都坚信自己能赢,不把手里的牌打光了,他们是不会坐下来谈的。”一位和万科、华润都有接触的内部人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7月19日下午,网络媒体忽然传出一份《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的报告》(以下简称“举报信”),据称来自万科内部。该举报信对于宝能系旗下钜盛华的九个资管计划涉及的信息披露违规、成立的合规性、表决权的合法性以及涉嫌股价操控等几大内容向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机构进行了举报。
“举报信”一出,瞬间引爆了舆论,关于“举报信”内容和信批流程的合规成为争论的焦点。然而记者注意到,在钜盛华资管计划正处于平仓边缘,遍地急需救援资金的关键时间点,这封“举报信”重点是供给钜盛华资管计划中的合法合规性以及投资风险,万科此举更明显地意图是吓退那些企图为宝能系提供后援的资金。
如果“举报信”所述成立,对于宝能系无异于釜底抽薪。那么,这封“举报信”是否就是万科手中一直没有扔出的“王炸”呢?
九个资管属违规“通道”业务
该“举报信”认为,钜盛华所披露的九个资产管理计划当中,除一个东兴证券作为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东兴信鑫7号)之外,其余八个均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的“一对多”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计划,而这些资产管理计划是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
首先,“举报信”认为这九个资产管理计划属于违规的“通道”业务。据钜盛华披露信息和万科了解的情况,九个资管计划的合同约定万科A股为唯一投资标的,约定投票表决权归钜盛华,约定任何投资建议均应由钜盛华下达,管理人不得擅自就《资产管理合同》项下委托资产进行任何投资操作。管理人买入万科A的数量和时点完全听从钜盛华的指令,甚至有的管理人将交易系统直接外接给钜盛华。而且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钜盛华将九个资管计划定义为“信息披露义务人(钜盛华)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等于公开承认了九个资管计划的通道业务性质。
万科希望监管部门核查钜盛华利用九个资管计划账户买入万科A股的详细过程,如果确认钜盛华直接操控这九个资管账户直接买卖股票,那么涉嫌《证券法》中命令禁止的“以他人名义设立账户或者利用他人买卖证券”的规定。
除此之外,“举报信”还援引了多条法规和监管规定,逻辑推定认为钜盛华的九个资管计划涉嫌“场外配资”。这意味着上述九个资管计划将按照《关于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品相关工作的通知》予以清理,同时,上述九个资管计划也不具备表决权的资格。
当“强平”遭遇“限售”该怎么办
除了质疑钜盛华的九个资管计划的合法合规性之外,“举报信”还在为这九个资管计划的优先级出资人提示风险。
“举报信”认为,钜盛华的九个机构化的资管计划,其中关于预警、补仓和平仓机制的运作程序均建立在持仓股票具有流动性可以随时卖出的基础上。但是,由于这些资管计划作为宝能系的一致行动人,那么九个资管计划所持有万科A的股票应该按照规定在12个月内禁止出售,这意味着目前已经濒临平仓线的几只资管计划,将无法强行平仓,也就无法确保优先级资金的安全。
“举报信”认为,“鉴于股权之争,多家投行已下调万科A的目标价。如果万科A股股价达到各个资管计划的预警线和平仓线,在万科A股处于锁定无法出售的情况下,资产管理人难以实现强制减仓、平仓止损,优先级理财资金份额持有人将蒙受重大风险。”
据此,“举报信”希望监管层能够核查“九个资管计划之管理人和优先级委托人是否事前知悉此次投资的万科A股股票将被锁定12个月以上,存在无法减仓平仓导致优先级委托人受损的风险;是否就此取得了全体委托人的同意。”
这封“举报信”相当于给监管层出了一个难题。
如果认定九个资管计划是合规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钜盛华的一致行动人资格,那么这些优先级资金必然面临账面浮亏的风险;如果认定这些资管计划不合规,或者不能作为钜盛华的一致行动人,不承担限售的义务,那么一旦其中的一只产品触及强行平仓,将会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从而产生类似于去年股灾时场外配资一样的踩踏事件。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资金对于宝能系的风险已经开始警觉了。
根据《财新》此前报道,安信基金曾于去年12月18日、今年7月7日先后备案“安信基金信心增持1号”和“安信基金信心增持2号”两只资产管理计划,疑为宝能系提供增持托市资金,但是这两只资管计划此后并未成行;此外在6月22日,钜盛华向深交所递交了150亿元小公募债募集计划,根据媒体报道该募资计划也遇到了资金的冷落。
“姚老板并不缺钱”,有投资者坚信这一观点,但是当整个宝能系的投资风险开始因万科A股价下跌而不断积聚的时候,外围资金是否还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姚老板,就要看姚老板能够给这些资金已多大的信心。
而这次针对“举报信”风波的反击,也是姚老板必须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