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css/style2019/img/logo.png

个人理财遇瓶颈 企业理财能否救赎互金?

张夏楠 2016-7-23 00:45:21

本报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企业融资及企业级理财正在成为众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新的发力点。

继开鑫贷在7月17日宣布推出企业理财业务后,7月20日,宜信正式发布“翼启云服”平台,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定制理财及现金管理等服务。

5月底时,京东金融也曾推出企业理财产品“企业金库”。不过京东金融方面称,就此业务目前尚无可供发布的数据。

个人理财用户的资金成本偏高,甚至有机构在近期宣布退出这一市场。相比之下,企业理财却变得“抢手”。

市场空间大

企业级服务升级

宜信此次推出的“翼启云服”包括了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链属企业提供服务的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产品“翼启融”,为商超产业链中小微供应商服务的产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商超贷”、企业定制理财服务产品“翼启财富”,以及基于云端的现金、成本、预算等管理系统“现金罗盘”和“指尖报销”。

对于“翼启云服”的推出,宜信创始人兼CEO唐宁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称,首先是因为宜信在企业征信、高成长企业债、基于大数据的电商贷款等业务方面有大量的数据积累。正因为已经有了相当的布局,“翼启云服”业务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而并非新兴事物。

至于企业理财,唐宁表示,只是现在“翼启云服”上面的一个增值服务,“我们首先是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现阶段供应链融资需求是首先最重要的痛点。”他同时表示,企业理财的需求也是实际存在的。在经济下行时,中小微企业的市场空间比以前小了,“所以要算细账,企业资金打理和不打理差距很大”。

对于个人理财与企业理财的业务分布,唐宁回应认为,个人与小微企业主的角色划分并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从宜信的角度,许多财富管理客户、高净值客户自身就是中小微企业主,其需求在融资、财富管理等方面都有体现。

而在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看来,国内的企业理财才刚刚起步。“这个市场有点像5年前的个人理财,刚刚觉醒,市场互联网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一般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动力去为企业闲置资金增值。”他表示,开鑫贷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盘活其所服务的、以及股东上下游的上万家企业客户,激活理财需求。

周治翰认为,与个人理财产品相比,企业理财对于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合规性要求更高,监管也更加严格。企业在选择理财方式和产品时,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合规、收益、流动性的考量,比个人理财要理性、专业。

“一般来说企业的资金消耗量较大,需要生产再投入,企业闲置资金理财,既要求流动性高,又要求安全性强。因此,供应链金融、大企业融资等底层资产项目,应该会比较受青睐。”周治翰表示。

在推出企业理财业务的同时,开鑫贷同时宣布了会与上市公司、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子公司的计划。

对此,周治翰向本报记者解释,成立这类子公司主要是为了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旦这类公司试验成功,开鑫贷可以与更多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产业公司合作,提供更丰富的企业定制化理财,加快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他称,具体的运作方式会在近期进一步披露。

运营成本高

个人理财被弃?

就在7月20日,美利金融正式发布公告结清理财用户账户,全面退出线上理财。能够获得比个人理财成本更低的机构资金,是美利金融给出的主要原因。

美利金融高级副总裁史志隽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表示,此举主要是从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考虑,而并非因为对监管的顾虑。“机构资金的优势在于资金规模大、运营成本低、合作更稳定、资源更集中。”

中子星优财在3月时从原有的个人理财业务转型,上线了企业理财产品企明星,目前已经实现3亿元的交易规模,投资企业超过200家。

“个人理财的资金不稳定,而且在运营维护方面比较麻烦,成本也相对高。” 中子星优财CEO张鹏表示,现在“企明星”面对的企业理财资金的投资门槛100万元起,能够更快获得规模效应,“最重要的是企业行为相比个人更加理性,在专业、容错方面都更好”。

但他同时提道,相比而言,国内个人理财市场经多年培育,个人投资者的理财意愿较为强烈,而企业理财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市场。“很多企业主还没有现金管理的意识,或者对企业理财的认识较为片面”,市场教育仍是比较重要。

周治翰认为,在规模上,企业理财一般单户金额较大,而个人理财小而分散;在成本上,企业资金明显低于个人。

“从长远来看,机构和个人客户在开鑫贷的生态圈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人理财和企业理财的结合,可以在开鑫贷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抚平经济周期带来的利率波动,这种缓冲有利于平台做大做强,吸引更丰富的优质资产。”他强调。

至于个人业务相关的监管日益严格,是否也是机构转向企业客户的原因之一?几位采访对象均表示否认。唐宁称,“非常明确地讲,没有什么监管方面的考虑。”张鹏也认为,机构更多是看到了这一市场巨大的潜力。

“在国内,真正提供TO B金融服务的专业创业公司还屈指可数。而企业对理财的需求却是日益增长的。国内有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一旦需求爆发,将启动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张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