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福蒙蒙 北京报道
稳外贸再出“实招”。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了《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出口企业将按纳税信用级别、税收遵从、净资产等标准划分为四类。与现行制度相比,新《管理办法》的一大亮点是对不同类别企业的退税待遇做出了明确量化规定:一类出口企业可优先办理出口退税,即如果相关申报材料符合要求,5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出口退税手续;二类企业可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三类和四类企业则分别需要15个和20个工作日。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口退税过去曾经是困扰他们资金链的一个“难题”,许多企业需要半年甚至1年的时间才能拿到出口退税,有的外贸企业甚至曾当着商务部官员直接发难,称政府是欠他们钱最多的人。
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个省市的外贸企业了解到,相比前几年,企业对于出口退税的抱怨有所减少,出口退税到账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很多出口退税都可以在2个月内到账,个别优质企业甚至可以在2天内拿到出口退税。
最快2天到账
“过去企业申报资料后需要等到相关海关信息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齐全后,才能进行审核退税,这个过程快的也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现在,企业申报资料后,几天就可以实现退税,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状况。”山东一家大型服装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张晓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山东省早已实施出口退税分类管理,他们作为一类企业,出口退税周期大幅缩短。
张晓对记者表示,出口退税提速以后,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运行成本。此外,原来需要财务人员多次往返税务部门,这方面的人工成本支出也很高,现在手续却简便很多。
虽然很多地方的出口退税周期都在大幅缩短,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享受到出口退税几天就到账的待遇,当月到账、次月到账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
浙江宁波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显云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外贸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出口退税这方面确实比以前快了很多,特别是浙江地区对此十分重视,基本上当月或者次月就可以到账,“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般本月申报,下月月底就可以到账。”上海双屿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但他们还希望可以更快一点,这样企业资金流动紧张的状况就会得到缓解。
重庆一家科技企业财务负责人刘峰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前不久该公司一笔500万元的退税2天就审批完毕,当月就可以拿到退税款。“我上月15日提交的退税申报,月底就拿到退税款了。”
记者也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很多企业对出口退税不断提速拍手称好,但也有企业的退税并不那么顺利。
“我们是四类企业,退税周期很慢,还因为发函带来的核查影响了供货和资金流动。”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出口业务,规模并不大。由于公司出口退税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收到退税款,资金流动仍比较紧张。
出口退税再提速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新《管理办法》规定,出口企业将按纳税信用级别、税收遵从、净资产等标准划分为四类。和旧的规定相比,新办法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出口企业的分类认定标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很多地区都在实施出口退税分类管理。例如从青岛国税局通过分类管理,该地区已经实现一类企业2个工作日完成退税审批,二类企业10个工作日完成退税审批;江苏省昆山市国税局也为A级纳税出口企业推出了快速退税服务,企业递交退税申请后,2日内即可拿到退税款。
“按照国税总局的要求,我们去年就开始实施出口退税分类管理,这些年出口退税的速度快了很多。”一位地方税务局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对涉税遵从度高、信誉好的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可以实行先退税后审核,经核对申报信息齐全无误的,2日内办理出口退(免)税。而二、三类企业退税则要先审核,做好原始凭证抽查审核、复核;四类企业的退税纸质单证要进行逐笔人工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退税评估。
记者了解到,这次出台的新规最大的不同在于,根据不同的外贸业态,区别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和服务措施。对于生产企业仍要求年末净资产大于上一年度,且该企业已办理出口退税额,而对外贸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则放松了要求,净资产比例只要分别达到60%和30%就可以。
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机关将在为出口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持续加强事前预警、事中审核把关和事后评估核查,根据企业经营的守法诚信情况对管理类别实行动态调整,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一类企业的出口退税便利。
“让更多企业享受到一类的出口退税便利,这可能才是这次政策的重点所在。”一位外贸行业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前按照标准,许多非生产型的外贸企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很难被评为一类企业,退税周期长的问题仍然突出,这次的新规放宽了对这两类企业的认定标准,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
这个政策出台有这样一个背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11.13万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出口6.4万亿元,下降2.1%。自5月至今,中国出口先导指数已连续2个月回落,预示今年三季度出口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不仅仅是中国一家出现了贸易下滑的困境,提振外需并非政府刺激就可以实现,而减轻企业负担助其“轻装上阵”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