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吴小曼
“华夏月度好书榜”是由《华夏时报》文化版编辑根据出版社提供的当月新书书目、电商平台及各大书店的月度“畅销书单”、豆瓣书评的热点新书书评等而综合制作出的一份“好书书单”。“月度好书榜”顾名思义主要以上月上市图书为主,但也入选了部分持续半年内的“畅销书”,兼顾“精英视角”与“民间立场”,以“好书观天下”,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当下思想、历史、人文动态等。
8月份书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但比起前几届的观众潮与版权热,这届书展相对显得冷清,而诺奖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携《二手时间》亮相上海书展却掀起了“签售热”与“媒体热”。随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北大与中国评论家、作家的交流却成为今年来文化界的大事。
“经历过中国的时代转变,会发现《二手时间》与我们的经历有共通之处。”很多学者、作家与读者渴望与阿列克谢耶维奇交流就在于能从她的洞见中找到中国社会转型的答案,但交谈后很多学者明显感到失望,觉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对苏联社会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但她却不了解中国。
对于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说,与其向大家解答宏大的历史叙事,不如听听中国人的爱与生活,显然这些人并不关心个人生活与爱,他们只想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亲历中找到苏联解体的答案,对于阿列克谢耶维奇来说,帝国崩塌不是她关注的重点,她想再现的是被宏大历史遮盖的个人情感抉择,这些“红色人类”包括苏联官员、教师、普通人,他们在苏联解体中拥有了“自由”,但却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如果乌托邦引来了灾难,贪婪的资本主义模式则把我们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破坏了环境,造成了精神的虚无,还留下什么路可以走?”面对解体后的苏联社会生活现状,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在寻找答案,但现实让她疲惫,她觉得现在的俄罗斯人完全被美国的“二手消费品”占据了生活空间,他们已丧失了判断事物的能力,这些思考不知能否适用于我们这个看似有活力的经济社会,大家都在忙于挣钱、忙于消费、娱乐,但又对自己的财富与未来没有确定性,对于阿列克谢耶维奇提出的想了解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爱,却没有任何人附和,这让阿列克谢耶维奇感到疲乏,她说她不想重复几天来的话题,但明显我们对历史、社会转型的焦虑要大过对自身生活了解的兴趣,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后不得不推掉好几家媒体的专访,也包括《华夏时报》。
我完全能理解她的心情,她是站在后帝国时代看社会生活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而我们还在旧有体制的禁锢中,虽然打开了身体欲望的大门,却勒紧了思想的枷锁,无疑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又何从去谈爱与生活?
所以看《二手时间》心情是复杂的。“老一代人认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这本书告诉我们,有了自由并不是有了一切。”这是译者的话。
与《二手时间》可以对比着阅读的是基辛格的《白宫岁月》,这是上海译文在“书展”上推出的一套重量级的“基辛格回忆录”,共四册,当下正是美国大选的“造势”年,希拉里与特朗普,他们最后谁将入主白宫,其实可以通过基辛格的《白宫岁月》了解美国政治规则与破解权力运作的密码,美国是一个透明的规则社会,但也不乏理想色彩,所以了解美国不能单纯从现实主义出发,还要结合美国的文化根基即基督教清教文化的“使命感”,这也是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纵横捭阖,但也碰到第三世界国家的误解与误判的原因。
基辛格是一个传奇。他创造了20世纪世界政治的多个标志性事件。21世纪全球化在20多年的成功推行中,却造成了新的贫困与财富分化,从而遭到地方主义与本土性的挑战,世界未来向何处去?这些书的作者、作家给出了他们独立的思考与见解。
1、 《二手时间》
阿列克谢耶维奇著
中信出版社
《二手时间》创作于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提名前,2015年中信出版社拿到版权,
2016年年初出版。《二手时间》之所以在中国引起关注,
是因为书中讲述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一个和中国在很多方面息息相关的大国的历史剧变。
阿列克谢耶维奇把《二手时间》称为“苏联解体的百科全书”。
译者认为这本书确实从民间的各个角度,用一种很冷静的、直接采访的方式,
而不是加入第三者描绘的方式,展现了经历过苏联解体的那一代人的遭遇和感受。
2 、《白宫岁月》
基辛格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中译本分为4册,是基辛格对自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经历的回忆。
该书1980年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是基辛格对这一重大历史时期恒久而宝贵的贡献。
回忆录中,基辛格没有记录过多的个人经历,在他的笔下众多国际大事件跃然纸上,
如亲赴巴黎与北越进行秘密谈判、1970年约旦危机爆发、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战争打响、
通过秘密渠道与苏联领导人进行面对面谈判、秘密访华及次年尼克松的首次中国之行、
1972年在莫斯科与北京召开了历史性的首脑会谈……基辛格记录了风云时代的重大事件。
3、《最后的乌托邦》
塞缪尔·莫恩著
商务印书馆
《最后的乌托邦》是对20世纪人权史的重大贡献,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人权史著作。
它对“人权”的起源做出了透彻的解释,阐明了人权观念如何登上历史舞台这一问题,
并对人权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不确定的未来做出了有益的追问。
今天,象征着某种国际正义的“人权”正为无数理想主义者们所青睐。
它为我们带来了一幅更美好的人道主义社会的图景。
尽管人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植根于历史与文化深处的普适价值,塞缪尔·莫恩却指出,
这一激发了诸多社会运动的理念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为人熟知的。
4、 《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球通史》从严格意义上不算是新书,它自上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已经出版了7版,
中译本新书是第7版修订版,即在第7版基础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
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清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
该书从史前讲到21世纪的今天、历史跨度非常大,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
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
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
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
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
5、《神秘的量子生命》
吉姆·艾尔——哈利利、约翰乔·麦克法登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在整个科学领域,量子力学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生物研究领域转向量子学,
“量子隧穿”是吉姆·艾尔——哈利利的研究重点。
1999年,他与生物学家约翰乔·麦克法登联合发表了量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
酶促反应,光合作用,嗅觉,鸟类的磁感应,基因的复制,
心智之谜,生命的起源,这种种现象都与神秘的量子世界有关。
“如果有一天,人造生命真的成为现实,那将意味着我们终于理解了生命的本质。”
6、《鞋狗》
菲尔·奈特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讲述了耐克“从0到1”的过程:
作为一位美国俄勒冈州的普通人,他出于对跑步的热爱决定进入跑鞋销售领域,
从50美元起步,带领一支个性古怪的“杂牌军”,游走于随时破产的悬崖峭壁,
却最终缔造了一个强大的体育商业帝国,
让耐克标志成为少数几个可以被全世界人毫不费力认出的商标之一。
创业过程中,他遭遇过合作伙伴的背叛、开户银行的翻脸、竞争对手的构陷等等,
菲尔·奈特一路攀爬,如何与鞋疯狂共守,这是一部很好的商业励志书。
7、《看,那些小丑》
纳博科夫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看,那些小丑》是纳博科夫的自传小说,比之读者熟悉的《洛丽塔》,
其自传情感更加幽微,这也许是一个落魄贵族、流亡者对自我的再次追问。
《洛丽塔》写一个老鳏夫对一个小女的迷恋,进而控制她、违背她的自然成长,
其实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堕落文化和对人的物化,其实纳博科夫在写另一种控制,
对于从苏联极权专制流亡到美国的纳博科夫来说,
资本主义却也在用商业的控制让人成为消费的奴仆。
《看,那些小丑》不乏调侃,但语言依然旖旎,充满哲人的忧思。
纳博科夫一生迷恋蝴蝶,他甚至把写作、女人当做研究蝴蝶的另一项工作。
8、《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隋唐》
易中天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从先秦到隋唐,洋洋洒洒,共16卷,可说是一部大部头的“中华历史”书,
易中天以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从尧舜禹时代,追踪了我们祖先的文化,他正本清源,
回到了中华文明的源头,从神话起源讲到“贤人政治”,
然后中国人又是如何抛弃了神话传统,
即从“敬天”到“敬人”,即从对“上天”的崇拜到对“帝王”的崇拜,
这样的“文化早熟”让中国历史一直陷入治乱的循环中,
这或许会开启我们对历史新的思考。
9、《社交的本质: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
兰迪·扎克伯格著
中信出版社
兰迪·扎克伯格(Randi Zuckerberg),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
Facebook创业元勋、全球市场开拓人,执掌Facebook市场营销6年,
带领Facebook从美国大学校园走向全球。
兰迪·扎克伯格阐述了社交的本质,并首次披露Facebook的商业策略。
她以社交媒体实践者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在Facebook负责营销的从业经历与成长故事,
以及对互联网和社会未来变化趋势的思考,并给组织和个人提出了解决方案。
10、《制造大片》
艾普斯坦著
台海出版社
作为哈佛大学的政治学博士,
艾普斯坦用研究政治的方式深入好莱坞的制片模式中,
跟踪了六大电影巨头的运作机制,揭示出好莱坞的本质和全貌,
这些巨头如何通过控制上下游、以重组、资源互换来达到共赢,
而为何一家独大的局面难以出现,
就在于一个垄断的市场阻碍竞争与行业发展。
目前在金钱的诱惑下,中国国内的电影资本却想控制从生产、发行的各个环节,
最终只会带来劣质的电影产品,从而让电影行业丧失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