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宏观 金融 证券 产业 公益财经 地产 能源 健康 汽车 评论 人道慈善

https://uploads.chinatimes.net.cn/article/20160912145412nhb1ewTr77.jpg

实体经济疲软症“红处方” 吕行健:产业和金融亟须有机地融合

陈岩鹏 2016-9-9 23:39:30

本报记者 陈岩鹏 厦门报道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困难阶段。”著名经济学家、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表示。

在9月9日举行的第九届全球PE投资之旅暨科技产业金融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邱晓华说,传统的经济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原有的红利渐行渐远,而新经济还没有完全成长,因此传统产业今天的困难就比以往来得更加突出。

全球PE投资之旅创始主席、世用集团总裁、世康博产业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行健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今天实体经济的困境,是近年来实体企业经营环境的持续恶化所致。

吕行健建议,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要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整合、金融支撑三者有机融合,相互依存,这是走出迷茫困境并走向光辉大道的指路明灯。

症结

在邱晓华看来,上一轮中国经济之所以走得快,是因为支撑上一轮经济的许多因素是正能量的,人口数量红利、资源红利、环境红利、政策红利等诸多红利支撑了上一轮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今天这些因素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很大程度上,这方面的有利因素正转化为不利因素,传统产业正面临着市场、成本、环境、资源、债务、人口等方面的制约。

“这六个制约因素是今天传统经济出现困难的最主要的国内因素。”邱晓华说,“我们转型升级就是要去掉这些不利因素,改变这些不利因素。可以想像,要改变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困难期还远远没有结束。”

吕行健认为,当前经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空心化、金融泡沫化问题,最关键是实业与金融已经实质脱节,失去了利益的一致性;但实际上,实业若无金融支持难以创新发展;而金融如无实业基础,则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衰败。

近10年来,受房地产厚利的诱惑,银行资本、社会资本甚至不少工业资本,持续流入房地产业,并沉淀为沉没资产,实体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00年的M2全部货币是13万亿元,现在是150万亿元。著名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发现,“房地产充当了资金的蓄水池。”政府释放的流动性源源不断地被房地产市场吸纳,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房地产化、房地产金融化,这就是现在的现实,最极端的就是投资者炒房,开发商炒股。”水皮称。

水皮认为,房地产现在已经不是绑架中国经济的问题,而是绑架了方方面面,绑架了市场,绑架了每个人。吕行健也注意到,很多做房地产的做金融,做金融的在做其他的实业,都是错位,这是很可怕的,国家的产业是很难成功的。

同时,在新经济的挤压和诱迫下,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生存压力剧增。资本短缺伴随人才流失,实体企业的创新能力由此逐渐衰竭。

趋势

吕行健认为,房价持续高涨、融资成本增加、新经济体的冲击三大关键原因直接导致这样的结果。

正所谓“对症下药”,找出原因所在,才是找到对策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为近几年来游走于科技、产业与金融之间的资深专业人士,吕行健认为,要走出实体经济困境,必须首先找到克服以上三大诱因的路径。

在他看来,如何把产业和金融两大板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一体化、合作长期化,这是解决企业到底能不能走得更快、金融到底能不能落实的一个关键问题。

邱晓华也认为,企业发展应该顺应跨界融合的趋势。“做实业的要和现代金融工具紧密结合,和移动互联网紧密结合,这条线的跨界融合应当成为企业顺应的第一个方向。”他说。

第二个趋势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从产品的设计到研发到制造到销售到服务,整个一条链形成生态圈的发展趋势是未来企业应当去顺应的又一个跨界方向。

吕行健提出了“产业金融创新”的构想,即“产业为本、金融为用”,通过产业和金融有机融合来解决经济产业化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有机整合,以新型生物性产业科技园为平台,以旗舰企业为核心,实现核心市场公司化、产业协作生态化、产品供销集群化、生产能力规模化;二是金融高效支撑,强调供应链金融,适应性金融的快捷、高效、全程服务。通过产业金融创新,实现“产业帮金融落地,金融助产业腾飞”的协同效应。

吕行健以世康博新能源产业科技园为例,说明了科技创新、产业整合、金融支撑三者有机融合、相互依存的重要价值。在吕行健的宏大构想中,世康博产业科技园是属于生物性生态产业园,具备四个特点:科技型、智慧型、环保型以及生态型。其中的四大关键要素是地方政府、运营公司、核心企业和金融公司。其中,地方政府仅负责土地供给和配套服务,产业园运营公司负责园区投资开发和商务服务,核心企业负责组织关联企业入驻并对其提供资本、技术支持,金融公司则负责以供应链金融和适应性金融为核心的各项金融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在管理上,则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手段,建立强大的数据中心,实施“云管理”,将园区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结合在一起,形成科学的决策系统。从而既体现集群化、规模化的经济效应,又发挥公司化、生态化的协同效应。

“生物性生态产业园是建立在产业金融理论及其工具创新基础上的。毫无疑问,没有产业支撑的金融投资是空的,而没有金融帮助的产业发展是慢的。产业金融的有机融合,正是为了实现金融‘实’和 产业‘快’的目标。”吕行健说。

吕行健最后特别强调,由于产业科技园规模较大,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紧密跟踪最新技术创新,以避免因新技术革命而被整体淘汰,而这是产业科技园中核心龙头旗舰企业的重大责任。这也是为何产业整合、金融支撑之外,必须加上科技创新,以形成“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战略犄角之势的原因所在。同时这还是科技产业金融真正实现有机融合,利益一体,并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