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小曼 北京报道
相比2005年宋庄首届艺术节,11年过去了,这11年来,是宋庄艺术区商业化、规模化、机构化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艺术“房地产化”的一个过程,借助“宋庄样本”,全国各地也有大大小小的艺术园区产生,但最终都因过分“地产化”,而难以促成艺术园区的健康成长,这也几乎成了各地“艺术区之痛”。
在10月5日刚结束的宋庄艺术博览会期间,作为对“宋庄艺术精神源头”的一种梳理与再发现,由艺术批评家吴鸿策展的“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大型艺术展于国庆期间在北京东区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参展艺术家几乎囊括了宋庄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同时还举办了“‘逃避的艺术’——作为一种自由主义想象与实践的宋庄艺术范本”学术研讨会, 10多位活跃的当代艺术批评家与参展部分艺术家就宋庄艺术区历史沿革及精神性源头展开了讨论。
当然,“ 作为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宋庄艺术精神”是否存在也引起了争议,这基于对艺术的“自由”与“独立”的不同理解。
该展览题目为“海纳百川,壁立千仞”,语出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大堂所撰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以此来言志和自省,寓意作为一个具有济世情怀的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包容心态和坚韧品质。吴鸿认为,对于广义上的宋庄艺术生态而言,即宋庄艺术区从早期零星艺术家的入驻,发展到以小堡村为核心,周边散布在各个村庄中的各种艺术家聚居地,这两句话,倒是可以用来分别对应宋庄艺术区的形成历史,以及艺术区里的艺术家的群体特征。
自中国第一批所谓“职业艺术家”的早年开拓者们自发的聚集于宋庄,以及在随后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一批批追随者们,到今天宋庄艺术区已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创作群体。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加入者,也有人陆续离开,不论是出于艺术市场的关注度还是以商业为目的建立工作室,但是,开放、包容、理解,一直是它发展至今的主线索。从早年的自发性聚集到现在晓喻全国艺术区范本,宋庄艺术家群体们
主动放弃体制化的职业、身份和收入,完全依靠个体化的创作方式,不仅支撑、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同时,还通过他们不同时期的创作,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取得世界性声誉贡献的同时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文化面貌。这也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宋庄艺术家”的主体性精神特征——坚持、坚忍和坚韧。
不过,让艺术家忧虑的是,目前在全国性文化产业热的背景下,各种“艺术区”如蘑菇般扩散,对宋庄范本的学习和模仿,也只看到现有的规模和生态。他们为了商业目的,会从硬件上拷贝宋庄模式,然后再移植艺术家入住,但都因“南橘北枳”难以成活,而目前宋庄却在放弃自己的传统,一味追求硬件的齐备,让商业机构入驻,艺术家只能搬离更僻远的地方,而目前的规模效应与商业化的集体场馆等,也让艺术家的“实验性作品”难以获得展出机会,而迎合大众口味与主流审美的作品的大量出现也在让宋庄的艺术精神丧失,而作为“追溯其精神源头”的展览与探讨几乎就成了一种文献与历史总结,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宋庄精神”究竟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
但在商业化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宋庄作为一个“实验艺术区”的使命已经完成,在几年前采访艺术家、批评家杨卫时,他早就对宋庄的“尴尬定位”有过忧虑,因为作为“宋庄人的宋庄”与作为“艺术家的宋庄”必然会发生冲突,宋庄人当然渴望宋庄房地产化,土地不断增值,而艺术家却不堪高房价之苦只能搬离,或许艺术家的宿命就是“流浪”,而唯有“在路上”才能保持活跃的创作状态”,那些“富裕起来的画家”,他们也部分参与到宋庄的“房地产”开发与场馆建设中,随着身份的变化他们的作品也模糊不清,宋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外部世界的缩影。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宋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自然会吸纳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画家、艺术家、音乐人与作家,目前它早就从一个单纯的“艺术聚落”向一个国际性的“艺术园区”在发生变化,而随着它的配套设施与展出机构的完善,其艺术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必将到来,所以包容、宽容与多元必将成为它的新的精神,但如何保持宋庄的“精神源头,不忘初心”,这也将考验政策层、地方规划者与艺术家的眼光与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