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工作排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0月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重要指示,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学习研讨会。会议提出,大力调整布局结构,切实按照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在主动减量、盘活存量、做好增量上下功夫,“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巩固发展一批。”
“清理退出一批”排在了第一位。而在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工作重点依次为: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位居末席。
“三个一批”顺序调整,是否意味着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工作重点开始发生改变?这其中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10月14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把“清理退出一批”放到前面来,更符合逻辑,也符合目前去产能的紧迫性。
以钢铁为例,整个钢铁行业去产能的目标是五年压减1.4亿吨产能,今年完成4500万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但据官方统计,今年上半年钢铁去产能的量为1300多万吨,仅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
清理退出“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抓手。国务院去年年底便提出,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但随着钢铁、煤炭价格今年以来的一路走高,清理退出僵尸企业的工作并不顺利,从而影响到去产能的进程。
“目前去产能的任务更加紧迫,中央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要初见成效,所以清理退出一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李锦称。而进入下半年,去产能也出现明显加快的迹象,截至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有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国资委和央企正在加大清理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力度,资产重组、破产清算等是清理退出的主要方式。
李锦表示,僵尸企业不救,这是非常明确的,清理退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越来越多僵尸企业被淘汰,去产能的进程会更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