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16周连涨! 10月19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报收于577元/吨,本报告期(10月12日至10月18日)比前一报告期上涨了7元/吨,较年初371元/吨上涨了206元/吨、累计涨幅达到了55.5%,继续刷新年内最高纪录。
“实际的市场价要比指数高得很多。”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据他介绍,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价格在10月1日就涨到了600元/吨,10月19日市场价已经到了630元/吨,而在BSPI的构成中,曹妃甸港和秦皇岛港的主流成交价格区间报收于575-585元/吨,每吨竟相差45-55元。
BSPI报告分析称,前期周评中列举的一些积极因素仍未消除,从而支持本报告期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和价格指数继续上涨。
积极因素有:国庆节后,主要产地资源偏紧局面暂未因为产能释放力度加大而得到缓解,秦皇岛、黄骅等主要发运港口煤炭库存水平依然偏低,国内海上煤炭运价上行,太原、等多个铁路局先后宣布取消铁路运价优惠或上调运价等。
上述人士也指出,9月份是传统的电厂囤煤的时期,而10月份又赶上大秦线检修,继续压低了环渤海诸多港口的库存。他预计煤价还会上涨,到10月底会涨到660元/吨。
这是监管层不愿意看到的。9月8日和21日,国家发改委分别启动了预案二级、一级响应,每天可释放30万-50万吨产能。此外,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炭去产能通气会并下发相关通知,要求适当增加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以尽快改善当前部分用煤企业存煤偏低的状况,满足冬储煤的实际需要。
尽管发改委一再表示煤价上涨不可持续,但煤价还在我行我素地狂飙,不断地刷新年内最高纪录。
煤价为何越调越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毕竟“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的政策还在,产能释放没那么快。
“这种人为的控制都是靠不住的,煤炭在能源利用比重中占到64%,对下游的成本冲击非常大,尤其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政府不会想给下游增加太多的成本,现在煤炭供需比较紧的情况,不是市场造成的,而是政府造成的,政府一定会做出反应。”林伯强称。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下发《关于适度增加部分先进产能投放,保障今冬明春煤炭稳定供应的通知》,允许符合相关条件的煤矿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
业界普遍预计这一措施会明显增加煤炭供给、抑制煤价过快上涨,甚至可能导致煤价下行,部分消费企业随之在采购过程中产生观望情绪,也对近期动力煤市场的炒作和投机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林伯强也认为,炒作和投资在助推煤价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借机冬季储煤加大了投机心理,但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
据了解,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积极拉运后,电厂存煤量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10月份是传统的用煤淡季,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已达到6000万吨;其中,沿海电厂存煤也已达到1250万吨,存煤可用天数高达23天,超过警戒线10-15天。
至于煤炭产能能否顺利释放,本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大型煤企更愿意释放产能,而中小煤企对此并不积极。
但对于林伯强来讲,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年煤炭产能过剩比去年更严重了,他预计今年煤炭的消费量会下降1亿多吨,但产能并没有那么快去掉,所以煤价继续大幅上涨缺乏基本面的支撑。
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地区动力煤价格和价格指数的涨幅出现收窄。10月19日动力煤主力合约虽创出年内新高,但在K线图上却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十字星,这是否预示着市场到了一个转折点?
“我认为煤价很快就要跌了,一旦趋势改变,跌的就会很快。”林伯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