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今年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呈现九大企稳特征,周期性底部已经显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表示。
10月21日,人民大学发布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称,沿着“权威人士”关于中国经济“L型”走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可能已经或即将跨越“L型”拐点,进入“—”阶段。沿着我们更早关于中国经济“不对称W型”走势的判断,中国经济正在高风险压力下加速筑底,迎接中高速稳态增长的曙光。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三季度实际GDP增速为6.7%,连续3个季度增速持平,结束了近年来持续下滑的趋势。
刘晓光代表课题组解读了报告:名义GDP增速达到7.8%,连续4个季度回升,完成了触底反弹。同时,名义GDP增速连续3个季度显著超过实际GDP增速,意味着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总体价格水平全面转正,通货紧缩压力大为减轻,经济增长的获得感增强。
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和投资增速双双企稳,内需较为强劲。9月份消费同比名义增长10.7%,比8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1-9月份消费实际增长9.8%,比上半年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
尤其是,自8月份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扭转,特别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结束了自今年初以来增速持续快速下滑的趋势,实现企稳回升;同时,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再度出现回升。
“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双双企稳,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中两个最大不确定性因素消除,短期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大为减轻。”刘晓光称。
外需也出现改善,进口和出口跌幅双双收窄。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出口10.1万亿元,进口7.5万亿元,实现贸易顺差2.6万亿元,同比扩大0.6%,对经济增长仍有可观的正向贡献。
而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9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0.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民间财新中国PMI达到50.1%,均高于50%的荣枯分界线。“这些变化说明,制造业和非制造的景气程度均有所改善,后期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报告称。
另外从供给面来看,各产业平稳增长,经济回暖特征明显。1-9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保持在6.0%,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9%,增速均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3季度工业增长6.1%,比上半年增速回升0.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在去产能的背景下,取得这一增速实属不易。
报告显示,1-9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3.4%,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两者增速相比上半年的1%和2.7%,以及2015年的-0.2%和0.5%,均有明显触底回升特征,尤其是3季度增速大幅回升,已经回到甚至超过2014年水平,实现了“U型”反弹。
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家问卷调查也显示,企业盈利指数从1季度47.2%的低点,连续两季度回升至3季度的54.7%,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称,这些变化标志着微观主体收益开始回升,为下一步投资企稳回升奠定了基础。
此外,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持续提高,与此同时,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显著下降。1-8月份亏损企业数量增速下降至1.1%,相比2015年31.3%的增速有明显回落;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实现了负增长3.1%,即亏损额由增加转为减少。
“企业效益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刘晓光说。
经济的回暖也带动了就业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67万人,已经提前完成1000万人的年度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近年来的首次。同时,得益于2季度和3季度招聘需求人数的持续增长,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从1季度1.71的低点,回升至3季度的2.22。
报告认为,就业稳定向好,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上述三方面指标充分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积极变化,说明中国经济开始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CPI和PPI的相对变化,“CPI-PPI缺口”进一步缩小,9月份下降到1.8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新低。报告认为,这预示着工业企业的实际收益回升,将对企业下一步扩大投资经营活动产生积极效应。
经济回暖得益于稳增长措施的发力。9月份以来,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望进一步改善经济运行情况。
报告称,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和改革方案,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同时有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进一步巩固经济回暖趋势。
但同时,人大的研究团队也注意到,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稳增长过程中各类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的基础之上,其可持续性取决于这些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和有序释放。
“特别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泡沫风险和以债券为代表的债务违约风险加速上扬,叠加国际市场动荡带来外部冲击和资本外流,成为触发流动性危机和经济动荡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刘晓光说。
报告建议,面对最新形势变化,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由“稳增长”过渡为“防风险”,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更加突出“结构性”,实现精准发力。